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也來推斷下:(2 / 3)

[答案:6種。]

爬著過

猴子小博士和胖小豬、小黑熊一塊兒到電影院去看電影。途中,他們要經過一條冰河,河上的冰結得不太厚。猴子說:“我先過,你們等我過去後再過!”

說罷,猴子輕手輕腳地踏上了冰河,冰層發出“嘎嘎”的響聲。猴子小心地過了冰河,招呼胖小豬和小黑熊:“喂,你們二位隻能爬過來!”

胖小豬照辦了,爬過了冰河。

小黑熊不樂意了,他認為是猴子在捉弄他和胖小豬,如果照猴子的話去做,是蒙受了奇恥大辱,他大踏步走上了冰河。

“撲通”一聲,小黑熊腳下的冰層裂了,他落入了冰河。

猴子趕忙把小黑熊撈上來。

小黑熊怎麼也弄不明白,同樣胖胖的身軀,胖小豬爬著就安全地過了冰河,自己走過去為什麼就落入了冰河呢?

當它把自己的疑問說出後,小猴子博士笑著說:“胖小豬趴下後,身體接觸冰河的麵積大了,單位麵積的冰所受的壓力就減小了,所以胖小豬安然地過了冰河,而你不聽我的話,胖胖的身體全壓在腳上了,薄冰經受不住,所以碎了。”

小黑熊這才明白,小猴子並不是在捉弄它。

狐狸巧脫險

傳說很久以前,一片茂密的樹林裏,住著一隻老狼和一隻狐狸,他們曾經是很好的朋友,可是有一天狐狸由於不小心咬死了老狼的兒子,於是兩個家夥就成了死對頭。老狼一見到狐狸,就會撲過去,想把狐狸撕成碎片,可狐狸靠著自己的聰明,每次都逃脫了,老狼始終抓不到它。

有一天,百獸之王——老虎生病了。動物王國的臣民們知道了這個消息,都趕緊帶著禮物去探望老虎國王,大象、獵豹、狗熊、老狼,還有許多小動物都來了。

老虎國王對動物們說:“謝謝大家來看我,我這次可病得不輕啊!”大夥兒都說老虎國王身體強壯,這麼點小病很快就會好的。

老狼向四周看了看,發現狐狸沒來,於是湊近老虎,不懷好意地說:“老虎大王,您生病了,大家都來探望,唯獨狐狸不來,這不是對您不敬嗎!”

老虎聽了,氣得跳起來,說:“小小的狐狸,竟敢藐視本王,我一定要把它抓來撕成兩半,才解我心頭之恨!”

正在這時,狐狸來了。它看到老虎氣勢洶洶地盯著它,又看到老狼正得意洋洋地站在一邊向它冷笑,就知道形勢不妙。

老虎衝著狐狸吼道:“大膽的狐狸,竟敢對本王不敬,我要讓你領教領教我的厲害。”

說完,老虎就要撲上去。狐狸趕緊叫道:“老虎大王暫且息怒,您先聽我解釋。”

“解釋?好,你說說為什麼這麼遲才來?”老虎怒氣衝衝地說。

“大王,聽到您生病的消息,我可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整天忙著找醫生,打聽治病的藥方。剛才,藥方一到手,我就立即來報告您了。”

“那太好了,快說,是什麼方子?”老虎轉怒為喜。

“醫生說,治您的病,隻有把狼活剝了,趁熱將狼心吞下肚,您的病就好了。”狐狸不慌不忙地說。

“老虎大王,您別聽它的,它純粹是胡說八道!”老狼看到老虎轉過身來看著它,嚇得連連後退。

“為了大王,貢獻出你的心又算得了什麼?”狐狸在一邊不緊不慢地煽風點火。

頃刻之間,老狼的心就被老虎吞下了肚。狐狸看了看老狼的屍體,說:“說別人壞話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愛迪生換位思維

愛迪生認為,換位思維,就是設身處地將自己擺放在對方的位置,用另一種思路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他的一位朋友對他說:“我給你介紹一位助手吧,那個小夥子還是挺伶俐的。”愛迪生表示感謝。

助手來了,愛迪生瞧那年輕人說話幹脆利索,知識也挺紮實,他想:嗯,這個年輕人還差不多。

可是,不久,愛迪生就把那位助手解職了。

他的朋友莫名其妙,跑來向他詢問原因,愛迪生歎惜道:“他隻有知識和習慣,沒有我要的那種……換位思維。”

“換位?”朋友的腦中真是疑團一片。

於是愛迪生講了這個故事:

古代有一個國王,他覺得自己老了,就想讓兒子繼承王位,但他有兩個兒子,讓誰來繼承好呢?國王想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想考考兩個兒子,看哪一個比較聰明,值得托付他繼承自己的王位。

有一天,他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對他們說:“孩子們,我想給你們兩匹馬,一匹是黃驃馬,這匹馬屬於老大;另一匹是青驄馬,這一匹屬於老二。讓你們騎馬到10裏外的清泉邊飲水,誰的馬走得慢,誰就是優勝者。”

哥哥想,既然慢者為勝,那就騎上馬慢慢地走,或者再睡個覺,洗個澡,還是讓老二先騎馬走吧。他這麼想著,動作慢條斯理地,一點也不著急,他是想用拖時間的辦法來取得冠軍。

弟弟卻不然,當國王吩咐完畢,他就首先上馬,飛奔而去,不一會兒,到了目的地,把馬牽到池裏飲水。

國王很高興,他覺得老二思維敏捷,與眾不同,決定讓他繼承王位,自己方可放心。

“這是怎麼回事?”那位朋友聽了故事後,仍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你是不是明白了呢?

