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藍起來泡了杯熱可可,那是她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她似乎在埋怨中國為什麼要這麼大,出次遠門仿佛要耗盡一生氣力般,每每此時她都會在奇跡身上找安慰,因為這條狗跟她忍受著同樣的舟車勞頓,隻不過奇跡體型較小,不像她,一躺下來就呼吸受阻。
日升月恒,整整兩天時間終於從成都來到青島。一下火車,臨海的空氣就迫不及待的將你擁抱,滿街的青島話也讓周玉藍覺得新奇,她學到的第一個詞是“撇犢子”,也不知道用的對不對,就拿狗做實驗
——奇跡,你這個撇犢子。
但最終的目的地不是青島,根據事先在網上的查詢,該在青島火車站換乘去東繞的汽車。
她在火車站前站了會兒,不斷有男男女女的來問她要不要住宿,他們可真熱情,熱情到讓你以為已經挖好了坑讓你跳。
好在汽車站離火車站不遠,大屏幕上清楚寫著“青島——東繞”的發車時間,票價三十元。
在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出發前海藍藍並沒告訴山青青她要來,因為山青青寄來的生日卡讓藍藍覺得很驚喜,所以她也決心讓青青驚喜一回。
她把自己當成世界上最肥的一張賀卡送來了。
來到東饒縣坊子鄉,不知該如何形容此地,你可以認為這裏陳舊雜亂,沿海而建的破屋爛房,夾雜於怪石亂沙的海灘間。
你也可以認為這裏別有生趣,藍天白雲那麼純淨,綿軟的沙灘上無數隻小螃蟹橫行霸道,礁石下布滿密密麻麻的海蠣子,漫山遍野的無花果飄出甜滋滋的香氣。沒什麼人住的海草房像披著棕熊柔軟的皮毛般,充滿童話意味。
周玉藍下了車,默默的凝視這番景色良久。她的眉宇間露出了“我就是想來這”的感歎。
奇跡從背包裏跳出來,對著這番陌生景色吠叫、撒歡,一跑上沙灘剛才還橫行霸道的小螃蟹慌不擇路的朝沙子裏鑽。
一陣浪拍上來涼颼颼的,她在不遠處喚道,“奇跡快回來,你又不會遊泳別被浪衝走了。”
狗回到她身邊,她選了個陽光很好的石頭坐下吃餅幹,除了海濤和風聲,這兒可真平靜。靜到都懷疑這兒是被荒棄了的。直到有個步履蹣跚的老爺子提著袋海蠣子從眼前走過。
那是一個寂寞的遲暮老人。
海藍藍上前打聽山青青,主動找陌生人說話這事,在成都是絕不會發生的。
大概見到老頭腿腳不好,便以為他耳朵也是聾的,藍藍講話特別大聲。
“爺爺!我找嘮口村的曾海龍!你認識他嗎!”
老頭被喊的直皺眉,他耳朵不聾可不會講普通話,一口海藍藍聽不懂的土語。兩人在那兒問問答答搞了半天沒搞清楚啥事兒,最後還是撿來根樹枝,在沙子上寫下,“曾海龍”三字。
龍啊!老頭抓抓頭皮悟了。在那!
在老頭帶領下走進村,村子也不大就十幾戶人家,家家戶戶都像沒人在似的。
海藍藍想起山青青在浠水說過的話,近岸的魚因為汙染和濫捕已經很少了。老漁民都捕不到魚,漁村的年輕人更是一批批的去了化工區打工。
老頭指指一扇木門,意思這就是“龍家”,周玉藍瞧了瞧這扇掉漆木門,估計至少有五十年曆史,門上貼的褪色春聯也少說有十年了,透過門縫往裏瞧,海草房、小院子,院裏有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