河狸的本領

弱小的動物要想生存下去,沒有一點本事是不行的。例如海裏的烏賊,它算是弱小的動物了。

每當比它厲害的魚兒攻擊它時,它會將體內的墨汁噴射出來,海水立刻就變黑了,而烏賊則乘機逃走了。

河狸是生活在河水中的四足動物,它的樣子與陸地上的狐狸長得十分相似。

有人說河狸和狐狸是親戚,早些年它們確實是一家人。不幸的是,有一年陸地上發生了大洪災,狐狸這一家人,有一部分逃到山上,它們在那裏生活了下來,這就是後來的狐狸。

可是,有一部分沒能逃脫,被洪水衝到河裏,於是它們便在河裏生活了下來,鬥轉星移,便成了河狸。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在人們中間流傳了這樣一種說法。

“河狸的下半身能治好人們最難治的病。”

於是,河狸的厄運來了。

人們紛紛出動,你來到這條河邊,我趕到那條河邊,幾乎有河狸的地方都有人趕去。他們守在河邊,一看到有河狸出來,便趕上去窮追猛打,非將河狸追上打死不可,然後割下河狸的下半身,去治他們的病。

但河狸也不是隨意任人宰割的,它明白了自己為什麼會遭此不幸,為什麼會被人們追來趕去,它心裏越想越不舒服,但有什麼辦法呢?

於是,河狸冥思苦想地琢磨解救自己的辦法。

最後,辦法終於被它們想出來了:每當遇到追趕它們的人時,河狸就往有水的地方奔跑。

河狸跑得可真快啊,風在耳邊響,樹向後退,就連小草都紛紛為它讓路。

這個辦法並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人類在遠處就可以用箭射殺它們,所以依然有很多河狸慘遭不幸。

黃鼠狼求婚

很久以前,在茫茫的大海邊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山,山腳下有個美麗的村莊,村子裏有一個既年輕又勇敢的人。他的勤勞使得他的生活過得很好,村子裏的人都很羨慕他。而且年輕人長相也很好。

山裏有一隻黃鼠狼,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年輕人的麵前,看著他英俊的麵容,健壯的體魄,心裏產生一股愛慕之情。年輕人走到哪裏,黃鼠狼就跟到哪裏,隻要有一刻沒有看到年輕人,她的心裏就會難過。

年輕人很能幹,人又長得好看,所以,向他提親的人很多。但是年輕人一直都不同意,好像他等待的人還沒有出現,而眼前這些向他提親的姑娘們都和他想像的相差甚遠。

黃鼠狼知道了年輕人的心思,覺得機會終於來了,於是她便開始想方設法接近年輕人。但是,黃鼠狼是一種很讓人討厭的動物,所以,無論黃鼠狼怎樣努力都無法接近年輕人。黃鼠狼整天唉聲歎氣,身體越來越差。

黃鼠狼有一個朋友,是一隻山貓。她知道黃鼠狼深深地愛上了那個年輕人,慌忙勸黃鼠狼,說:“動物和人戀愛是不會有好結果的,你最好趁早斷了這個念頭以免到後來得到悲慘的下場。”但是黃鼠狼已經深深地陷入情網之中,無法自拔。

眼看著黃鼠狼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山貓心裏很著急,她知道黃鼠狼如果不能和年輕人一起就會死去。她靈機一動很快就想出了一個主意,對黃鼠狼說:“你要是真想得到年輕人的愛情,就每天祈求愛神吧,她會幫助你的。”

黃鼠狼聽了山貓的計策,不及細想,每天都跪在地上虔誠地向愛神祈求。

愛神聽到了黃鼠狼的祈禱後,就降臨到了人間。她被她的誠心打動了,她願意幫助她。愛神對她說:“你的真心打動了我,我就成全你。”於是,愛神就按照年

輕人的想像,把黃鼠狼變成了一位美麗的少女。

有一天,年輕人拿著柴刀到山上打柴,忽然發現有一位漂亮的姑娘站在路邊,和他日思夜想的意中人一模一樣。年輕人心花怒放,一下子就愛上了她。美麗的姑娘對他微笑,一副楚楚動人的模樣。他們在一棵大樹下坐了下來,他們相愛了,彼此還交換了信物,準備結婚。

