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告別(1 / 1)

而同“犬儒”分為“小犬儒”(違背公共道德,吐痰,公共場所抽煙,碰瓷,闖紅燈等小利己行為),和“大犬儒”(製造黑心油毒油,拐賣兒童,貪汙腐敗等嚴重危害他人利益的利己行為)一樣,“犬道”同樣也該分為“小犬道”和“大犬道”。

“大犬道”就是在汶川地震中表現出的眾誌成城,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但那畢竟是在重大危機時刻才會出現,才該出現的。

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提倡的是“小犬道”。

但“小犬道”極易被犬儒打倒,正如之前所說,“人易向惡,而不易向善”,小犬儒的力量十分普遍,隨地吐痰是理所當然的,闖紅燈時理所當然的,在公共場所吸煙,大聲喧嘩是理所當然的,無知和利己會很輕易的排斥“小犬道”。

想要改變或解決這一狀況依然在於教育和經濟發展,尤其是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中加入至關重要的“指責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的“犬道”精神。

有一個共識是,當你在指責別人某種錯誤行為前,你自己一定是做的好的。

沒有人會自己吐著痰還去指責別人“喂,別隨地吐痰啊”。是吧。所以在孩子的課堂上,弘揚“指責教育”就顯得尤為必要。

另外,指責也可以加速形成一種社會共識,當有人要做出“損人利己”的行為時,他將會顧慮到自己這樣做會受到其他人的“指責”,從而讓他不敢也不會去做“損人利己”行為。

可偏偏現在社會上最缺乏的就是“指責教育”,90%的人對別人正在進行的損人利己行為視而不見,這90%的人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指責教育時期”,他們以後也不會有勇氣去當麵指責別人。

希望在孩子,“指責”絕不是個貶義詞,相反的他是抵抗現如今“資本至上”的社會戾氣的最佳武器。

而另一個能幫助小犬道對抗犬儒的方法是,提倡“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先“犬道起來”。

眾所周知,“貧窮饑餓”誕生“道德淪喪”,你不可能要求一個自己都吃不飽的人去幫助別人。

所以那部分先富起來的人,或正在扶起來的人應該擔當起先“犬道起來”的責任。

將由“資本至上”所催生出的龐大的犬儒瘴氣逐漸消滅,由社會精英做起,慢慢向中下層階級過度。

可以相信,“指責教育”和“先富起來的人先犬道起來”這兩種方法能夠將真正的犬道精神弘揚起來。

中華民族從不缺乏“大犬道精神”,這點已被反複證明,我們缺乏的是陪伴我們日常生活的“小犬道精神”。

唯有伴隨著“犬道精神”,成長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真正的美好起來。

過去所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沒錯!

而在近日,也更應該認識到——

——犬儒,也不是社會主義。

嗯,犬儒不是社會主義!

5月19日,512特大地震七天後,下午14點28分,舉國同悲,全國各地為地震遇難同胞默哀。

此時曹清波已離開羌族村莊,與他同行的是翻山越嶺,從深山中走出來的災民。災民們老老少少,背著能帶出的僅有的一點財物,臉上寫滿疲累,眼神裏依舊能察覺到地震陰影到來的恐懼。

但當汽笛聲響起時災民們也同全國各地的每個中國人一樣,停下腳步矗立原地,盡管他們剛剛從受災的深山中走出來,又餓又累。

漫長的默哀,數萬條同胞生命消逝,靜悄悄,亂紛紛。

一位七十歲的老人輕輕睜開眼,望向山下被地震毀於一旦的縣城。他的兒子,孫子,都住在那縣城裏,至今音訊全無。

老人的眼眸,亮晶晶,黑澄澄。

幾天後曹清波的特別報道《國殤》登在了複刊後的第一期《二分之一》雜誌上,雜誌電子版與實體版同時出版,他和許多奮戰在災區第一線的記者一樣,將最真實的帶著血和淚的報道帶回來。

在這之後曹清波又在災區待了十天,其間他曾去找過被舍棄在路邊的牧馬人,車還在原處,隻不過被山上滾下來的土石塌方砸的變了形。

而後在他眼前塌方被清理,車子被拖走。這輛陪了他多年的“老夥計”像個英勇犧牲的老兵般,一路被拖到縣城裏的臨時修車廠,因受損嚴重已很難修複,隻能當報廢車輛處理。

老實講曹清波並沒什麼傷心,他知道這位老朋友遲早要“告別”,或許這是最好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