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古人的思維和後人不同,一年級的數學課本寫的太簡單弱智了?
趕緊認錯,說自己晚上實在是太困了,所以寫著寫著就寫偏了,根本沒有動腦筋,今天一定會好好重新一遍,不讓祖大師失望。
祖應元覺得自己馬上會吐血,陳淩剛才說什麼?寫這書稿的時候沒有動腦子?沒有動腦子就寫出這麼牛逼的書來,要是動了腦子那還得了!
寫的好就好吧,還寫的這麼多,厚厚的都有一百多頁。
自己憋了兩個月才寫了幾十頁,你倒好,一晚上就寫完了,讓我這個算學大師的臉往哪裏放!
太氣人了,真的太氣人了。
這麼會有陳淩這樣的家夥,讓他祖應元在算學上提不起一點脾氣來。
在心裏默念了好幾遍不能殺生不能殺生才遏製住要掐死陳淩的危險念頭,在算學一道,自己千萬不要想著和陳淩一較長短,那隻會自討苦吃。
這是一個妖孽,人怎麼能和妖怪比?
祖應元自我催眠,小心翼翼的整理好書稿,塞進懷裏就走,也不管陳淩有沒有睡醒,趕緊把書稿印刷成書是正事。
雕版印刷術在唐朝就有了,現在發展的如火如荼。
可是這種印刷速度還是很慢,尤其是陳淩寫的是算學,用了很多的符號,一頁書稿就夠雕刻師傅忙活的。
已經過去五天了,祖應元那裏一點消息都沒有。每次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沒有別的,除了書還是書,可惜回答陳淩的是祖應元發白的雙眼。
這還沒有抄書快!陳淩對這種印刷速度實在不敢恭維,跑到印刷坊一看,堪堪印刷了有十多頁書稿,老板還一臉得意的說自己是這汴京城裏有名的速度之王,印刷書籍之快無人能敵。
雕版印刷發展了幾百年,沒有一點改進的意思。
畢生還沒出生,好吧,隻能先把他的勞動成功拿出來用了。
召集城裏二十個雕版的工匠,告訴他們自己要弄一個活字印刷術,不要一版一版的雕刻,把上好的木料切割成長方體,見過那種小型的私人印章吧,就按照那個規格給我刻字,一塊木料上麵就刻一個字,然後排列起來直接印刷就行。
字可反複使用,效率不知道比雕版快了多少。
二十個木匠像看鬼一樣看著陳淩,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的雕刻,怎麼就沒想到這個!如此簡單使用,和這種方法相比,雕版印刷顯得滑稽可笑。
齊齊跪下磕頭,舉著手發誓絕對不會把這種新式的印刷秘法傳揚出去,被陳淩一腳踹翻。
老子又不指望這個賺錢,好好的活字印刷術我藏著有什麼用?必須馬上給老子傳出去,能讓大宋所有的印刷坊都用活字印刷才好。
那樣書的價錢就會大幅度的下降,活有更多的人有機會讀書,這是改變大宋命運的一個機會,當然不能私藏。
祖應元看著工匠分工明確,三人刻字,五人排版,剩下的人印刷,不出三天,已經印出了幾百冊《基礎算學》,讓他大為光火。
有這麼好的辦法為何不早拿出來!
害他跑遍了汴京的印刷坊,求了無數人人家才答應先印刷他的書。結果陳淩倒好,一句話不說這就已經印刷的差不多了。
分明就是故意戲耍我老頭子。
不能就這麼輕饒他,剛要準備擺一擺老人的架子好好訓斥他一番,然後順手帶幾本剛印刷好的書回去,結果就聽見陳淩熱情的招呼:“祖先生,來吃西瓜呀,用冰鎮過的,清涼無比,這可是我費了老大的力氣用李沆那裏搶來的。”
有東西吃當然不一樣,況且還是冰鎮過的西瓜,就是自己一個夏天也輕易吃不到一次。冬天藏冰,夏天取用,這種奢靡之風的花費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夠想象的到的。
迄今為止,除了宮裏,也隻有幾人能夠有這樣的財力,李沆就是其中之一。
自從引龍醉風靡大宋以來,李沆花錢的本事大為見漲,這夏天的冰塊就是他巨額花費中的一項。
傳言李沆家的冰窖裏藏冰足夠使用三年,也不知道真假,但是規模肯定小不了。去年冬天就看到很多人用車把一人多高的冰塊往李沆的莊子裏運,三個月就沒停過。
當然會有人眼紅,上奏折彈劾他的人沒有一百也有八十,說他驕奢淫逸,有貪贓枉法之嫌。
嫌疑?連個準確一點的證據都沒有,不過是捕風捉影人雲亦雲。
被趙恒給罵了個狗血淋頭。
李沆有錢趙恒的知道的,現在宮裏的內府銀子多的都快裝不下了,趙恒心情極好,他很有錢,比他爺爺比他爹都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