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地球上為什麼能到處都有植物呢?那些經濟植物如莊稼等,當然是人們播種的,可是那些野生的植物人們並沒去播種它們,為什麼能分布那麼廣呢?原來植物的種子為了在各種地方“安家”,並且繁殖下去,都各有傳播的“本領”。
大多數植物的種子,都是依靠自己的特點,再借外力來傳播的。有的種子靠風傳播,蒲公英果實像一把小傘隨風飄蕩,把種子帶到遠處去;一些樹木如鬆樹、楓樹、榆樹等的果實生有“翅膀”,也能隨風飛到很遠的地方去;有的植物重量很輕,如待宵草,種子落到地上,與塵土粘在一起,被風吹起來,到處飛揚。
有的種子能隨著海水江河裏的水漂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這些種子都有不怕水泡的外殼,所以盡管在水裏漂很長時間也不會腐爛。
人也會被植物利用傳播種子,我們吃了水果,把果核扔掉,遇到條件適宜的地方,就會長出果樹。人到野外去,會把種子粘在褲腳上帶走,傳播到別處。
動物更是種子傳播的媒介,它們身上經常粘上一些有叢毛和鉤刺的種子,動物帶著種子到處跑,傳播得又廣泛又快。獸和鳥有的喜歡吃山林田野的野果,它們往往把果子一口吞下去,然後到處飛和跑,果肉很快被消化了,而種子卻因為有堅硬的殼留下來,隨著糞便排到各地方去。特別是鳥,由於要遷徙,可以把種子帶到很遠的地方去。
也有些植物自己就能傳播種子,它們有的在果實成熟以後會自行破裂,把種子播撒出去,如美洲的沙箱樹的果實,破裂時能把種子撒出13—16米遠;還有的自己會“爬行”,風露草的種子長著長芒,陰天伸展,晴天收縮,這樣就能向前挪動了。
植物每餐“吃”什麼?
植物從種子開始,經過發芽,長成幼苗,直到成為亭亭玉立的植株,是一天天不斷長大的,那麼它依靠什麼營養物質長大呢?
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把新鮮植物放在烈日下曝曬,發現失去了80—90%的重量,這說明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據測算,一般植物能吸收相當於自己體重300—800倍的水。一顆玉米一個夏天要吸收200多公斤的水。水是植物的生命之源,沒有水它們就活不下去了。
二氧化碳氣體是植物葉子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所需要的重要物質,而且吸收的數量很大。一公頃土地的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小時能吸進42公斤二氧化碳;地球上的所有植物一年之內能夠吸收大約865噸二氧化碳。許多礦物質也是植物生長不可缺少的“食物”,在植物體內含量較多的礦物質有磷、鉀、鈣、鎂、鐵、氮等,其中最多的是磷,其次是鉀;此外,還有少量的硼、錳、鉛、鋅等物質。如果缺少了這些元素,植物就生長不好,比如缺少氮,葉子會發黃,莖不壯,果實也不會大;缺少磷,個子會矮小,葉子容易脫掉,困實成熟也晚;缺少鉀有的種子結得小,有的則根本不結種子。
植物葉子的作用是什麼?
植物的葉子裏有很多綠色的小顆粒,叫綠素,它是葉子製造養料的原料。但是光有葉綠素還不行,葉子還要用氣孔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根和莖輸送來的水,再依靠太陽光的幫助,就能製造出糖類,包括葡萄糖的澱粉,並放出氧氣來。製造出的養料被輸送到植物各部分器官,供生長使用。
葉子上的葉脈是什麼?
植物的葉子上都有各種形狀的紋絡,這些紋絡有的平行延伸,如稻子的葉,有的是扇狀的,如銀杏的葉,而大部分植物則是網狀的。這些紋絡就是葉脈。
植物的根從土壤裏吸收的水和氮、磷、鉀等養料,必須輸送到身體各處去,先到莖,再通過葉柄,到達葉脈;同時,葉子也在製造養料,在陽光的幫助下,葉子裏的葉綠素和由氣孔吸入的二氧化碳共同合作製造出糖類來,這些糖類就由葉脈到葉柄,再到莖,被輸送到身體各處去。所以說葉脈是輸送水和養料的一部分管道,它和莖、葉柄一起完成植物營養的運輸任務,就像我們渾身布滿的血管那樣重要。
葉脈還是葉子的“骨骼”,支撐著葉子,如果沒有它,整個葉片就會卷起來和耷拉下來,那樣整個綠色的樹冠就會不成樣子了。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們人沒有了骨骼,不就成了一堆肉嗎?
植物怎樣度過冬季?
