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與人(1 / 3)

魔鬼與人

很久以前,有一個勇敢、聰明的侗家後生,叫阿寧。有一回他出遠門辦事,走呀走呀,覺得一個人很孤獨,心想有個伴就好了。不料這個想法被一個魔鬼知道了,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人。於是他倆結伴而行。

他倆走著走著,魔鬼腳走痛了,就想出個主意,讓阿寧背著他走。魔鬼說:“我們這樣走,再走兩天就走不動了,我倆來互相背著走吧。”

阿寧答應了,問魔鬼:“那誰先背誰呢?”

魔鬼說:“這樣吧,哪個年紀小就先背年紀大的。”

阿寧知道魔鬼想耍花招捉弄自己,想了想就對魔鬼說:“你先提了來,那你先報自己的年紀吧。”

魔鬼說:“天下還沒有人的時候我就已經出世了,我是天底下出世最早的一個人。”

阿寧聽魔鬼這麼說,心裏暗自罵道:這個惡魔,這也想難住我麼?魔鬼一說完,阿寧就放聲大哭起來。魔鬼感到莫名其妙。問:“你哭哪樣。”阿寧不回答,而且越哭越傷心,魔鬼急了,說:“你哭什麼,說呀!”

阿寧這才慢慢地說,“哎,難得講呀,恰恰你出生的那一天,我的崽死了,現在聽你這麼一說,又勾起了我的傷心事。”

魔鬼張口結舌,隻得認輸,先背阿寧走。

走著走著,魔鬼越想越後悔,越想越惱恨。心想:我決不能叫人占便宜。於是又對阿寧說:“我倆原先沒講清楚。到底要背多遠呢?得有個約定才行。”

阿寧想了想,說:“原先沒講清,現在不好定。這樣,我在你背上唱支歌,幾時唱完幾時換我背。”

魔鬼想,一支歌能有多久呢?於是滿口答應了。阿寧開始“喲喲依,喲喲依”地唱起來。其實阿寧並沒有唱什麼歌詞,翻來覆去老是那句“喲喲依”。

又走了一天,歌還沒有唱完。魔鬼急了,問:“你這支歌幾時才唱完呀?老是那個喲喲依!”

阿寧不作回答,仍舊唱他的“喲喲依”。

到了傍晚,魔鬼實在走不動了,對人哀求說:“你的歌幾時才能唱完呀,我們先歇一會吧。”

阿寧看看天色,同意了。說:“這是你要歇的,我的歌並沒有唱完,我們說話要算數,什麼時候唱完什麼時候換我背你。”

人能編那麼長的歌嗎?魔鬼有點懷疑,問:“你唱的是什麼歌呀?”阿寧說:“這支歌是開天辟地歌,有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句!我唱了一天,才唱得一千一百一十一句哩!”

魔鬼已經累得筋疲力盡,聽阿寧這麼一說,隻得暗暗叫苦,心想,我得另外想辦法整他才行。

歇了一會,魔鬼計上心來,說:“世界上你最怕什麼東西!”

阿寧知道魔鬼又在打自己的主意了。於是他將計就計,說:“我最怕的有兩樣,一是糯米粑粑捏成的人,再一個是燉熟了的雞。”

魔鬼聽說暗自得意,心想:“這兩樣東西還不好辦!等我拿來了把他嚇跑,也就免得明天再背他了。”

到了晚上,魔鬼趁人睡覺,去偷來了糯米粑粑和熟雞放在阿寧的身邊。然後把阿寧叫醒,說:“你快看,你身邊是什麼東西!”

阿寧醒過來,見了糍粑和燉雞,心裏高興極了,但故作驚訝地喊叫:“呀!不得了,可嚇死我了!”說著抓起粑粑和燉雞就吃,三下五去二幾大口就吃了個幹幹淨淨,填飽了肚子。

魔鬼愣住了,不解地問:“你不是最怕這兩樣東西嗎?怎麼把它都吞掉了?”

阿寧說:“我害怕它們,把它們吞掉也就不怕了。”

魔鬼有苦難言。

第二天,阿寧又要魔鬼背,魔鬼沒辦法,隻得背著人繼續走,人還是在唱他的喲喲依……

滄海變桑田

在廣泛流傳的藏族民間故事中,有這麼一個關於喜馬拉雅山區的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這裏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海濤卷起波浪,搏擊著長滿鬆柏、鐵杉和棕櫚的海岸,發出嘩嘩的響聲。森林之上,重山疊翠,雲霧繚繞;森林裏麵長滿各種奇花異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邁著蹣跚的步伐,悠閑地在湖邊飲水;杜鵑、畫眉和百靈鳥,在樹梢頭跳來跳去歡樂地唱著動聽的歌曲;兔子無憂無慮地在嫩綠茂盛的草地上奔跑……這是一幅多麼誘人的和平、安定的圖景呀!有一天,海裏突然來了頭巨大的五頭毒龍,把森林搗得亂七八糟,又攪起萬丈浪花,摧毀了花草樹木。生活在這裏的飛禽走獸,都預感到災難臨頭了。它們往東邊跳,東邊森林傾倒、草地淹沒;它們又湧到西邊,西邊也是狂濤惡浪,打得誰也喘不過氣來,正當飛禽走獸們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飄來了五朵彩雲,變成五部慧空行母,她們來到了海邊,施展無邊法力,降服了五頭毒龍。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風平浪靜,生活在這裏的鹿、羚、猴、兔、鳥,對仙女頂禮膜拜,感謝她們救命之恩。眾空行母想告辭回天庭,怎奈眾生苦苦哀求,要求她們留在此間為眾生謀利。於是五仙女發慈悲之心,同意留下來與眾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令大海退去,於是,東邊變成茂密的森林,西邊是萬頃良田,南邊是花草茂盛的花園,北邊是無邊無際的牧場。那五位仙女,變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的五個主峰,即:祥壽仙女峰、翠顏仙女峰、貞慧仙女峰、冠詠仙女峰、施仁仙女峰,屹立在西南部邊緣之上,守衛著這幸福的樂園;那為首的翠顏仙女峰便是珠穆朗瑪,她就是今天的世界最高峰,當地人民都親熱地稱之為“神女峰”。

