鵑子媽點點頭說:“好孩子,你去吧,我自己會照應自己,你放心吧!”
第二天大早,張牛背了一個小包袱,帶著他心愛的竹簫上路了。他發誓要把鵑子找回來,不管刮風下雨,就這樣,他跨過九九八十一座山,趟過九九八十一條河,繞過九九八十一個彎,走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終於到了京城。
再說鵑子,自從被送到皇宮,皇上就像得到一顆價值連城的明珠,舍不得離開,他問鵑子:“美人,聽說你會唱很好聽的歌,唱一支吧!”
鵑子不開口。
皇帝又問:“美人,聽說你會織很好看的布,織一匹吧!”
鵑子還是不開口。
不管皇帝問上多少句,鵑子始終沉默不語。皇帝氣急了,就把她關在宮裏的一間小房裏,一步也不許出門。從此,鵑子不吃也不喝,漸漸地瘦得容貌也變了。皇帝也不再來看她了。
張牛好不容易在京城找到了皇宮。皇宮又高又大,什麼人也不準靠近。他在宮牆外頭,守了好幾天,心裏老是疑惑:“鵑子是不是真在這兒?就是真在這塊,皇宮這麼大,究竟在哪個地方?”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紮了個風箏,用根線穿在竹簫上麵,讓簫的聲音通過風箏的引線,傳得更高、更遠。鵑子如果聽見了就知道我來了,就會唱出動聽的歌。這天,鵑子睡在床上,昏沉沉的,忽然聽見一陣竹簫的聲音,她慢慢地睜開了眼睛,從窗戶裏朝天上一看,隻見天上有一個風箏,尾巴被風吹得飄飄的,那嗚嗚的簫音,就是從風箏上隨風飛下來的。她臉上露出了笑容,知道張牛哥來找她了,她打起精神坐起來,唱出了優美動聽的歌:
“竹簫竹簫你莫吹,
風箏風箏你莫飛。
鵑子我在皇宮內,
宮深牆高家難歸。”
歌聲繞著大樹轉,繞著花園轉,繞著宮牆轉,轉呀轉的轉出了宮牆。張牛聽到這熟悉的歌聲,多高興啊,趕忙對了一首:
“山再高擋不住會飛的鳥。
宮再深攔不住鐵心的人。
我願肋下生雙翅,
飛進深宮把你尋,”
張牛唱著唱著,又傷心難過起來了,有氣無力地倒在宮牆旁邊的大樹下,癡呆呆地望著高大的宮牆,不久就漸漸地變成了一隻羽毛絢麗的小鳥,振起雙翅,飛進了宮牆。小鳥飛到鵑子的床前,對著鵑子叫喚,這聲音就像竹簫的聲音,嗚嗚咽咽,低沉哀怨。鵑子聽了對小鳥說:“鳥兒,鳥兒,你別叫,你叫疼了我的心。”說著說著,就吐血了,吐出來的血,變成了一朵一朵的杜鵑花。鵑子自己,也慢慢地變成了一朵五個瓣子,花心有一顆碧綠碧綠的綠珠兒的杜鵑花。
小鳥飛到床上,把這株杜鵑花銜了起來,又撲打著飛出了宮牆。小鳥緊緊地銜住這朵杜鵑花,一直往黃鶴山飛,繞過九九八十一個彎,飛過九九八十一條河,越過九九八十一座山,飛了九九八十一個時辰,就飛到了鎮江南郊黃鶴山下,把這朵花兒栽到了鵑子家的門口。從此,鵑子家門前又開出了一片美麗的杜鵑花。不管這片杜鵑花怎麼美,總美不過鵑子變的那一棵。那花有五瓣一珠,人們就叫它“五寶綠珠”。
後來,這裏造了一座廟,叫做“鶴林寺”。廟裏有一座砌得非常漂亮的花台,叫“杜鵑台”。台上那棵名貴的“五寶綠珠”,在萬花叢中嬌豔地開著。每當清晨和黃昏,總有一群五顏六色的小鳥,在花台上空飛舞鳴叫,當中有一隻鳥叫得特別淒涼,就像竹簫的聲音,據說它就是張牛變的。
鐵匠找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