嚴寒的冬天來了,在自然界動物們換上厚厚的皮毛進入冬眠,許多鳥飛向遙遠的南方過冬……那麼植物怎麼辦呢?植物也要準備過冬。有些植物是一年生的,當立秋來臨它們就已經枯死了,留下種子第二年播種繁殖。有的植物用冬芽過冬,冬芽在冬天裏不死,第二年春天綻了芽生長。有的植物則在冬天休眠,它們在莖裏或者地下的部分儲存了充分的養料;冬天的時候,地麵上裸露的部分已經枯死,可是地下部分還沒死,而且能耐住嚴寒,依靠儲存的養料維持生命,第二年春天萌芽生長。還有的植物是常綠植物,如鬆、柏等,它們從來不怕嚴寒。它們生長在北方,形成一套完整的“防寒裝置”,葉麵積小,表麵有一層蠟質,葉表麵細胞具有角質特點,氣孔陷很深,這些特點使它們水分損失得很少,既防曬又防寒;另外從秋季到冬季,它們的葉子裏不斷增加糖分,含糖的水不易結冰,增加了抗寒防凍的能力。
為什麼植物有各種不同味道?
小朋友都知道,瓜果蔬菜以及中草藥都有味道,酸甜苦辣澀,各不相同。它們的植株都是從土壤裏吸收水分和養分,並輸送到葉子裏進行光合作用,製造了糖類等相同的養料,供它們生長需要,可是它們的味道卻為什麼那麼不同呢?
原來這是由它所含的化學物質決定的。有甜味的植物,例如水果和一部分蔬菜,多含有糖類,如蔗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等;有些植物雖然不甜,但是卻含有很多澱粉,吃到嘴裏以後,澱粉與唾液相結合,澱粉就產生分解,生出葡萄糖和麥芽糖,也就有甜味了。
還有些植物有酸味,則是因為它們含有酸類,如檸檬酸、酒石酸、醋酸、草果酸等。澀味是因為植物裏含有大量鞣酸,如柿子、橄欖、茶葉等。那些苦不堪言的中藥以及其他一引進帶苦味的植物。含有某些生物堿,如黃蓮的黃蓮素、金雞樹的金雞納堿等。辣味的形成比較複雜,如蘿卜裏含有芥子油,煙草裏含有煙堿,辣椒素等,各不相同。
為什麼植物也能睡覺?
植物不是人,不是動物,也會睡覺嗎?是的,植物也會睡覺。白天,植物的葉子全部伸開,接受太陽照射,晚間,植物的葉子就收攏在一起,這就是休息,也就是睡覺。植物睡覺可以防禦寒冷,是自我保護的一種好辦法。小朋友,你不妨觀察一下身邊的植物的葉子(花草莊稼樹木都行),看看白天和夜晚有沒有變化,好嗎?
植物為什麼不一定都是綠色?
小朋友們也常聽到“綠色植物”、“綠色食品”之說。常見的植物,樹、草、蔬菜等也大多是綠色。但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綠色的,例如菌類的蘑菇、木耳等,屬於植物,卻不是綠色,甚至連葉子也沒有,更不會光合作用。世界有4000種的蘑菇,大多可以吃,但有少數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不能食用。此外,海帶等藻類植物也不是綠色。
植物在水中都會腐爛嗎?
如果你用瓶插過花,就會發現要不了兩天,花的莖稈就腐爛了。可蓮花長在池中卻不會腐爛,這是什麼原因呢?
植物的根,既能吸收養料和水分,也能進行呼吸。植物在根的表皮上,有一層半透明的膜,土壤中的空氣就透過這層薄膜擴散到根裏去,植物也就獲得了氧氣。如果土壤積水,空氣減少,根呼吸不到氧氣,植物就會腐爛,甚至死亡。
水生植物的根內部細胞間隙較大,上下連通,空氣可自由出入;而且,根表皮的半透明膜的滲透能力特別強。這樣,水生植物的根就能吸收水中的氧氣,通過內部細胸間隙,供根呼吸。何況某些水生植物的莖、葉還能儲養,難怪不會腐爛、死亡。
植物可以作藥用嗎?
有沒有聽媽媽講過:白橘劃草能防治肝炎,桔子皮能清熱消痰?
其實,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有治病的功效。如我們常見的紫茉莉和桔梗等等。
紫茉莉在民間一般人稱為煮飯花,因為它多在人家煮飯的時間開花。除了可觀賞外,紫茉莉也是很好的藥用植物,它的根部可治療胃潰瘍和扁桃腺炎。桔梗花的黃褐色根部,也可當作藥用,對於喉嚨痛和支氣管發炎,都有一定的療效。此外,毛地黃對心髒有益;裏牡丹具有消腫的功能;人參則可以進補,增強體質。
能做藥治病的植物很多很多,如田七、八角楓、當歸、前胡、女貞、油茶、夜來香、柿、石榴以及許多人家栽培的菊等,都有藥用價值。
植物藥用有多少種?
