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是怎樣發現的?

海王星發現後,人們又想在海王星軌道外,是否還有未知的大行星尼?於是尋找“海”外行星的活動開始了。1930年3月21日,美國24歲的青年天文工作者,用照相方法,發現了又一顆未知行星,這就是冥王星。

小朋友也許要問,在冥王星外是否還有新的行星呢?這個問題目前還是一個謎。

什麼是彗星?

有一種天體沿著橢圓形或拋物線、雙曲線軌道繞太陽轉。當它們離太陽很近的時候,受太陽光和熱的影響,部分物質被蒸發成氣體,並被推到頭部的後方,成為一顆奇特的帶尾巴的星。這就是彗星。

彗星會與地球相撞嗎?

事實上,1910年5月18日,地球就與彗星相撞過,當時一條長向千萬千米的彗尾掃過地球,但是人們沒有絲毫感覺,地球上也沒有發生任何異常現象。那是因為彗星的密度很小,彗尾的密度更小。那裏的物質真是稀薄到了極點,也許隻有地球空氣密度的幾億分之一。

出現彗星可怕嗎?

彗星是太陽係的成員,經常出現在地球上空,1987年天文學家就從望遠鏡發現了33顆彗星,隻是一般都很暗,人們看不見。隻有那些又大又亮的彗星經過時,人們才能用肉眼看到,但這樣的彗星很少,所以彗星的出現是一種自然現象,並不可怕。

彗星與地球相撞會有什麼後果?

地球不隻一次穿過彗星的尾巴,1861年曾穿過一次,1910年又穿過了哈雷彗星的尾巴,可是這次卻給一些人帶來了大恐慌,一些國家的報紙竟宣揚世界的末日來臨。可是當地球穿過哈雷彗星的尾巴時,地球上的一切都很正常。

原來,彗星的尾巴是由很稀薄的氣體組成的,當地球穿過彗星的尾巴時,就好像氣球穿過薄雲一樣,根本沒有什麼影響。

彗星的壽命有多長?

彗星的壽命不像一般天體那樣長,它每接近太陽一次,彗星的髒雪球就會損耗一些,天長日久,它就會自己碎解,變成流星和宇宙塵埃,漂散在宇宙之中。

天上有南極星嗎?

一提起北極星,恐怕無人不知,它在夜晚為人們指示方向,也是北天極的標誌。小朋友也許要問,在北天極的北極星,那麼在南天極也有一顆南極星嗎?

地球南極上空的星星,我們稱作南極星座,南天極在南極星座裏。在南極星座裏有一顆叫ó的星,離南天極的距離,與北極星離北天極的距離差不多,按說南極星的桂冠應戴在它的頭上,遺憾的是,這顆星星離我們太遠了,大約距地球120光年,在晴朗的夜晚,視力很好的人,仔細辨認才能找到它。這樣暗淡的星星,是沒有資格勝任南極星的。

在南極星座裏雖然還有幾顆比較明亮的星星,但都離南天極太遠,這些星星不能像北極星那樣,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所以在天上沒有南極星。

怎樣尋找北極星?

人們通過北鬥七星就可以找到北極星。北鬥七星又叫勺子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大熊的背部和尾巴就是由它們組成的。找北極星時,通過勺口中的兩顆星的連線,朝勺口高向延長出約5倍,有一顆較亮的星,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極星。

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有多遠?

傳說牛郎星和織女星每年七夕跨過銀河相會一次,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牛郎星與織女星之間的距離十分遙遠,大約有16.4光年。如果牛郎星乘上火去看織女星,就要花上45萬年的時間。

為什麼遠古地球生物大規模滅絕?

