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 心情(下)(1 / 2)

過了一會,方信又想,這是不是有點過份了,但是轉念一想,自己又沒有其他意思,吳嬡嬡小姐依戀自己,那自己就給她一個初秋陽光下的回憶。

方信想到這裏,就覺得自己完全正確。

躺了一會,方信再起來,他在陽台上活動著身體,調理著身體肌肉和神經,這需要三天時間,才能全部恢複。

從陽台上,看了下去,花卉姹紫嫣紅,而路上卻經常看不見人,別墅小區,畢竟算得中等階級的生活圈,因此不但綠化美麗,而且相當僻靜,因為各人都有各人的生活,大家都有事情作,這種都市後遺症,就算在這裏,也沒有彌補。

網絡,也許某種程度上擴大了信息和交流,但是某種程度上,更是使現實中的交往和交流變少,有時,整個小時,小徑上都看不見一個鄰居。

回過頭來,看見吳嬡嬡在幫自己整理書架,就說著:“現在書都可以用電子閱讀,但是我有時,還喜歡放幾本書,因此閑閑讀來,一個下午就被消磨了。”

“哥哥也很寂寞嗎?”吳嬡嬡將一本書放好,說著,書房,其實很大的房間,窗口正對著陽台和花園,陽台上的欄杆雕著銅花。

在吳嬡嬡看來,這書架上滿滿是書,宛如一個世紀前還存在的小型圖書館。

但是對方信來說,這隻是很普通的書架,曾經花費了一些時間,從舊書場批發而來,許多人不要的書,還很新很好,收集起來,從歐洲的史詩,以及到羅斯達的偵探小說,還有著諸神教會的經典——凡是覺得有點價值的,都收集起來。

“還好了,這裏的生活就是太休閑了,因此我學習之餘,總想讀點東西,不是電子,不是係統,不是技能樹,而是一些閑書。”方信說著。

“我也喜歡讀書!”吳嬡嬡認真的說,她說的是真話,看見房子裏有這樣多書,真是讓人心情愉快。

“最近在看什麼呢?”方信就隨口問著。

“正在讀張少宜的社會進化論。”吳嬡嬡回答的說著。

哦,方信來了興趣,問著:“這不是社會學二階的功課嗎?你現在就讀啊?”

說著,方信取過一本書,並不讀著,仔細摸著,他回憶起了當初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時,給他帶來的震撼,其中智慧點亮了人間,每讀一次,就會感覺到心靈上的某種安慰,以及對大智慧者的敬佩。

“張少宜先生說,決定人類社會在曆史長河中,決定人類個體在社會大海中的地位,根本法則就是選擇權。”

“一切權利的本質就是能夠自己選擇人生。”

“奴隸從無選擇權,它們的反抗最激烈最徹底,因為它們除了反抗別無選擇,除了毀滅別無選擇,農民的反抗也很激烈,但是它們會直接渴求土地,工人是人類到現在最溫順的被統治階級,因為它們已經有了選擇權。”

“所以我預見,在人類曆史上,工人這個族群,是最沒有反抗精神的種族,特別是當他們可以選擇從這個公司,或者那個公司工作時,因此,資本社會隻要保證就業機會就可維持穩定。”

“相比於奴隸社會,相比於農業社會有限而無法增加的土地(因此導致社會階級衝突的必然發生),就業機會無疑是可以擴大和穩定的,因此未來的資本社會,就比農業社會要穩定和和諧。”

這些打破世界的聲音,曾經如雷霆一樣。

吳嬡嬡以為方信要考察她的學業,就如此背誦而來,方信沉默著,心中感慨萬千,他也跟著背誦:“社會的進步,根本在於生產力和科技的進步,但是判斷社會和個人所處層次的標準,唯一就是選擇權,選擇權越多,這個社會,這個個人,越是有前途。而選擇權的擴大,是科技層次和政治結構的雙重進化。”

陽台上,小路前,都是一座座別墅,每家別墅前,都有一個私有小花園,花園的石板路上能看見青苔,院子裏長著各種各樣的花草。

隻是張少宜先生,出於曆史的局限性,也不知道,機械人的出現,才是決定人類社會進入和諧社會的關鍵,隻有當機械人代替人類成為真正的無產階級時,人類貫穿六千年的內部剝削製度開始自動瓦解,雖然不可能全部消除,但是總體上說,社會收益更來於機械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