我國中醫中藥是世界醫學的瑰寶,它所使用的中草藥,就是自然界數以千計的藥用植物。我國的藥用植物種類特別多,分布也廣,喬木、灌木和各種草本植物,據專家統計約有5000種。我國著名的古代藥用植物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了210多種,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近2000種藥用植物。
利用樹木可以辨別方向嗎?
小朋友都知道,像其他植物一樣,樹木的生長離不開陽光,而受陽光照射較強烈的那一邊,枝葉生長就比較旺盛,一般情況是南邊陽光照射較其他方向強烈,所以樹木朝南的一方枝葉茂盛,就可以判斷東南西北各個方向了。
另外,樹木南邊的葉子越多,所製造的養料糖類就越多,所需要的水分也越多,樹幹的木質部分(皮以內的部分)就要多從根吸收水和氮、磷、鉀等,並輸送給葉子。樹幹輸送水和養料的通道是呈豎直方向排列的維管束,像導管一樣。由於南邊葉子需要的水和養料多,維管束就多,所得到的養料也多,所以樹幹的南邊部分特別肥壯。把樹幹鋸斷會發現,年輪南邊的部分比較寬,所以觀察年輪也能判斷出方向。
高山上為什麼也有植物生長?
在我國很多高山上,常年是皚皚冰雪。這裏海拔高,風雪彌漫,人跡罕至。然而,這裏卻生長著一些不畏風寒的植物,像我國西藏昌都和四川西北海拔4500—4800米的地帶,生長的細蒿草、龍膽、墊狀點地梅等。雪蓮是最著名的高山植物,它生長在大約海拔5000多米高的崖縫裏,開著紫紅色的小花,迎風傲雪,品格不凡。
這些植物之所以能在冰雪高山上紮下根來,是因為它們有一套應付嚴寒環境的本領,它們抗幹旱的能力都較強,為了抵禦高山上強勁大風的摧殘,生長方向也不像其他地區植物那樣向高生長,而是橫向生長;有的高山植物還生長了禦寒的“衣服”,比如雪蓮,滿身披著白棉毛,這種白棉毛既保溫又保濕,還能對高山強烈的陽光輻射起反作用;高山耐寒植物的花能“發熱”,這些花朵能向陽運動,並像孵卵器那樣聚集熱量,對結果和孕育種子十分利,所以它們能很好地傳宗接代。
為什麼樹要落葉?
樹木春天發芽長葉,秋天落葉,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但是,要問樹木為什麼要落葉,不是人人能回答的。樹葉的生存,主要靠樹根從地下吸收水分,秋天到來時,氣候幹燥,氣溫轉涼,地下水分減少,樹根用盡全身力量,也不可能吸取充足的水分供給樹葉,所以,樹葉逐漸枯黃掉落。這就是落葉的主要原因。
木頭能沉入水中嗎?
一根木頭,如果把它放進河裏,它會在河麵上漂浮。小朋友,你知不知道,有些木頭,不能在水麵漂浮,而是像石頭一樣沉入水中呢?如果不知道,我來告訴你。生長在長白山的嶽樺樹,就不能漂浮在水麵,這是因為它的體重大,跟石頭差不多,所以,能夠沉入水中。如果你有興趣,讓爸爸、媽媽帶著你上長白山旅遊,就能看見嶽樺樹了。
為什麼空心的樹還能活?
人和動物如果沒有肚子裏的髒器,是無法存活的,但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榆樹,柳樹已經爛空心了,還照樣活,這是為什麼呢?大樹雖然已經空心,但樹皮、樹根還是健康的。樹木的生存主要靠樹皮中的上千個管兒來回上下往樹冠、樹枝、樹幹和樹根輸送養料,而不是靠樹幹的中心,所以,隻要不把樹皮中的篩管兒全部截斷,大樹仍舊可以存活。
四季花卉能一起開嗎?
植物根據所要求的氣候條件不一樣,開花時間不同,春夏秋冬四季都有花開放。要想讓它們一起開放,就要創造合適的氣候條件,使它們提前或者推遲開花時間,使大家同時開放。
什麼花有毒?
鮮花多姿多麗,芬芳宜人,所以小朋友一定都喜歡花兒。但是你切不可大意,有些花兒是有毒的品種,如果誤食了它們的根、莖、葉、花或者果實,就會出現中毒的症狀,嚴重的還會引起死亡。
一品紅長得特別豔麗,不少人喜歡它,把它栽處在庭院裏,但是它的全身都有毒,那乳白色的汁液會使皮膚紅腫,莖和葉子會致人死亡。夾竹桃是很常見的盆栽花兒,在枝、葉、皮裏含有夾竹桃甙,隻要誤食幾克甙物質,就能中毒。水仙花也是一種常見的花,它非常美麗、清雅,但是在它的鱗莖裏含有叫拉可丁的有毒物質,誤食了就要引起腸炎、嘔吐或腹瀉。此外五色梅、龜背竹、馬蹄蓮,霸王鞭等100多種花兒都有毒。這些花所以有毒,是為了抵抗病蟲的危害,所以它們適應性強,容易栽培。
什麼植物是長在空中的?