愛神一直在關注著兩人感情的發展,看到他們相親相愛,很是高興。但是,動物和人的婚姻是否能長久,這還需要測試,愛神決定試一試黃鼠狼變成人後動物的本性是否還在。於是,愛神就變成了一隻小老鼠,來到年輕人的房裏,故意在那少女的身邊跳來跳去。

由黃鼠狼變成的姑娘看到了老鼠,心裏就癢了起來,她特別想吃那隻由愛神變的老鼠,她忘記了她當時的身份,想也不想就朝老鼠猛撲過去。愛神看到了麵目猙獰的姑娘感到很失望,明白了在姑娘的身上黃鼠狼的本性仍然沒有改過來,由此想到了人獸之間的婚姻是沒有幸福可言的,於是愛神又把那個姑娘變回了原形。

寡婦和下金蛋的母雞

在大森林的東邊有一個小村莊裏住著一個無依無靠的寡婦,因為家裏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她的田地很多都荒蕪了,日子過得很艱苦。

寡婦每天都會遇到一些苦惱的事情,她的心情一天比一天鬱悶。每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她就會到森林散步,希望借散步來消除她的煩惱。

但是,每當她回家的時候,隨著村子的臨近,隨著自己家的臨近,現實生活的種種不如意就再一次包圍了她。她感到家裏的氣息就像墳墓一樣,讓她窒息。

這一天,寡婦徘徊在家門外,遲遲不進門。突然,一陣咕咕的雞叫聲從院中傳了出來,寡婦很驚慌,因為自己沒有養雞,哪裏來的雞叫聲呢?她帶著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推開院門,這時,她看見一隻母雞在院子裏來回踱步。這隻母雞長得瘦骨嶙峋,但一身金黃色的羽毛卻顯得異常精神。

寡婦將它抱回了屋,搭了一個窩,精心喂養起來。寡婦喂養這隻母雞,不過是為了排遣一下孤獨和愁悶的心情。她想,一隻母雞是無法使她擺脫生活上的困境的。

有一天,寡婦在雞窩裏發現一個金蛋,她欣喜若狂,急急忙忙將金蛋鎖進了櫃裏。第二天,她又在雞窩裏發現了一個金蛋,就留心起來。

第三天,寡婦沒有去森林裏散步,而是留在家中觀察雞窩裏到底有什麼樣的怪事發生。隻見那隻母雞從院落裏邁著四方步進了雞窩,不一會兒,一片金光閃過,隨著母雞一陣歡快的鳴叫後,隻聽得“撲愣”一聲從雞窩裏飛了出來。寡婦發現了又有一個金蛋在那裏閃閃發光,寡婦終於明白了金蛋的來曆,那隻母雞瞬間變成了寡婦生活的希望。

從此以後,母雞每天下一個金蛋,寡婦的生活越來越富了。破舊的房屋被重新翻建,她花大筆的錢購置了土地,建起了花園,還雇傭了成群的仆人。

那隻立了大功的母雞被寡婦當做神一樣供養起來。原來簡陋的雞窩變成了寬敞的雞房,金色的羽毛每天專門有人梳理。

但是,母雞一天下一個金蛋已經無法滿足寡婦日漸奢侈的生活欲望。

寡婦想,讓它吃最好的飼料,讓它長得胖胖的,每天就會多下一個蛋。於是,寡婦就派人買來上等的優質飼料,每日裏拚命塞給母雞吃。

事情變得越來越糟了,那隻寶貝母雞因為不停地吃上等的飼料,體重猛竄而上,變成了一隻不能走隻能滾動身體的大肥雞。沒過幾天,母雞就不再下蛋了。

寡婦愛擺闊氣,花錢大手大腳,很快就把全部財產揮霍完了,又淪為了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