一些科學家發現,每隔2600萬年,地球上70%左右的生物就要遭到一次滅絕性災難。是什麼使地球上的生物遭到如此厄運呢?科學家提出了幾種假說。一種比較權威的假說認為,太陽與另一顆至今尚未發現的恒星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雙星係統。這顆伴星離太陽最近時隻有0.5光年,是一顆很暗淡的矮星,每2600萬年與太陽相互繞行一周,當它與太陽最近的時候,就會從太陽係外引來無數彗星,有一些彗星的彗核將與地球相撞使地球表麵激起大量塵埃,遮天蔽日,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生物鏈遭到破壞,地球變成了毫無生機的冰冷世界,生物大規模滅絕。

現在科學家正在全力尋找這顆尚未發現,但已經命名的“複仇”星。如果它被找到,那麼地球上生物大規模滅絕之謎的謎底將被揭開。

為什麼衛星能繞著地球轉?

運載火箭載著衛星由地麵垂直起飛,在發動機強大的推力作用下,飛出了稠密的大氣層,火箭的燃料用完後,就跟衛星分離,這時衛星由於慣性和地心引力的作用,就會按一定的軌道(就是衛星繞地球轉的路線)繞地球運行。

衛星為什麼能繞地球運行呢?原來,當運載火箭進入軌道的瞬間,地麵通過無線電控製火箭改變方向,使衛星進入軌道方向,然後衛星與火箭脫離,按一定的軌道繞地球旋轉。

衛星進入軌道的速度在每秒8—11公裏之間。速度越小,軌道就越接近圓形,速度越大,軌道就越長越扁。

為什麼飛機不能把衛星送上天?

無論多麼先進的飛機,它能夠在天空中飛行,靠的是飛機發動機的推力和機翼的升力,而推力和升力的產生,又必須靠空氣,所以飛機離不開包圍地麵幾十公裏厚的大氣層;另外空氣能產生阻力,飛機速度也不可能很快,所以飛機不能把衛星直接送入軌道。

然而,火箭自備了氧化劑,可以直接為燃料提供大量的氧來助燃。所以飛行高度不受大氣的限製,飛行速度也比飛機快得多。如果組成多級火箭,就可實現太空飛行。

大炮能把衛星送上天嗎?

在地球上,一個物體隻要能獲得每秒7.9公裏的速度時,就能繞地球運行,成為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用什麼方法才能使物體獲得這樣快的速度呢?人們首先想到了用大炮,可是無論怎樣對大炮進行改進,炮彈打出去的速度都沒能超過每秒2公裏,離每秒7.9公裏的速度還差很遠。後來科學家發明了多級火箭,才把人造衛星送上了幾百公裏的高空繞地球運行。

人造衛星會墜落嗎?

天上所有的人造衛星,無論它是否出現故障,都不可能永遠繞地球運行。因為高空仍有稀薄的大氣,對高速運行的衛星來說,也有一定的阻力,它的運行高度會逐漸下降。當它降到一定高度,就會墜下,並與空氣劇烈摩擦而燒毀。

人造衛星在天上停留時間的長短與衛星的高度有關,衛星越高,那裏的空氣就越稀薄,衛星在天上停留的時間就越長。

航天飛機怎樣進入太空?

航天飛機由3部分組成:軌道器(通常稱航天飛機)、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外燃料箱。軌道器上裝有3台主發動機,由外燃料箱提供燃料,燃料重達700噸。

航天飛機發射時,助推器與主發動機同時點火,到達約50公裏的高空助推器脫落,然後打開落傘,降落到海麵,由船拖回基地,這時3台主發動機繼續推動航天飛機上升,燃料用完後,外燃料箱脫落,在大氣層中燒毀。這時軌道器利用自身攜帶的燃料,進入地球軌道,然後關閉發動機,開始繞地球運行。

航天飛機怎樣返回地麵?

當航天飛機完成任務後,宇航員開始作返航的準備,首先宇航員把航天飛機調過頭倒著飛,然後打開減速發動機脫離地球軌道,飛向地球。當航天飛機進入稠密的大氣層時,速度為每小時8200公裏,由於與大氣的劇烈摩擦,機頭的溫度達1600℃,由於航天飛機全身由防熱瓦保護,艙內溫度隻有20℃。當航天飛機降到約10000米的高度時,由幾架軍用飛機導航,降落在機場的跑道上。

為什麼穿上宇宙服像機器人?