槲蕨是一種附生植物,它往往長在高高的老樹上,因為那裏陽光充足,可以多曬太陽,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
槲蕨有一塊肥厚多肉的根狀莖,緊緊地貼在它所附著的植物樹皮上,上麵長著很多根;根外麵覆蓋著具有保護作用的棕色鱗片。根狀莖上長著兩種葉子,一種直立的,羽狀分裂,既厚又硬,上表麵光滑,下表麵長了很多褐色的圓點,裏麵藏有很多粉末狀顆粒,是用來繁殖的孢子,叫做“孢子葉”;另一種是卵形小葉,無柄,邊緣的裂紋較淺,斜斜地貼蓋在根莖上,不生孢子,隻進行光合作用,植物學上叫營養葉。
槲蕨的結構與生理機能使它能適應高空生活。
什麼樹會笑?
小朋友,你知道人會笑,但你知道樹會笑嗎?是什麼樹會笑?它在哪兒生長?
在非洲盧量達首都基加利,有個叫“芝密達蘭哈德”的植物園,園中有種樹能發出“哈—哈—”的笑聲,當地人稱它為“笑樹”。
笑樹是一種小喬木,高七八米,樹幹褐色,葉子呈橢圓形。它的每一根椏杈間都長有一個像小鈴鐺似的果子。這種果子是空心的,果皮薄而脆,並有許多小孔,裏麵有堅硬的種子。種子成熟時自行脫落於果殼裏。當微風吹來時,種子碰著果殼,無數個鈴鐺似的果子一齊鳴響,便發出了“哈—哈—”的笑聲,側耳細聽,這聲音還真像人的笑聲哩!
人們把這種笑樹種在田邊,用來驅趕鳥類,保護農作物。
什麼草是不死草?
在我國西雙版納的叢林裏,有一種奇特的草,叫“打不死”。它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不但不怕日曬雨淋、嚴寒高溫,縱然被撕碎踩爛,照樣能活下去。
這種草的碎屑被打入土裏,能長出芝麻大的嫩芽。人們送它一個外號叫“落地生根”。
打不死的草的主幹有拇指般粗,質地厚實,稈狀的嫩葉直接長在主幹上。全身綠得像翡翠,粉紅色的小花像瑪瑙,星星點點地開在鮮綠的葉間,勝似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打不死的草會身都可入藥,它對治療筋骨損傷有特效。當地人又叫它“接骨丹”。
你相信植物能吃動物嗎?
動物吃植物,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如果植物吃動物,你一定會奇怪吧!你也許會說,動物會飛、會跑,植物沒有手,沒有腿,怎麼吃得到動物呢?
在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以及我國的廣東等地,有一種叫豬籠草的植物,它的葉子很長,緊貼枝節部分,寬而扁平。葉子中間部分延伸成細長的卷須,葉子最外邊部分,像個懸掛著的瓶子。這瓶子長長的。葉子最末端就是豬籠的蓋子,籠子長大後,籠蓋才會打開。它的籠子約15厘米長。它的內壁、籠口布滿蜜腺,能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能把小飛蟲吸引過來,小飛蟲吃蜜時,因籠口光滑,一失足就跌進籠裏,籠蓋馬上蓋緊,豬籠底內壁上長有許多消化腺,一會功夫就將小蟲化成肉汁來滋養自己了。
什麼花是凍不死的花?
在高聳入雲的茫茫的雪山上,連動物都難以生存,卻奇跡般地生長著一種看似柔弱的珍貴植物——雪蓮。它被稱為凍不死的花。
雪蓮植株高40—80厘米,葉似芭蕉,形似洋白菜,灰綠色的葉子上常掛著晶瑩閃爍的雪團。
天山雪蓮八月開花。花雪白,和蓮花相似,但中間不長蓮房,卻生著細絲般的紫色花蕊,映著雪景,透著菊花般的清香,讓人沉醉。
雪蓮為何能耐寒?原來,它的莖葉上長著厚厚的白色綿絨毛,好像穿了毛衣,既能抵禦寒冷,又能防止水分散失,還能阻擋高山上強烈的輻射光。
甘受嚴寒和風霜,不貪溫暖與享樂,這是雪蓮真正的秉性。
什麼樹會吹“笛子”?
