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立誌與修身 ——保持低調:展現成熟的風度(1 / 3)

保持低調:展現成熟的風度

青少年朋友,你是不是看到有這樣一些人,他們雖才能出眾,卻從不驕傲自大;他們雖知識淵博,卻從不賣弄;他們懂得忍讓,總是謙恭和煦,待人真誠。他們不願張揚,總是低調行事。

不知你是否發現,在生活之中,這樣行事的人通常都是些功成名就者。他們的成功告訴我們,低調是成熟的表現,低調是可貴的品質。

親愛的青少年朋友,我們來看一個低調做人的故事吧。

有一位留學歸來的計算機博士,畢業之後卻找不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因為他要價太高。

思前想後,這位博士決定收起所有證明,以高中畢業生的身份去求職。很快,他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入員,這項工作對他來說簡直是太簡單了,但他仍幹得一絲不苟。

不久,老板發現博士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非一般的程序輸入員可比。這時他亮出自己的學士證,於是老板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對口的專業。

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能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的大學生要高明。這時,他又亮出了碩士證,於是老板又提升了他。

再過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對他“質詢”,此時他才拿出博士證,老板對他的水平有了全麵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他終於獲得了老板的賞識,他以低調做人的方式取得了成功。

有句歌詞唱得好:“要想唱歌,先對調。”說的是唱歌、奏樂前,必須先定好音、調好高低。音調的高低,決定著唱這支歌的成功與失敗。

我們做人也是如此。人有賢愚之別,“調”有高低不同。為人高調者,大多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獨斷專行、飛揚跋扈,就像這位初入職場的博士,拿著文憑,漫天要價;而為人低調者大多謙和忍讓,謹慎小心,寬容大度,心平氣和,也正像這位博士,最終放下姿態,終獲成功。

在這個錯綜複雜、五彩繽紛的世界上,有的人一生平安和順,樂觀豁達;而有的人則處處受阻,鬱鬱寡歡。有的人謙虛好學,平步青雲,一路歡樂,令人悅納、讚賞、欽佩;而有的人則驕傲自滿,碌碌無為,抱恨終生,遭人非議、鄙視、唾棄。

究其起與落、升與降、浮與沉,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是為人“調”不同。做人也得定調,低調做人是非常值得讚賞的一種做人的品格,一種智者的風度,一種賢者的修養,一種強者的謀略,一種明者的胸襟,是做人的最佳選擇。

低調做人,是一種品格,一種風度,一種胸襟,一種智慧,是做人的最佳姿態。想成就大事的人必須寬容人,才能得到別人的讚賞和欽佩,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倘若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禁風雨。

低調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低調的人一般比較寬容,能夠尊重別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論、行為,甚至他們的宗教信仰和種族觀念,她不會輕易把自己覺得“正確”或者“錯誤”的東西強加於人。

低調做人是做人成熟的標誌,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基本素質,也是一個人成就大業的基礎。向日葵在籽粒尚不飽滿的時候,鑲嵌著金黃色的花瓣,高昂著頭,隨著太陽的升起和降落,搖來晃去,唯恐別人看不到它。一旦籽粒飽滿它便會低下沉甸甸的頭,因為它成熟了、充實了。

我國民間有句非常貼切的諺語:“低頭是穀穗,昂頭是穀秧。”低調做人、低調處世,低調是立世的根基。有位哲人說過,當堅硬的牙齒碰落時,而柔軟的舌頭卻完好無損,不是柔軟的舌頭能勝過堅硬的牙齒,而是舌頭處於低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