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來報名了(1 / 2)

要真讓你的兒子去算學院讀書,恐怕你會立刻揮劍自刎吧。

算學院是什麼地方,整個朝廷心知肚明,那根本就不是讀書人會去的地方。

人家算學院教授的算學,和你學的聖賢之道根本就不沾邊。你說一個秀才去哪裏學什麼?恐怕請他們去他們都不會去。

不用自己站出來說話,抬頭看看皇帝,從皇帝的表情裏就能看出來,他根本就不管這種事。

這禦史今天是不是腦子進水了?算學院可是皇帝親自下令建造的,如果沒有皇帝點頭,陳淩會這麼做?

當初建算學院,陳淩就把話說的再明白不過,算學院並不是和官學還有其他書院爭奪讀書士子,而是要給百姓一個出路,同時充實朝廷的算學人才。

寒門子弟多了一個出頭的機會,朝廷多了一個取才的地方,一舉兩得的好事,怎麼到了這禦史的嘴裏就變了味兒?

寇準在身後拉拉李沆的袖子,想讓李沆出去為陳淩說兩句。李沆不為所動,把手背到後麵搖搖,告訴寇準要沉得住氣。

還是年輕了一點哇,李沆心裏歎道,寇準什麼都好,就是太沉不住氣,遲早要在這個上麵吃虧。

趙恒饒有興致的拿起一本奏折看了看,然後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老禦史哭了半天就等來了皇帝這樣一句不清不楚的話,真要發問,就被一個同僚拉了進去。

皇帝已經表明了態度,再表現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樣子那就給皇帝難堪了,點到即止,是非曲直自有皇帝判斷。

老禦史不滿的看了一眼拉自己的那人,見是自己多年的好友,正要發怒,腦子終於轉過了彎了,看了看趙恒穩坐在龍椅之上沒有一點變化就知道自己大意了。

想起來這算學院好像是皇帝下令都建的,連那個陳淩都是皇帝下旨任命的院正,彈劾陳淩,不就是打皇帝的臉麼!

大意了,大意了哇!

是哪個王八蛋慫恿老子彈劾陳淩的!老禦史現在很後悔,活了一輩子,在朝廷當了一輩子官,怎麼越當越糊塗了?

當皇帝的臉,真是活的不耐煩了哇,心裏早就沉了下去,想著回家要不要給家人道個別,不然到時候被抓進大牢,連後事都來不及交代。

剛才準備接著老禦史的話繼續發表意見的人也立刻閉嘴,這個時候出去彈劾,完全就是找死。沒見皇帝臉上連個表情都沒有嘛,沒有表情就是最大的表情,那樣子就是在告訴他們,誰出頭是倒黴。

彈劾的奏折已經擺到了皇帝麵前,拿是拿不回來了,幸好不是一本奏折,慢慢的一大推。

法不責眾,最多就是訓斥一番。

隻是不知道老禦史會怎麼樣,他可是在朝堂之上叫嚷了半天,把陳淩罵了一個狗血淋頭哇,罵陳淩就是在罵皇帝,也不知道他還能不能回家。

朝會終於結束,老禦史呆呆在站在那裏望著皇帝的背影。他還是不敢相信,自己拐彎抹角的罵了皇帝半天,居然還被賞賜了一壺引龍醉,惹得百官羨慕不已。

這可是宮裏的引龍醉,平日裏誰有這樣的恩寵!

寇準很無恥的提醒老禦史,這引龍醉可是陳淩的酒。

一句話把他嚇的差點摔倒在地上,又是陳淩!他實在不想再聽到這個名字了。

朝廷是沒有秘密的,朝堂之上的爭論和彈劾像張了翅膀一樣迅速的飛出了厚實的宮牆,口口相傳。

汴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八卦流言,朝堂上的八卦更是他們的最愛。作為一個生活在汴京的百姓,心理是很高傲的,這可是距離皇帝最近的地方,這麼多年下來不知道沾上了多少龍氣,連說話的語氣都透著一股驕傲。

普通的八卦流言早已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聊點政治才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正兒八經的汴京人。

就和後世的京城一樣,每家每戶都有看報紙的習慣,不管是人民日報還是參考消息,都看的津津有味,湊在一起能聊上半天。如果你插不上嘴,隻會被人鄙視沒有大局觀。

老禦史還沒家門就聽到家裏哭聲震天,像死了人一般,心裏大驚,難道皇帝終於還是動了殺心?踉踉蹌蹌的回家,卻看到屋內的大堂之上擺著自己的牌位。

可能是太過倉促的緣故,靈堂布置的很簡陋,連個棺材都沒有,隻有一些白布掛在梁上,還有剛剛寫好的挽聯,幾個下人正在哭哭啼啼的往柱子貼。

老禦史一露麵屋裏的人都嚇的魂飛魄散,一個個四散奔逃,像見到鬼一樣。

“老爺??”他的結發妻子拄著拐杖顫巍巍的說道:“難道你死不瞑目,來讓我替你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