在南美洲安第斯山麓,有一種會吹“笛子”的樹,當地人叫它“蒲甘笛樹”。
濃密的樹蔭像大傘,張開的葉子像喇叭。這種樹的末端有個小孔。由於葉子大小不一,葉孔也有大有小。千萬張葉子,就像千萬支笛子掛在枝頭。風一吹,每一支笛子都會發出響聲。特別有趣的是,它所吹奏的曲調和節奏會隨時發生變化:當輕風吹拂時,它也輕吹慢奏,樂曲徐緩。當大風勁吹時,它便奏起激動人心的交響樂。而當狂風大作時,它則發出密如雨點的鼓聲,樂曲雄壯而動人。這千差萬別的變化的秘密全在於它大小不一的葉孔,以及吹拂而過的強弱不同的風力。
這種樹有趣嗎,小朋友?
為什麼高山上的植物種類比平地多?
山上植物多的主要原因是地形高低不平,影響氣候發生變化,另外,山上的雨和霧也比山下多,陽光也比較強烈,因此,從山下到山上分布著種類不同的植物。
如四川峨嵋山,山腳主要是樟木、楠木等常綠樹;再向上是槭樹;最上是冷杉,而在五六月,有大片的杜鵑花,遍山紫紅如雲霞。
而平原上的地形平坦,氣候比較一致,所以植物種類就少得多。適應高山氣候的植物無法在平原上正常生長。
經過世紀的變革,冰川的襲擊,好多植物種類已經滅絕,而好多保留下來的植物都是生長在高山上的植物。如世界聞名的水杉、銀杏、銀杉、珙桐等都是例證。
最古老的樹是什麼樹?
在我國的名山古刹中,有一種高大的樹,身上綴滿可愛的小扇子。
這就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樹種之一——銀杏樹。早在兩億七千萬年前,地球上還沒有其它樹種的時候,銀杏樹就已經傲然挺立了。到了一億七千萬年前,銀杏樹幾乎占據了世界各個角落。當時,唯一像銀杏族一樣興旺發達的,就是恐龍家族了。到了冰川運動時期,恐龍逐漸滅絕,大部分銀杏樹也奇怪地像恐龍一樣滅絕了,隻在我國部分地區還保存下來一點點,流傳到現在已成為稀世之寶。
銀杏樹保留了許多原始特征。如它的葉子沒有正麵和反麵,無論從哪一麵看,都是一模一樣的。這種形態,在逐步得到進化的許多植物中是見不到的。
最孤單的植物是什麼?
獨葉草不喜歡熱鬧。它生長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原始森林中,在潮濕又寒冷的環境裏,過著隱居似的生活。
獨葉草高約10厘米,通常隻有一片具有5個裂片的圓形葉子,開一朵淡綠色的小花。在繁花似錦、樹葉茂盛的植物世界中,獨葉草算得上是最孤單的植物了。
獨葉草在清風中孤孤單單地搖擺,但它埋藏在地下的根卻是連在一起的。它的根就像細細的,連綿不絕的藤蔓一樣,把獨葉草連結在一起。一枝枝獨葉草,從根的結節部位頑強地生長出來。或許就是這份凝聚的感情,鼓勵著獨葉草從遠古一直生長到今天。
獨葉草為研究植物進化提供了新資料。
最小的有花植物是什麼?
世界上最小的有花植物是微萍。
微萍的大小相當於浮萍的1/4。它的家庭很小,唯一的親戚叫“無根萍”,無根萍簡單得連根都沒有。
微萍和無根萍都沒有根和葉子。遠看上去,這兩種植物像一粒粒綠色的沙子,靜靜地躺在水麵上。在微萍生長最旺盛的季節,每平方米的水麵,可以有上百萬個微萍生活在一起。
微萍繁殖方法與細菌相似:在微萍邊上長出一個新的微萍來,以後就分裂成兩個,新的微萍開始獨立生長。就這樣,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微萍很快就占領了整個水麵。
微萍是一種有花植物,可是我們難得看見花,隻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發現。
有對人有害的植物嗎?
我們經常談植物對人類的作用、好外,它在人類的衣、食、住、行方麵發揮了數之不盡的作用。但是,世間萬物總是有其利,必有其弊,植物在為人類做貢獻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好的一麵。植物對人體可造成的傷害為三大類:化學性的傷害、物理性的傷害和過敏性傷害。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盆栽植物,很多都含有毒素,對人體可能造成傷害,如芋頭、萬年青。它們的汁液對人體有害,所以要避免直接碰觸。其次,具有尖刺的仙人掌類,也容易刺傷皮膚。其它的植物,如水仙、罌粟,如誤食過量,會致人死亡。除此之外,在森林裏還有許多有毒的菌類。
現代生活中,有些人大量吸食煙草和咖啡,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會滾動的植物是什麼?
