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立誌與修身 ——胸懷夢想,實現自立(3 / 3)

所以,我們要明白,如果我們成績不好,那也隻是暫時的,隻要我們好學、勤學、善學,哪怕知識的大山再高、再險,我們都能攀越,登上頂峰。對於學知識,我們要做到的就是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

青少年朋友,讓我們開始前進吧!

忍辱負重:能忍方能成大業

忍,是我們的一種情感,是一種自然的反應。同時,忍也是對我們人生的一種考驗。人生中處處需要忍,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也許你忍一下,誤會就會消除了。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要同其他個體發生千差萬別、千絲萬縷的關係。事物之間總是要相互製約的,一個人在社會中同樣不能夠隨心所欲,無拘無束。

而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名垂青史,就必須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流常人不能流的汗,忍常人不能忍之忍,其歸根結底,就是人生怎樣運用好這個“忍”字。

每個人在其一生當中,根本就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挫折,不管是來自外界的,還是來自自身的,都在所難免。

一個真正想有所成就的人,必然不會為一時一事的順利與阻礙為念,也不會為一時的成敗所困擾,而是去奮發圖強、艱苦奮鬥,成就功業。“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為了長遠的考慮,何必要去計較一時之長短呢?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話,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氣,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

忍辱負重,對於做大事之人來說,它是成就事業所必須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能在各種困境中忍受屈辱是一種能力,這樣才能在忍受屈辱中負重拚搏,更是一種本領。小不忍則亂大謀,凡成就大業者莫非如此。

忍是一種寬廣博大的胸懷,忍是一種包容一切的氣概。忍要講究的是策略,體現的是智慧。“弓過盈則彎,刀至剛則斷”,能忍者追求的是大智大謀,絕不做頭腦發熱的莽夫。

忍不是軟弱,也不是窩囊;不是無能,也不是麻木;不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也不是放棄對原則的維護;不是真正人格的淪沒,更不等同於向敵人屈服。

忍是一種眼光,忍是一種胸懷,忍是一種領悟,忍是一種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種超脫的智慧。

忍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風範,是一種高尚的境界,是一種無私的胸懷。沒有忍,就沒有平靜;沒有忍,就沒有和諧;沒有忍,就不存在友誼;沒有忍,就談不上遠大的理想。

忍是一種風度。風度不是刻意表現出來的,而是源自遵經守訓的內心修養,有德、有識、能忍、能讓者方能有風度。

忍是一種勇氣。在利益麵前忍,是一種失去;在名譽麵前忍,是一種犧牲;在情感麵前忍,是一種付出。忍,可能使我們暫時失去很多,但卻會帶來永久的幸福;忍可能使我們感到暫時的痛苦,卻不會讓我們有太多的遺憾;忍可能讓我們難過一陣子,但卻不會讓我們的心靈無法平靜。

忍是一種智慧。有些人寧願在一些小事情、小損失麵前死纏爛打也不願讓步,結果和兄弟之間、朋友之間、鄰裏之間為了爭回麵子,失去了情誼;有些人寧願在矛盾麵前針鋒相對,也不願退讓,結果敗壞了心情,為人際關係埋下了地雷。而睿智的人,總是以退為進,從長遠的角度、積極的意義出發,擺脫現實的困境與糾纏,適當退讓,為自己,為他人贏得更寬敞的生存空間。

忍是一種寬容;忍是一種謀略;忍是一種境界。一絲寬讓,是積福的根苗。當被別人誤解了,甚至用過激的言辭對付時,仍然要寬懷大度。從別人的角度去理解事情的起因,用一種善意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相互理解,相互關愛。

學會忍,是人生的一種基本謀生課程。懂得忍,遊走人生方容易得心應手。當忍處,俯首躬耕,勤力勞作,無語自顯品質。不當忍處,拍案而起,奔走呼號,剛烈激昂,自溢英豪之氣。

懂得忍,才會知道何為不忍。隻知道不忍的人,就像手舞木棒的孩子,一直把自己揮舞得筋疲力盡,卻不知道大多數的揮舞動作,隻是在不斷地浪費自己的體力而已。

有所忍,必有所不忍。所以,這裏所講的“忍”並不意味著就是怯懦,同時也不意味著無能。從本質上來說,忍是強者的涵養,不能忍才正表現出弱者的無奈。

俗話說:“宰相肚裏能撐船。”肚皮窄狹,不能容忍,那是不配做宰相的。忍是修身養性的前提,忍是安身立命的最好法寶,忍是眾生和諧的祥瑞,忍是成就大業的利器,忍是生財致富的妙門……為了長遠的考慮,何必計較一時、一事之長短?又有什麼不能忍的呢?

一個人在自己的生命當中一定要學會忍,隻有做到了忍一時之憤,才能夠真正地幹出一番大事業。我們青少年朋友也是如此,不管是在學習、生活還是以後的工作中,都要學會忍,隻有這樣,才能為自己打造出一條成功之路。

青少年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唱一首《忍》之歌,讓我們的生活中少一分抱怨,多一分忍讓吧:

……

請別再埋怨,

人生的不如意。

一切都將成為過去,

不論遇到任何困難,

隻要以忍耐化解阻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