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錘樹生長過程中既有雨季,又有旱季。為了在幹旱季節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和損失,它隻長了稀疏的枝葉。每到雨季,它的根就像無數條吸水管,盡情地吮吸著雨水,並把多餘的雨水貯藏在胖胖的身體裏。一棵紡錘樹經過一個雨季以後,一般可以貯存兩噸多水。這時紡錘樹就像一座綠色的水塔,再也不用擔心旱季的來臨了。
[我還想知道]
在印度,生長著一種非常奇特的樹。人們從它旁邊經過時,一不小心碰到它的枝條,就會感到像被電擊一樣難受。因此被稱為“放電樹”。中午的時候,它的電流較強;半夜時,它帶的電量最少。
在我國南方生長著一種名叫珊瑚的樹,這種樹還有個名字叫法國冬青。在院裏種上一排珊瑚樹,能隔音、隔灰塵。它的葉片不含油質,不容易燃燒,遇到火災它能壓住火勢,因此是一種很好的防火植物。
獨葉草因不喜歡熱鬧而隱居深山嗎?
獨葉草不喜歡熱鬧。它生長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原始森林中,在潮濕又寒冷的環境裏,過著隱居似的生活。
獨葉草高約10厘米,通常隻有一片具有5個裂片的圓形葉子,開一朵淡綠色的小花。在繁花似錦、枝葉茂盛的植物世界中,獨葉草算得上是最孤單的植物了。
獨葉草在清風中孤孤單單地搖擺,但它們埋藏在地下的根是連在一起的。它的根就像細細的,連綿不絕的藤蔓一樣,把獨葉草連結在一起。一枝枝獨葉草,從根的結節部位頑強地生長出來。或許就是這份凝聚的感情,鼓勵著獨葉草從遠古一直生長到今天。
獨葉草為研究植物的進化提供了新資料。
[我還想知道]
紙草是生長在草澤地裏莎草的一種,古埃及人把紙草的莖杆壓在一起來製造紙張。
草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有花植物,大約占世界植物的20%。草的種類大概有9000種。
草原上樹很少是因為樹在草原上無法獲得充足養分嗎?
對森林來說較幹,對沙漠來說較濕的地方就會有草原。草叢的龐大根係牢牢地紮在泥土裏,但是它們的地麵部分卻是彎曲的,這樣可以免受狂風的摧殘。
然而,我們發現草原寬闊無邊,花草繁茂,可是卻很難發現樹木。這是因為樹木不適應草原環境。樹木生長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一定深度的土層,二是足夠的水源,而草原上的泥土很薄,通常隻有20厘米,樹很難紮根,也就無法獲得必需的養分。另外草原地區一般下雨量很少,氣候變化無常,土層中水分又很易蒸發喪失,因而草原上樹木就很少了。
[我還想知道]
在非洲的紮伊爾和烏幹達交界處,有一個海拔3300米的盧文利高原。在這裏,一種在平原上很不起眼的植物——石南竟然長到了25米高。金絲桃在歐洲最多隻能長到半米高,而在這裏卻長到15米。
雖然,非洲草原有“無樹草原”之名,但是非洲熱帶草原上還是零星地長了一些如平頂金合歡屬植物。
人參能補體是因為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嗎?
人參是馳名全球的藥材之一。古代曾有過“一碗人參湯立刻起死回生”的說法。
人參分為野參和人工栽培兩種,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約40~50厘米,輪生掌狀複葉。傘形花序單生莖頂,花淡黃綠色,果實扁圓如豆粒,秋天成熟為紅色。根形似小人,紡錘形肉質主根及分枝。
人參含有的化學成分十分複雜,目前已經從人參根中分離出了多種配糖體,其中有一些具有較強的興奮作用。此外,人參中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油和揮發油、各種維生素等。因此,人參能大補,能治療久病虛脫並能健脾益肝、安神增智,是著名的補氣強壯藥,屬於貴重中藥材。
野生人參多生長在氣溫低、光照長、土壤肥沃的山坡地帶,我國東北吉林省長白山所產最為著名。野生人參生長緩慢,采集困難,現在我國人工栽培的人參已彌補了野人參的這一缺憾。
[我還想知道]
人參的得名是因為它的根近似人形。
唐代的一部藥書中還記載著這樣一段故事:兩個人比賽競走,同時開步,其中一個人嘴裏含著人參,另一個人什麼也沒含。走了五裏後,嘴裏含人參的那個人氣息自如,另一個人卻累得氣喘籲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