在我國東北大草原上,有一種會滾動的植物。每當金秋來臨,它們的枝條就開始向內彎曲,卷成一個圓球。秋風一吹,圓球就脫離根部,在空中旋轉或在地上打滾。
它們滾呀滾,一直可以滾上幾裏、幾十裏路。冬天,大雪覆蓋了草原,但隻要這些圓球還沒有被大雪埋沒,就照樣可以在地上滾來滾去,所以被稱為“風滾草”。
在秘魯沙漠中,也有一種仙人掌會隨風走動。它的根是由一些軟刺構成的,隨著風的吹拂,在它的特殊根的支持下,這種仙人掌會一步一步地移動。遇到適合生長的環境,它就停下來安營紮寨,生長發育。若遇到不合適的土壤,它就繼續前進,直到找著理想的處所。
香花都好嗎?
在我國湖南、浙江等廣大地區的荒山坡上,生長著一種名叫“鬧羊花”的鮮花。它俊俏美麗,香氣沁人心脾。但你別以為香花都好,這種花能使人中毒。
鬧羊花植株高2米左右,每年四五月間開出漏鬥形的黃色大花,有五個裂瓣,花瓣向外翻卷,常常幾十朵集生在一枝上。一串串、一叢叢鬧羊花,在微風中搖曳,嬌豔動人。
鬧羊花和映山紅同屬一個家庭,常常相伴生長在山坡上,競相開花,爭豔鬥麗,把山裝點得像個大花錦被似的。
據說,杜鵑鳥十分欣賞鬧羊花的美麗和芬芳,常圍著鬧羊花啼叫不止。因此人們又稱鬧羊花為“黃杜鵑”。
有沒有純白色的花?
我們知道,花的五顏六色,是由於花瓣內含有色素的緣故。花的色素由類胡蘿卜素、類黃酮和花青素組成。
類胡蘿卜素是含有紅色、橙色及黃色色素的類群;類黃酮可現出淡黃至深黃各種顏色;花青素則可呈現橙色、紅色、粉紅色、紫色等。白色花瓣中可提煉出來一種淡黃色或近乎無色的黃酮類物質。將這種物質溶於水,也不能得到白色的液體,而是一種無色透明液。說明白花不是類黃酮物質造成的。
白色花瓣的色素層細胞中,隻有淡黃色的或近乎無顏色的色素,它反射出來的淡黃色,眼肯定是分辨不出來的,隻感到是白色。
因此,從本質上說,沒有純白色的花。
什麼花是花中的皇後?
月季為薔薇科植物,多年灌木,枝葉光滑無毛,但有皮刺。花期長,香味淡雅或濃鬱,品種可達萬種以上,被奉為“花中皇後”。
月季花朵碩大,色彩豔麗豐滿,有紅、白、綠、紫等金種顏色,而且十分清香濃宜人。因而是人們用來美化環境的主要花卉植物。
為什麼曇花都在晚上開放?
曇花開放的時間很短,而且都是在夜晚開放的。曇花的故鄉是幹旱的非洲和美洲墨西哥,那裏的氣候幹燥、炎熱,如果它在白天開放,就會被烈日曬幹。而在夜晚,沒有烈日曝曬,氣溫涼快多了,正適合曇花開放。曇花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久而久之,形成夜晚開放的習性,後來它雖然適居到別的環境生活,但夜間開花的生活習性卻保持下來。
水仙為什麼在水裏能開花?
在自然界絕大多數植物都依靠土壤生長,由根從土壤裏吸收水和養料,供植株需要。但水仙這種美麗的花,卻栽在水盆裏就能活,而且能開花。
水仙栽在水裏,要靠那個像洋蔥頭一樣的鱗莖提供營養。鱗莖是在土壤裏培育出來的,通常在水仙花的鱗莖周圍分出一些小鱗莖,把它們剝下來,在9—10月份栽種下去,長出新苗。前後大約經過2—3年左右,當新苗的鱗莖長大以後,把它挖出來就可以栽在水盆裏了。由於培育的時間長,鱗莖裏積聚的營養十分豐富,足夠水仙在水裏生長使用,當環境的陽光和溫度適宜,它就會開花。
還有一種培育鱗莖的方法。把種子播種下去,等新苗長成以後,把小鱗莖挖出來涼幹,到秋天再栽種下去,這樣反複經過3—5年,也能得到一個大鱗莖,栽在水盆裏就能生長開花。
室內多放花草好嗎?
許多小朋友的家裏都養著花草,一來可以裝點房間裏的環境,二來可以調節空氣。可是到了夜晚,爸爸媽媽會把放置在臥室裏的花草都搬出去,這是為什麼呢?
花草和野外的植物一樣,都要進行光合作用。白天陽光照射到臥室裏,花草葉子裏的葉綠素與水和陽光一起,再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製造出糖類和氧氣。所以白天臥室裏擺放花草,可以減少二氧化碳量,增加氧氣量,而人呼吸時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氧。所以白天把花草擺放在臥室裏,對人的健康有益。然而到了夜晚就不同了。夜晚沒有陽光,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吸入的是氧,放出的卻是二氧化碳,加上人呼吸時呼出的二氧化碳,臥室裏的二氧化碳量就要增加,對人的健康和睡眠都有害。
為什麼牽牛花能“順竿爬”?
