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第一顆,需要十份功德,打開後空間是二十份,代表的是豐饒和財富的積累
打開第二顆,需要二十份功德,打開後空間是四十份,加強自己的體魄
打開第三顆,需要四十份功德,打開後空間是八十份,這是一個預言和有揭示性的符號,它經常帶來對命運的忠告
打開第四顆,需要八十份功德,打開後空間是一百六十份,這是風,代表了一種快速的神行
打開第五顆,需要一百六十份功德,打開後空間是三百二十份,這是代表報酬,也隻有獲得了它,才可以真正把力量轉化成改變肉體和精神的存在。
打開第六顆,需要三百二十十份功德,打開後空間是六百四十份,這是契約,是一種分享契約和禮物,收到禮物就將接受者置於對給予者的一種義務之中,可能它的更深合意是它在兩者之間產生一種契約,也是第一次具備與人分享和分擔的力量
打開第七顆,需要六百四十份功德,以後空間是一千二百八十份,意思是光明,並且這一光明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它照亮了不確定或無知的黑暗,這種光明是大能力。
而要打開第八顆,需要一千二百八十份功德(注,以上修改過,以此項為準)
淨化了黑暗伯爵,摧毀了深淵祭壇,完成救世主的功業,也不過獲得了八百份功德,打開了第七星,而建立體製,改革農耕,隻獲得了三百份功德
因此現在,這次沿途淨化殘餘的黑暗靈魂,玉如意中,除了開啟的消耗外,還存在著大概八百份功德,不過值得慶賀的是,玉如意的功德,隨著時間推移,而緩慢增加著,看來,救贖位麵,並不是一次性功德,而是長期的不斷增加,這和慈善基金很像,貴在細水長流。
一行人,隨走隨談,在一處旅店的門口停了下來,這家旅店也是新開的,還可以聞到新木的香味,但是規模很大,足足有兩重樓,二十多個房間。
“大公,不時有人來朝聖,因旅店也是必須的,不得不說,這給我們領地,帶來了許多經濟。”
“神殿還在收貢獻嗎?”方信詢問著。
“按照您的製度,神殿除了建立教堂的用地,不接受任何土地捐贈,但是接受財物的捐贈。”巴尼爾主教說著:“唯一可惜的是,現在按照二百人一個祭壇的標準,我們教會,至少需要300個牧師,但是現在,不要說300,就是10個合格的也沒有,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教會還是需要寧缺不爛。”
“這我當然知道,隻有通過知識考核和信仰檢定者,才會獲得牧師的資格,知識考核可以作假,信仰檢定,難道還能隱瞞過女神嗎?”巴尼爾主教笑的說:“不過,這樣的情況,在十多年後,肯定會解決。”
方信歎著:“我是看不到這天了。”
“大公,您才三十一歲,怎麼看不到呢?”就在這時,身後本來沉默的騎士,不顧身份插口說著:“神必保佑於您!”
兩人相看一笑,沒有理會年輕騎士的鹵莽。
新作的藤椅,配上桌幾,店主人顯然認識這些人,惶恐的上麵行禮,而周圍幾個朝聖的人,也紛紛鞠躬。
看到這一切,方信不由感覺到滿足,這就是他創造的世界。
“你們先退下吧,我們上樓去談!”方信說著,讓騎士們退下,留在樓下。
樓上的房間,非常簡單,但是三麵都有窗戶,陽光灑在了地板上,兩人都享受著這種溫暖,上了陽台說話。
“神眷者,您還有多少時間呢?”巴尼爾主教問著,對這個問題毫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