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小豬娶妻(2 / 3)

有人衝撞了美事,太乙真仙心中暗罵。但又想到來客一般為親朋摯友,不可慢待了,也隻有暫時收雲歇雨。披好衣服,出洞瞧看。卻一豬麵漢子於眼前,並不認得,問道:“不知來的為哪路的朋友?又欲做何?某便是太乙真仙。”小豬聞聽對麵之人即為太乙真仙,上下作一打量。見這道人:

首大麵長,褐發黃須,睛若柿子,嘴形匏瓢。兩排劍齒遊寒芒,一條血舌生倒刺。貌相別是凶惡,哪裏像是純粹的人類凡種。身軀魁偉,但稍顯前哈。似乎有些駝背。著大紅袍,青褲黑鞋。

小豬言道:“原來您便是太乙真仙,失敬,失敬。在下乃是烏斯藏國的一名布衣,名字不說也罷。此來是想打聽一件事情,有一狐精挾持國之白璧公主可投來此間?”看門見山。太乙真仙心中一緊,“是輩原是為了白璧公主而來,觀其貌相必非善茬,小心為上,避免衝突的好。”於是假作糊塗,推說不曉小豬所雲。如他死不承認,小豬也沒辦法,不可能類同強匪一樣闖進洞去一察究竟,須廢一番周折。但於此時,那狐妃跳出洞來,指小豬道太乙真仙:“他便是殺害我父的凶手,不可饒過。”得,掩不過去了,刀兵相見不可避免。太乙真仙仗七星寶劍來取小豬。小豬認之邪惡,亦不客氣,將耙狠築。太乙真仙不能抵擋,劣於兵刃短輕。他急忙幻出另三個身子,分別使用鐵尺、鐵拂塵、如意鉤,齊攻小豬。小豬麵無懼色,抖擻精神戰住四個太乙真仙。“劈啪噗嗤”,不多時,三個假身盡仆。卻是太乙真仙截得一隻牛角為三段而變化。太乙真仙吃驚非小,心虛氣餒。小豬則得勢不饒人,一耙築到,破了太乙真仙的衣袍。妖道幸虧避得還算快一些,不然身上必留九個窟窿。在此時,狐妃不知好歹,上身將一口寶劍擊刺小豬。小豬揮掄一耙,將她築翻而斃。太乙真仙見之,脫口悲呼:“啊呀,我的美人。”繼而大忿,身一搖,現出來自己的原形,牛頭馬麵龍身虎尾,乃龍虎混,周身水光水汽。發聲聲怪吼,分身無數(皆毛羽鱗片所變),猶如蜂出巢房,前仆後繼,向小豬展開瘋狂攻擊,令他應接不暇。小豬一時失勢,暫退以避。龍虎混追小豬不上,悻悻而返洞府。

小豬沒能救得白璧公主,自然不會就此作罷,知難而退。心中亦不無懊惱,坐一方岩石之上盤算對付太乙真仙的手段。忽然發現那邊來了個人。由於天色早就黑了下來,所以此人行於山路上倍是小心翼翼,很慢。小豬不是凡夫俗子,盡管月色黯淡,周圍很黑,但依然能夠一眼識出那正是太乙真仙的徒弟。小道士背著個簍兒,內置一壇子酒,提心吊膽同時又抱著一腔委屈與怨憤,深一腳淺一腳走著夜道。手上還拎根木棍,隔不多會兒便敲敲地或震震石,以驚獸、蟲。小豬見到了他,眼珠一轉,有了主意。他將小道士執住,教其莫怕,自己絕無殺生之念,隻是讓之暫時委屈一下。綁縛小道士於一株樹上,繞之劃地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並附法力,足令獸、蟲不近,以保障他的安全。然後,變作了小道士的模樣,背上簍兒,負酒而轉上清洞。至於洞口,聽得裏麵有女人的尖叫聲音,夾兩聲呼救。又聞男子粗嗓:“野山幽洞,人跡罕至,況乎夜裏,甭指望有誰會來救你。因為你,擾得本師不得清靜不說,還惹犯災星險致不測。又可憐我那美賽天仙,萬種風情的相好香消玉殞,好端端便沒了。全吃你害,必要補償。今夜,本師拿你代替那美人嬌娥,快活一場。”小豬深感不妙,趕緊撞入洞中。果然,那太乙真仙正在撕扯白璧公主的衣服,欲行***小豬怎願見到冰清玉潔的公主遭受玷汙,遂叫一聲:“師父,徒兒打酒回來了。”太乙真仙轉首怒叱:“好不長眼的東西,滾到外麵去。”小豬假作順從,扭身向外。心裏說:“本打算秘置一瓣寶蓮花於酒,入爾口刃你肚腸,現在看來,為避免公主失貞,隻能棄之。我便予你一個‘暗送無常,死亦不知’。”猛回身,手上現九齒釘耙。向前一躍,“撲”,釘耙築中太乙真仙脊部。齒兒深深嵌入,焉有他的命在。那公主早驚得花容更變,魂魄離殼。小豬慰之:“公主,凶險過去,沒有怕得。小人這便護您回轉烏斯藏城。”但並沒忘掉那名小道士,小豬弄祥雲托起公主連同他,一並轉返烏斯藏城。這對小道士來說,亦是件大好事,不必再受妖人的氣、妖人的欺。本來他也不是情願給太乙真仙做徒弟受使喚的,而是被逼迫而屈從。現在可以過正常的生活,比受禁於深山老林勝強千倍。他應大大感謝小豬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