哈尼族新米先喂狗的由來

傳說哈尼族祖先原來不會開田種地。後來天上有一位掌管五穀的神仙,他在天上有一丘栽種七十七種穀物的大田,耕耘這丘田,必須有一千二百個仙童,駕馭著一千兩百頭神牛梨耙一天,才能把整丘大田犁耙完。栽種的時候,必須有一萬二千個仙姑,用七十七種穀物栽插一天,才能把整丘田栽種滿。除草的時候,必須有一萬二千個仙姑工作一天,才能把整丘大田的雜草除幹淨。收獲的時候,必須有一千二百個仙童和一萬二千個仙姑收割一天,才能把七十七種穀物收完。收回來的七十七種穀物,必須有一千二百個仙童和一萬二千個仙姑翻曬,搬運一天,才能把七十七種穀物曬幹揚淨,裝進倉庫。因為那時凡間的人們還不會種出五穀雜糧,沒有吃的,隻好到深山老林裏去采摘山果充饑,或者追捕野獸野禽。沒有棉花和麻,人們就用獸皮蔽體,抵禦寒冷。人們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忍受著。

凡間人們的貧苦生活被天上的幺姑娘看見了。幺姑娘是一位聰明、賢惠、心地善良的美貌姑娘。她看見凡間的人們整天忙忙碌碌,東奔西跑,到頭來還是吃不上飯,穿不上衣服,她實在看不下去了。回到家裏,幺姑娘就憂心忡忡地對神仙說:“阿大,我們在天上有七十七種穀物,吃飯穿衣都不愁,但是凡間的人們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就是鐵石心腸也看不下去啊。”說到這裏,幺姑娘的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她看見神仙不吭聲,就試探地問:“阿大,如果我們把天上的穀物種子送一些給凡間,那凡間就不會這麼苦了。”誰知神仙聽完了幺姑娘的話立即板起臉來,冷冰冰地說道:“幺姑娘,凡間的人們必須再等三年,才能得到這七十七種穀物的種子。”“還要等三年?”幺姑娘一聽,脫口反問一句。天神很不高興她的衝撞,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然後說:“幺姑娘,這種事情不是你姑娘家管的。我可管不著凡間人們是否溫飽,我隻曉得服從天規天條。”說罷,轉身走進屋裏去了。幺姑娘看著神仙的背影,不由得皺緊眉頭。

幾天後,幺姑娘為了解救人間的痛苦,趁神仙叫她晾曬穀子的機會,悄悄地把一袋穀種帶到人間。幺姑娘來到人間,變成人間一位的老爺爺,然後把稻穀種子分給了人們,還教給人們栽種人們栽種稻穀的辦法。遵照她的指點,春節以前人們就忙著挖田開溝。陽雀叫了,人們又趕著翻犁田地、撒稻播種。燕子飛來的時候,人們起早貪黑地忙碌著,把稻秧移栽到精心梨耙過的田裏。功夫不負有心人,雨季快要過去的時候,天氣漸漸涼了,魚雀快要叫了,人們就開鐮收割了。燕子朝南方飛走的時候,人們又動手翻犁板田,開挖新的田地,為下一年收獲做好準備。後來,神仙見到幺姑娘違反他的旨意,把稻種偷給凡人栽種,不由火冒三丈。當幺姑娘返回天上時,神仙就把她抓起來,吊打了一頓後,又把她送進天牢裏。但是,幺姑娘為了讓凡人都能吃到五穀雜糧,都能穿上棉、麻紗織的衣服,她想方設法逃出天牢。一不做二不休,她幹脆把另外七十六種穀物種子也偷了,帶到凡間教人們栽種,還教人們紡紗、織布、做衣服。從此,凡人才過上了人人有衣穿,個個有飯吃的好日子。神仙發現幺姑娘偷下凡間,一再觸犯天條,就把幺姑娘捉回天上,吊起來狠狠打了一頓,並罰她永遠不準再回到天上。說著,神仙就把幺姑娘變成一隻母狗,貶下凡間。幺姑娘變成母狗以後,再也不能和人們一起勞動了,就幫人們看門守戶。從那時起,我們哈尼族人每逢到了初秋時節,把第一批稻穀收割回來後,都要殺豬宰羊,煮上新米飯,舉辦一次嚐新米節。過節時,在吃飯前,每家都要先盛一碗飯給家裏飼養的狗吃,表示我們哈尼族人永遠不忘記幺姑娘。

石獅眼裏流血的故事

從前有個國王,家裏供養著一個僧人。這個僧人很有點神通,能夠預知許多事情。有一天,他跟國王說:“國王,請允許我報告你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這座城市很快就要被洪水淹沒,你和你的臣民都要象魚一樣留在水底。唯一可以預知洪水來臨的辦法,是你要天天派人去察看市場上的石獅。如果石獅眼裏流血,那麼不出七天,洪水就會到來。”說完,不管國王如何挽留,他還是背起行裝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