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退休(1 / 1)

“那你要我怎麼樣?噢!幫她規劃好每一步怎麼走?她不是四歲是十四歲,我給她建議,她愛聽就聽,不愛聽整天悶在家裏混日子我也沒意見。怎麼樣你自己考慮吧,電腦就在那裏,喜歡的話就從拚音輸入法學起,那張南京圖書館的借書卡自己借書去。”

曹清波看著野子,看她暗沉的十四歲臉龐,最後認真的總結一句,“野子有一點你要記住,跟著我在這過日子不會比你以前要飯好多少,你以後要想養活自己,除了你自己沒人可以幫你。”

蘇玲夾起一塊紅燒肉塞住曹清波的嘴,他一有機會就講出讓人覺得冷冰冰的話來。

吃了飯野子去洗碗,曹清波去洗澡,洗完了他打開筆記本電腦,蘇玲紮起頭發過來問:

“哎這篇報道不完整啊,怎麼刪了幾段?”

曹清波看去原來是自己的那篇《我曾想過一了百了》。

在排版校對後被刪了幾個段落,並非完整的原文報道。

“唉習慣了。”曹清波歎口氣,“老譚不刪點看不順眼的東西渾身難受。”

“刪了什麼?”

“刪了什麼……”曹清波想了想,刪了的是對於留守兒童問題背後更深層的問題,也就是關於“犬儒”與“犬道”的探討,開放三十年來日益濃烈的彌漫在社會上的“犬儒病”,才是造成包括黑心油、毒奶粉、留守兒童在內的諸多社會問題的根本性原因。

“犬儒病”有極強的傳染性和難治愈性。

傳染性指的是“人易向惡而不易向善”,當所有人都在做“惡事”時(特別是舉手可得的小惡,諸如闖紅燈、吐痰、隨地大小便、短斤少兩等)你很容易被“傳染”從而也跟他們一起“行惡”。

而“難治愈性”則是人的惡習,一旦形成便很難再糾正過來,它會內化成為人性格中的一部分,而眾所周知,當一個人二十歲後性格成型了,這一輩子都難改了。

開放三十年在經濟大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龐大的“犬儒病”陰霾,而關於犬儒病的探討以及提倡“犬道精神”的段落,就是被主編老譚刪除的部分。

或許老譚認為對於“犬儒病”的探討會引起社會不滿,畢竟至少有90%的人在這兒患有“犬儒病”當然也包括曹清波自己。

應該理解老譚刪這幾個段落的用心,他將退休,《二分之一》也已是最後一期,沒必要在職業生命謝幕的最後來個滿場倒彩吧。

於是這篇《我曾想過一了百了》的報道發布後,深度也僅限於關注留守兒童狀況和“惡的加倍傳承”,這兩點膚淺的表麵上,而並未再深及形成留守兒童現象以及留守兒童為何被人用來做惡的真正原因。

望著電腦曹清波不願再去想這些,他忽然對蘇玲說:“下個月我好兄弟結婚,要麼你陪我一塊去吧,在巴厘島。”

“真的啊!你哪個好兄弟那麼有錢能在巴厘島結婚?明星才去那結婚的啊。”

“就是搞音樂的杜南島,兩三年前你也見過。”

“我不記得了呀。”蘇玲用腳掌踩著老右的肚子幫它按摩,“可要陪你去參加婚禮我也沒衣服去啊,總不能穿著牛仔褲去吧,而且還是巴厘島哎,就更應該穿好點。”

“這好辦,找一天我們去買衣服,穿什麼好你來拿主意,我又不懂這些。”

“可你有錢嗎?雜誌社都要倒了。”

“我是伴郎,我兄弟說了隻要我認去其他的他都包了。”

“你那麼老還能當伴郎?”

“他比我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