宇宙服一共十幾層,非常厚,所以看上去很臃腫,加上防宇宙射線的頭盔,真像機器人一樣。宇宙服極其昂貴,一件價值幾千萬美元。

宇航員怎樣吃飯?

宇宙飛船在太空中飛行,宇航員和上麵的一切東西都處在失重狀態,如果不設法固定住,就會漂浮起來,所以宇航員不能像在陸地那樣擺上桌子,盡情地享用美食,而是用一種特殊的方法品嚐科學家為他們特製的食品。

科學家研製的太空食品,營養價值很高,很容易讓人體吸收,這樣不但能保證宇航員的旺盛精力,也能減少大小便的次數,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但是長時間在太空飛行,宇航員還是要大小便的。

宇宙空間站裏的宇航員吃什麼?

為了使宇航員吃得更好,地麵每隔一定時間,發射一艘無人飛船,把水果、蔬菜和其他食物運到空間站,宇航員們特別愛吃的大蔥、大蒜、熏腸、果醬,甚至連蜂蜜都運來了。每一批貨物的到來都給他們帶來同地球緊密聯係的感覺,使他們在空間站裏愉快地生活。

宇航員能在太空呆多久?

科學家一直夢想著延長人在太空中的飛行時間,然而,如何戰勝孤獨是延長人在太空中飛行的關鍵。目前,人在太空中飛行時間最長的紀錄是326天,由原蘇聯宇航員羅曼年科在“和平”號空間站創造的。科學家為了使羅曼年科在“和平”號空間站裏不感到寂寞和孤獨,給他裝上雙向電視係統,雖然他遠離地球,但地球上所熟悉的一切都曆曆在目。他的妻子每個星期天都通過電視電話與他交談,他還可以隨時和同事們說笑,討論工作,使羅曼年科每一天,都感到很愉快,在不遠的將來,人類在太空中飛行的時間也許是2年、10年或更長的時間。

為什麼宇航員能在太空漫步?

小朋友,請你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宇航員在太空中隻身離開宇宙飛船,迎著燦爛的陽光邁開瀟灑的步子進行太空漫步時,那是一幅多麼神奇的場麵啊!1965年3月18日,原蘇聯宇航員第一個實現了人類在太空漫步的幻想。

宇航員必須穿上一種特製的宇宙服才能進行太空行走。這種特製的宇宙服共有上幾層厚,具有良好的隔熱和防輻射功能,無論宇宙空間的溫度高達300℃,還是低達—100℃,宇航員穿上它,就像生活在春天一樣。

由於宇航員在太空中處於失重狀態,所以他們不是像在地球上那樣行走,而是像在水裏那樣在太空中遨遊。

地震是怎樣發生的?

地震在世界各個國家都會發生,一旦發生會造成嚴重的損失。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簡單說,地球內部的變支引起地球表麵——地殼的震動,就產生了地震。地震分為陷落地震、火山地震和構造地震三種。地震的程度分為九級。最大的九級。2.5級以下的地震人感覺不到,5級上地震就有感覺了。1976年我國唐山發生的大地震,達到7.8級,破壞十分嚴重。

什麼是黑洞?

黑洞是宇宙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那裏吸引力非常大以至於光線都無法從中逃脫出來。

在宇宙中每個星體的內部都在進行著激戰,一方麵是它本身固有的引力,這種引力使星體聚合變小。另一方麵則是從星體的內核中釋放出來的能量,它竭力要使星體爆炸分解。當星體的核能完全釋放以後,由於隻受引力的作用使星體的體積變小,但重量大得驚人,它周圍的引力也會變得十分強大,甚至連星體周圍的能量也不能從它那極大的引力場中逃逸掉,這使得星體就像隱身消失似的,因此在太空中形成了黑洞。

哈雷彗星是怎樣命名的?