牽牛花是攀緣植物,當幼苗長出來的時候,在旁邊插一根竹竿或者豎著拉一根繩子,幾天以後,它就會纏繞在竹竿或繩子上,越纏越高,最高能爬幾米。
仔細觀察會發現,攀爬中的牽牛花,它的莖上本來凸出的部分,過一段時間就發生了變化,漸漸凹進去,同時它在做旋轉的運動。原來牽牛花的身體裏含有一種生長素,這種生長素有時能加速細胞的生長,有時又會阻止細胞生長。這種生長素在牽牛花體內分布多少不同,就使莖各部分細胞生長速度不一樣。有的時候一邊的生長素多了,這一邊就長得快;有時另一邊生長素多了,那一邊就長得快。這樣就使牽牛花的莖旋轉生長,纏繞著竹竿和繩子向上“爬”去。
為什麼竹子“腹內”空空?
竹子是禾本植物,不是樹木,樹木是實心的,而竹子與其他一些植物,如水稻、小麥、蘆葦和芹菜等一樣,莖的中心是空的,最初這些植物也和別的植物一樣是實心的,但是,後來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它們卻出現變化,莖漸漸變成空心的。空心莖比實心莖更有利於它們的生存,拿竹子來說,它從小長到大,莖的粗細沒怎麼變化,但是成熟後卻長得特別高,最高的毛竹高達22米。俗語說:“堯(高)堯者易折”,意思是說又細又高的物體容易折彎(或斷)。按說竹子又細又高,很易折斷,但是由於它的莖變成了空心,是一種“工”字型結構,能支撐較大的力量,使身體堅實挺直,不容易折斷。
開花的竹子為什麼就會死?
南方小朋友知道,竹子壽命很長,有的能活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但是竹子最怕開花,因為隻要一開花,竹子的壽命也就要結束了。每株竹子,都是由地下莖長出的筍芽發育長成的,當它生長幾年、幾十年以後,母竹的營養耗盡,就會開花枯死而長出新的竹子。如果竹筍被挖得太多,或者被牲畜、野獸吃得太多,就會使原來的母竹貯存的營養太多,這時地麵的竹子就會過早地發育成熟,因而不適時地開花死去。另外,竹子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很多水分,當天氣幹旱或者受到病蟲害侵襲時,竹子得到的水分減少,身體裏的營養物質就相對變得多了,也容易開花而死去。
黃蓮怎麼會是苦的?
小朋友夏天如果吃了不潔淨的食物,會患腸炎,那時媽媽會給你一種叫“黃蓮素”的藥吃,那是一種奇苦無比的藥,是由一種叫黃蓮的藥用植物提煉製成的。黃蓮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生有地下根狀莖,多節形狀,像連珠一樣,所以叫作黃蓮。
黃蓮苦就苦在根部,它是黃色的,把它放在清水裏浸泡不長時間,水就會被染成淡黃色,這種淡黃色的物質就叫“黃蓮素”。黃蓮素屬於一種堿,叫黃蓮堿,味道特別苦的物質,據科學家實驗,在1分小檗堿裏加上25萬份水,溶液還是有苦味,所以人們常說,最苦不過黃蓮。
為什麼果熟落地?
小朋友有機會到果園去會看到,有些熟透了的果實從樹上掉到地上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果實的果柄與果樹枝條之間由一些纖維連係著,每當果成熟之後,這些纖維就衰老了,獲取的營養不夠用,就在果柄根部形成一個離層,再也不能把果實與果樹枝聯係在一起,果實就掉下來。農民為了減少果實掉下來,在它們成熟之前10多天時,噴灑一種ɑ萘乙酸鉀的藥物,增強果柄的新陳代謝,再多獲取些營養,使纖維素延緩衰老,果實就不會掉下來了。
花盆內為什麼要放雞蛋殼?
把雞蛋打開倒出裏麵的蛋清,這時把它扣在花盆的土壤上花根周圍,對花的生長有好處。蛋殼剩下的蛋清會被微生物分解,變成氮肥,這是花很需要的“食物”。另外,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能中和土壤的酸性,使之降低,這對不喜歡酸性的花來說,真是太好了!
花盆底下為什麼有個洞?
在花盆裏養花,要經常澆水,不澆水花就會“渴”死。但是有時往往會把水澆多了,假如盆底下沒有洞,水積在盆裏滲不出去,花的根長時間泡在水裏,就會腐爛。所以,為了及時使花盆裏多餘的滲出去,人們在底下留了一個孔,使泥土的溫度保持合適,花就能“健康”地生長。另外,花的根不但吸收水分,也要呼吸空氣。花盆底下有洞,盆裏積存不下水,土壤裏有空隙,能進來空氣,根就可以順暢地呼吸了。如果花盆底下沒有洞,花盆裏積聚的水就要把土壤裏的空氣都擠出去,根呼吸不到空氣,花就會窒息而死掉。
仙人掌有葉子嗎?
