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是誰的就是誰的(1 / 3)

該是誰的就是誰的

這是很早的一件事情!

在一個茂密森林背後的一個碧綠的湖水邊,坐落著一個修建了許多年的大莊園。莊園的旁邊有一條很深的溝,裏麵有鵝毛般的蘆葦、高高的青草。有一座橋,一直通往莊園的大門,它的兩邊是兩棵多年的垂柳,枝枝葉葉緊緊地壓在一起,就像棉被一樣鋪在蘆葦杆上。

有一天,在通往莊園的大道上遠遠地傳來鳴號和駿馬飛奔的響聲。於是,牧鵝姑娘立刻去趕她的鵝群,因為如果她在那群打獵的人來到這之前不走的話,那她的鵝群就要遭殃了。這群人的速度真是厲害,她無奈地將鵝群趕到橋旁的一塊大石頭上,深怕被他們踩著。她仍是個孩子,一個不成熟的孩子,在她的臉上總是有一副幸福快樂的表情,她那明亮的大眼睛宛如那清澈透明的泉水,晶瑩動人。但那馬背上打獵的老爺可不在乎這個,當他從她身邊飛奔過去時,他拿起馬鞭,故意向這個小姑娘的胸前捅了一下,於是小姑娘便向後摔下去。

“這就叫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你還是和稀泥住在一起吧!”他大聲地說道。接著,便和那些走狗毫不在意地笑起來。這幫人騎著他們的馬邊喊、邊鬧,就連他們的那些獵狗也不停地叫起來。這種景象可真稱得上是“壯觀”啊!

然而沒有人能了解,這位如此狂妄的大爺到底有多少銀子!

正當那美麗的牧鵝姑娘可憐的馬上就要跌下深溝時,她隨手就抓著了幾根彎著的柳枝。於是,她被吊在泥水溝和柳樹之間。直到那群人和狗都進了那豪華的大莊園門,她才努力地開始向上爬。但柳枝卻被她用力拽斷了。如果不是這一時刻的那隻非常有力量的大手拉住了她,恐怕她早就掉進那密密的蘆葦中。而她的救命恩人正是到處賣東西的那個小夥子。他當時恰好正在附近,他親眼看到這一切,所以他才能夠馬上過來救她。

“該是誰的就是誰的!”貨郎開始笑著重複那位老爺剛剛說過的那句話。小姑娘被他那雙大手用力地拉到一塊草地上,他想再次把那根已經分成兩截的柳樹枝連好,但世上並不一定每件東西都能修補的。所以,他便把折斷的柳枝插在那鬆軟的土地上說:“如果你要生存下去,你一定要快點長大,好給這家大莊園的人做笛子吹!”他雖然這麼說,但他心裏卻想的是那位老爺和他那群狗怎樣挨揍!

接著,他就向那個大莊園走了過去,但他隻是去傭人們住的房子,因為客廳他是沒有條件和理由進去的,在傭人們的房子裏,大家看了看,商量一下,就買下他的東西。

這會兒,從飯廳裏傳來陣陣喧鬧嬉笑聲。這些大概就是那群大爺們所能唱的歌曲吧,他們的聲音實在是不會比這更好了!在飯廳裏,有許多亂七八糟的聲音混在一起,吵吵鬧鬧的。不同的酒杯裏盛著不同的酒,就是那些被主人寵愛的狗也可以在旁邊吃吃喝喝的。有的狗甚至抹幹了嘴巴和鼻子之後,少年容克還可以去親它。

他們讓賣東西的小夥子到裏麵去,這並不是為了照顧他,而是為了拿他找樂子。因為他們實在是太無聊了。喝過了酒,他們的頭早就像粥一樣稠了。他們把美酒倒進襪子裏,要求小夥子一起陪他們喝,而且還要在酒沒滲出來的時候迅速地喝光。這個主意既有趣,又可以讓大家開懷大笑。他們還把他們的牲畜、為自己莊園勞動的農民,還有他們的大莊園在玩牌時全部輸盡。

“該是誰的就是誰的!”小夥子離開這個被人們稱為“犯罪的根據地”的地方後說。我的“根本”就是光明正大的道路,我的“根本”不是這些!

美麗的牧鵝姑娘站在碧綠的籬笆門那兒不斷地對他點著頭。

日子像流水一樣,嘩啦啦地轉眼就過去了。小夥子插在壕溝邊的那根折了的柳枝卻一直都是那麼的碧綠、清新。真的,它已經開始發出小芽了。當牧鵝姑娘聽說,那棵生了根的柳枝是從前的那棵時。她高興極了,對她而言,那棵樹就是她所擁有的。

的確,這棵樹在不斷地長著,可大莊園裏的一切在吃喝、賭博玩鬧中迅速地被揮霍了。可以想像得到,奢侈的生活就似一個不停旋轉的時間大鍾,沒有人可以在它上麵站住的。

在不到六年的時間裏,大莊園裏的那位老爺很快就變得一無所有,他全部的家產如今隻有要飯碗、要飯棍了。這裏的一切都已經被那個以前曾被他瞧不起、被視為玩偶的,曾被他們逼著喝酒的小夥子——那位貨郎買了下來,他用雙手創造了一切,而這正是他能夠成為莊園的主人的原因。然而,這以後最可貴的是,在他的大莊園裏,再也沒有那些花天酒地的事情了。

“那是世上最不值得學習的事情!”他說,“它來這世上是按照魔鬼初次看《聖經》,為了詆毀聖經而弄出的一本一樣的書,所以才有的紙牌!”

小夥子不僅買下了莊園,而且還結了婚,而他的新娘子正是當年那位被他救了的牧鵝姑娘。她是一個好姑娘,當穿上結婚的新衣時,就好像是天上的美女下到塵世一樣,最主要的是她有一個和她的外表一樣美的心靈。相信大家一定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吧!不過這個故事真太長了,需要很多時間才能講完。可重要的故事還在後麵,所以我們暫且不說這些了!

以後,這裏的一切都開始變得那麼快樂美好。女主人打點家中的事情,男主人就負責外麵的事情。他們幸福得就像流淌的泉水一樣,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流幹。這座莊園經過人們的一番修理、刷洗,使人看上去新鮮而美麗。所有的東西都讓人感到心裏很舒服,因為它們都披上了嶄新的外衣。在一個寒冬的早上,那位夫人和她的女兒一起坐在莊園的大廳中打著毛衣。每逢禮拜天的夜裏,在這兒都可以聽到人們大聲朗讀《聖經》的聲音,是法官先生自己在讀著。他就是以前的那位賣東西的小夥子,如今他是這裏的法官先生,隻是,他很老才坐上這個座位。他和他的夫人養了許多孩子,孩子們也都成人了,雖然聰明的程度各不相同,不過還是在一起學到了許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