彗星俗稱掃帚星,它是由氣體和塵埃所構成的巨大雲團。17世紀初,才華橫溢的英國科學家埃德蒙·哈雷觀測一顆彗星圍繞太陽運行軌道每隔76年靠近地球一次。因此他預測這顆彗星將在1758年出現。1758年3月12日這顆彗星果然如期出現了,他的預言得了證實。

為了紀念哈雷對天文學的貢獻,人們所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一個自東向西運行的逆行彗星。近日點在水星、金星的軌道中間,它將在2062年再次與我們重逢。

金星是什麼樣的?

太陽係中的九大行星裏,要數星最熱。金星的周圍被厚厚的雲層所覆蓋,它可以反射掉大部分太陽光。雖然它距離太陽比地球距離太陽近,可是它獲得的能量和地球幾乎相同。但它的表麵溫度卻比距離太陽更近的水星上的溫度高出幾十度,這是因為金星外圍的厚厚二氧化碳層籠罩著金星,就像溫室中的玻璃保存太陽的熱一樣,使金星的溫度高達約攝氏480度左右。據科學家考察認為金星上沒有任何形式的生命,也沒有江湖和海洋。

天上的星星在走動嗎?

太陽落山以後,天色漸漸暗淡下來,你會看到在遙遠的東方上空有幾顆閃閃發光的小星星。可是你在午夜時分再去看那幾顆星星,它已經不在遙遠的東方,而升起在高高的上空。不是星星在走動,而是因為地球每時每刻都在自西向東旋轉著,所以讓我們感覺到星星在走動。實際上天空中的星星也都像太陽一樣確實在走動,隻不過它們離我們太遠太遠,使我們不易察覺。

火星上有生命嗎?

火星是我們地球的鄰居,也是人類最感興趣的行星,人們一直想知道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

1976年,美國兩艘海盜號太空飛船安全降落在火星表麵。但是並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火星表麵上沙石遍地,一片荒涼,絲毫沒有發現任何生命的跡象。

火星上空氣極少,表麵沒有水,經常刮風,空中飄浮著紅色的塵埃,天空呈現粉紅色。但是一些科學家認為火星登陸點的試驗不能完全代表整個火星,因為火星有著巨大的麵積,其他的地方是否也是如此,這還有待於人類繼續探索試驗,揭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這一奧秘。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誰?

1959年一艘蘇聯的太空船月亮2號在月球登陸失敗。1961年美國人開始設計一種能載送太空人往返的月球太空船。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三人乘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到月球旅行。當太空飛船主體環繞月球作軌道運行時,他們三人乘小登陸艇飛下來,踏上了月球的土地。揭開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新篇章。以後陸續又有許多宇航員先後登上了月球。

彗星拖著的長尾巴是什麼?

彗星又俗稱“掃帚星”。它是由冰凍岩石、氣體和塵埃構成。它的結構分為彗核、彗發和彗尾三部分。

彗核是彗星的主體,彗核外包有像雲霧一樣的東西叫彗發。由於彗星是沿著扁長的橢圓形軌道運動,所以有時它遠離太陽,有時又靠近太陽。當彗星越來越靠近太陽時,它的溫度也會變得越來越高,散開來的氣體、塵埃就會越多,這是因為太陽的熱量和太陽光的壓力把彗發中的氣體和塵埃推向後方,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這就是我們有時在夜空中看到的彗星。

什麼是星座?

夜空中的星星是那麼多,要想一一的識別它們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古以來,人們通過觀察星空發現天上的星星也不是沒有一點規律的,它們三五成群的組成各種圖形,所以人們就按照所組成的圖形劃分成許多區域,又結合各種神話或傳說給它們起了適當的名字,這就是星座的由來。有了神話傳說,認起星星來就很有趣,而且也容易多了。現在天空中共有88個星座,把它們結合起來,就構成了全天星圖,它可以像地圖一樣幫助我們尋找天上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