植物都有葉子,然而仙人掌的葉子在哪裏呢?這是奇怪的事,在仙人掌的渾身任何地方,也找不到像普通植物那樣的葉子,原來仙人掌渾身的刺就是它的葉子。
仙人掌的故鄉是終年幹旱少雨的大沙漠,在那裏普通植物很難生存下去,因為植物每天都要向外界蒸發出水分,一般植物葉子較寬大,蒸發的水量十分大,幹旱的土地又不能提供足夠的水分,就會枯死,所以普通植物不能在這裏落戶。仙人掌卻不同了,為了能在沙漠生活下去,它把寬大的葉子退化成了渾身的刺,這些刺麵積很小,而且又硬又尖,身體裏的水分不容易蒸發出去,就不會幹枯而死了。同時,仙人掌身上的刺還有了不起的本領,能從空氣中慢慢地吸收水分;如果沙漠下雨,更能吸收雨水。
仙人掌怎會有那麼多刺?
仙人掌沒有葉子,莖稈肉質多漿,上麵布滿了刺,如此的形態與它生長的環境相關。仙人掌原來生長在氣候炎熱、雨水稀少、黃沙滾滾、晝夜溫度變化大的沙漠中,為適應環境,它的體態有兩個特點。
一方麵它們的莖稈變成肉質多漿,根部深入沙地裏,可以吸收和儲藏大量的水分;另一方麵,葉子退化成針狀,減少水分蒸騰麵積,緊縮了水分的消耗。
在墨西哥,有的仙人掌長得高大粗壯,像個貯水桶,積貯了大量的水,過路人口渴了,用刀砍一下仙人掌的莖稈,就自然流出“飲料”來。
沙漠中的植物為何不怕旱?
最著名的一類沙生植物是仙人掌科植物,它們的葉子退化,可以減少水分蒸發,莖呈肉質,可以飽含水分,莖含葉綠素可進行光合作用。
在墨西哥沙漠中,有一類巨型仙人掌,形如大樹。如果切開它,裏麵盡是水,好像貯水桶一樣,這是它抗旱存水的巧妙方法。
沙漠中的人參是什麼?
在我國大西北和內蒙古的沙漠地區,生長著一種有趣的植物——梭梭。它沒有闊葉,也沒有針葉,隻有綠色的枝條,上麵裹著由葉子退化而成的細小鱗片,這都是環境的要求。
梭梭的根上常常寄生著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蓯蓉。肉蓯蓉的長相很肉質莖呈黃色,高10—45厘米,黃褐色的鱗狀葉片裹在莖上。它的體內不含葉綠素,因此在沙地無法獨立生活,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地下,寄生在梭梭等植物根部,從中吸取水分和養料。
肉蓯蓉具有降壓、補腎等功能,特別適用於老年人和病後體弱者滋實,久服可以延年益壽,是我國沙漠地區特有的藥用植物,有“沙漠人參”之稱。
為什麼人參能補體?
人參分為野參和人工栽培兩種,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約40—50厘米,輪生掌狀複葉。傘形花序單生莖頂,花淡黃綠色,果實扁圓如豆粒,秋天成熟為紅色。根形似小人,紡錘形肉質主根及分枝。含多種人參酸、皂甙及少量揮發油。
人參大補。能治療久病虛脫並能健脾益肝、安神增智,是著名的補氣強壯藥,屬於貴重中藥材。
野生人參多生長在氣溫低、光照長、土壤肥活的山坡地帶,我國東北吉林省長白山所產最為著名。野生人參生長緩慢,采集困難,現在我國人工栽培的人參已彌補了野人參的這一缺憾。
吃靈芝能長生不老嗎?
靈芝和蘑菇一樣,本體是菌絲,所說的靈芝部分是它的菌絲所形成的子實體,是用來產生“孢子”進行繁殖的,它們體內沒有葉綠素,不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日光下進行光合作用,而是寄生在活著的或死亡的有機體上,靠吸取現成的營養,過寄生或腐生的生活。
靈芝能滋補、健腦、壯身、消炎、利尿、益胃。用來治療神經衰弱、頭昏失眠、慢性肝炎、腎盂腎炎、支氣管哮喘以及積年胃病等,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靈芝形狀奇特:普通蘑菇呈圓形,而靈芝是腎形,有些生長在特殊環境的靈芝,還具有奇妙的分枝和美麗的色彩。
靈芝近年在我國采集到許多品種,可見並不是傳說中罕見的什麼“人丹靈藥”。
臘梅有在夏天盛開的嗎?
有,這種梅屬於臘梅科,外形與冬季盛開的臘梅相同,但花色呈白色,在暖熱的初夏開花,因此被命名為“夏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