國王的要求是誰的馬走得慢,誰是優勝者。這裏說的是馬先到,而不是人先到。所以弟弟搶先跳上的不是自己的青驄馬,而是哥哥的黃驃馬,哥哥的黃驃馬先到,當然是哥哥輸了,弟弟取得了慢跑的優勝。愛迪生的“換位思維”實則是變通求異思維。聰明的你是不是也會運用這樣的換位思維了呢?

在某市舉行的一次乒乓球邀請賽上,有三名專業選手與三名業餘選手參加。比賽采用單循環方式進行,就是說每兩名選手都要比賽一場。為公平起見,用以下方法記分。開賽前每位迭手各有10分作為底分,每賽—場,勝者加分,負者扣分。每勝專業選手一場的加2分,每勝業餘選手—場的加1分;專業選手每負一場扣2分,業餘選手每負一場扣1分。現問:一位業餘選手至少要勝幾場,才能確保他的得分比專業選手為高?

[答案:方法:首先大家要先想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六個人之間進行呢循環方式比賽,每一個人要參加5場比賽才能決出勝負。

設A、B、C為業餘選手,D、E、F為專業選手如果A勝4場,這時有兩種情況:

(1)A選手勝B、C及兩名專業選手這時其得到的分數為:1+1+2+2-1=5分。負於A選手的專業選手至多得到1+1-2+2+2=4分。設B,C選手中B選手勝C選手,則C選手也至多可得到2+2+2-1-1=4分。所以A選手必定進入前三名。

(2)A選手勝三名專業選手及一名業餘選手,這時A選手共得到2+2+2+1-1=6分,每名專業選手至多得到2+2-2+1+1=4分,所以A選手必定進入前三名。

如果A選手勝3場,A選手不一定能進入前三名。假設A、B、C、D選手都勝E選手及F選手,這時A選手得到2+2+1-1-1=3分,B選手得到2+2+2-1-1=4分,C選手得到2+2+1+1+1=5分,D選手得到2+2+1+1-2=4分,所以A選手隻能是第四名。因此業餘選手至少勝4場,才能保證進入前三名。]

小貓樂米樂賣魚

小貓樂米樂在星期天捕捉了很多魚。它一下子吃不完,於是就把一些魚裝進魚筐裏拿到森林大街上賣。

小貓樂米樂把全部魚的1/2賣給了第一位顧客,把剩下的1/2賣給了第二位顧客,然後把剩下的1/2賣給了第三位顧客,依此這樣賣下去,當第六位顧客來買魚時,小貓樂米樂把最後剩下的1/2的魚賣給了他。

那麼小貓樂米樂魚筐裏最初有多少條魚?

[答案:64條。]

被冤枉的鬆鼠

平靜祥和的森林裏,一天,烏鴉和鬆鼠不知因為什麼而吵鬧起來,兩個你不讓我我不讓你,最後大打出手。

最後,隻得請來偵探猴子先生。

猴子問鬆鼠:“你們為什麼爭吵?”

鬆鼠說:“幾個月前,烏鴉夫人要在我家頂上這棵大樹上做巢。我告訴他,在這棵樹上搭巢很危險,她不聽。幾個月後,一場大風吹來,大樹倒了,烏鴉夫人的小寶寶全摔死了。她硬說是我弄倒了大樹,真是好心沒好報!”

烏鴉夫人衝著鬆鼠說:“要不是你詛咒,大樹會倒嗎?”

猴子大偵探看了看倒下的樹,說:“烏鴉夫人,您的確冤枉了他?”

“難道不是它的事嗎?”烏鴉問。

“不是,當初它告訴你這棵樹危險,是因為他看到樹根已爛,朽木不能築巢,是你沒聽它的勸告,以至於導致事情的發生。”猴子說。

烏鴉聽了,知道自己錯怪了鬆鼠,紅著臉向鬆鼠道了歉。

歌德的妙答

有一次,德國大詩人、大作家歌德興趣盎然地在公園裏散步。他走著走著就走到了一條小路上,這時他碰到了一個對他的作品提過尖銳批評的批評家。這位批評家傲慢地說:“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批評家實際上用的是一個省略了小前提和結論的三段論,其推理過程是:

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

你(歌德)是傻子。

所以,我不給你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