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MIT(1 / 1)

“那種學生還真的不好教。”

“最近MIT又聘請了一個教授才二十歲,是個折紙天才。”

喬任隆困惑的說,“二十歲當教授不新鮮,可靠折紙當上教授的還真聞所未聞。”

“是吧,我也奇怪這折紙有什麼用呢?就算你能折出大象來又能怎麼樣?MIT又不是藝術學院,是理工校啊。”

“是啊為什麼?別賣關子啦教授。”

“嘿嘿,這位折紙天才解決了美國登陸火星的難題。”

“登火星?”

火星?聽起來很玄乎,一抬起頭窗外有砍手黨的摩托車駛過。

“發往火星的登陸器在降落火星的時候要打開降落傘緩衝墜落的衝擊力,這阿隆你知道吧?”

“知道。”

“嗯,登陸器在下降時要打開個大降落傘,不同的是火星大氣層要稀薄的多,下落的速度也會快很多,要求重量更好,麵積更大的緩衝傘來降落,這能理解吧。”

“可以。”

“但怎麼在登陸器的有限空間裏塞下比以往更大質量更好的降落傘,還能快速有效的打開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NASA,直到這位二十歲的折紙天才出現,他超凡的折紙技術幫NASA設計並解決了降落傘在登陸器中的折疊問題。”

“厲害。”

厲害,砍手黨騎遠了。

“最近聽說他又幫生產安全氣囊的企業改進了安全氣囊在汽車裏的折疊設計。”

“年紀那麼輕,簡直是個天才。”

“是啊,阿隆我知道在中國也有非常棒的剪紙專家,可如果招一個剪紙專家進國家航空航天局,是會被所有中國人當成大笑話的吧。”

“應該是,找剪紙的去搞航天,太荒謬了。”

“可美國就有這事兒,這就是中國和美國的差別。”

萊曼講這話時沒表現出任何的優越感,反而表現出一點痛心。

“我有三個家鄉。”萊曼說,“一個是漢堡,一個是上海,一個是舊金山,幾年前我也想過回耶路撒冷,可最後還是決定留在美國。”

車內安靜一陣,外麵的高樓多了起來,阿隆為教授預訂了羅湖最好的酒店。

“教授你覺得矽穀會越來越好嗎?當初矽穀是專門生產半導體芯片的吧。”

“如果不能吸引全世界人才的話恐怕不會像有些人宣傳的那麼好,無論你什麼人種,什麼膚色都是需要的,聽說已經有不少年輕人聚集到那裏去了。”

“哦教授上次還真是謝謝你,要不是你牽線搭橋,我想有些美國人是不會隨便相信一個中國商人的。”

“阿隆你不用謝我,你的眼光看得很遠這是我佩服你的地方,我覺得你跟中國現在慢慢崛起的一批互聯網創建者一樣,新浪的、搜狐的,他們都來美國取經,我在你身上看到和他們一樣的特質。”

“教授你過獎了。”

“未來是屬於互聯網的,可不光隻屬於互聯網,高科技電子產業一樣是未來。”

將萊曼教授送入酒店,犬SIR與阿隆哥也在相鄰的房間住下來,這晚阿隆很晚才睡,不知道他在思考什麼。世上任何想不明白的事在美美睡上一覺後都會豁然開朗的,不是嗎?

如果一覺不行,那就睡兩覺。

第二天他們前往好美樂廠,喬任隆陪著教授在廠裏“考察”,兩人時而小聲交談,時而拿起產品左右打量,想必在MIT教授的眼中,這些VCD產品就跟玩具一樣小兒科吧。

光盤生產線,VCD生產線,逐一看過後他們坐進辦公室,關上門唯有冬日的暖陽照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