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立誌與奮發 ——有張有弛:勤奮也要注意休息(1 / 3)

有張有弛:勤奮也要注意休息

青少年朋友,勤奮是必須的,但是還要注意休息、講究方法。無論是娛樂、生活還是學習,都是如此。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許多青少年卻隻知道勤奮努力,而不太懂得休息,不講究方法,做起事來往往事倍功半,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晚睡早起,又困又累;一二節課,埋頭苦睡;三四節課,腸胃開會;課間十分,強行補睡;講台之上,吐沫橫飛,講台之下,昏昏欲睡;老師提問,全都不會;下課鈴聲,起立準備;蜂擁而上,廁所排隊;跑得再快,遲了沒位;來到食堂,精神百倍。”這幾乎是很多青少年學習生活的真實寫照了。

朋友,我們來看一個故事吧:

有一個非常勤奮的年輕人,很想在各個方麵都比身邊的人強。經過多年的努力,仍然沒有長進,他很苦惱,就向智者請教。

智者叫來正在砍柴的三個弟子,囑咐說:“你們帶這個施主到五裏山,打一擔自己認為最滿意的柴火。”

年輕人和三個弟子沿著門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裏山……等到他們返回時,智者正在原地迎接他們。

年輕人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地扛著兩捆柴,蹣跚而來;兩個弟子一前一後,前麵的弟子用扁擔左右各擔四捆柴,後麵的弟子輕鬆地跟著。正在這時,從江麵駛來一個木筏,載著小弟子和八捆柴火,停在智者的麵前。

年輕人看看幾個弟子,沉默不語;三個弟子卻與智者坦然相對。

智者見狀,問年輕人:“怎麼啦,你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

“大師,讓我們再砍一次吧!”那個年輕人請求說,“我一開始就砍了六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動了,扔了兩捆;又走了一會兒,還是壓得喘不過氣,又扔掉兩捆;最後,我就把這兩捆扛回來了。可是,大師,我已經很努力了。”

“我和他恰恰相反,”那個大弟子說,“剛開始,我倆各砍兩捆,將四捆柴一前一後掛在扁擔上,跟著這個施主走。我和師弟輪換擔柴,不但不覺得累,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最後,又把施主丟棄的柴挑了回來。”

劃木筏的小弟子接過話,說:“我個子矮,力氣小,別說兩捆,就是一捆,這麼遠的路也挑不回來,所以,我選擇走水路……”

智者用讚賞的目光看著弟子們,微微頷首,然後走到年輕人麵前,拍著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一個人要走自己的路,本身沒有錯,關鍵是怎樣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也沒有錯,關鍵是你認為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確。年輕人,你要永遠記住:選擇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親愛的朋友,你看到了注意休息和講究方法的重要性了嗎?同樣的一件事,同樣的努力,注意勞逸結合與不注意勞逸結合的區別真是太大了!

青春期正是我們人生中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一段時光,但是,自從高考成為決定人一生命運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青春期便成了一個角鬥場。

在這個角鬥場上,我們寒窗苦讀,甚至將自己的個人愛好也丟到了一邊,無暇顧及,可以說一切都是為了高考!沒辦法呀,發奮努力是老師的諄諄教誨,孜孜不倦更是家長的苦口婆心,他們都希望我們每天進步一點兒,然後,金榜題名。

但是,正值人生花季的我們,有誰不愛玩呢?有誰願意整天埋頭苦學呢?因為一心隻顧著學習,我們可能失去了很多快樂的時光,也失去了很多朋友;可是,我們如果隻顧著肆無忌憚的玩耍,不學習的話,那最後自己也一定會後悔的,特別是在看到別人都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自己會很傷心、很難過的。

我們在玩與學習之間經常徘徊、拿捏不定。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我們學也沒有學成,玩也沒有玩好,於是,我們就更加矛盾了,用一個現今比較流行的詞來形容,那就是相當的鬱悶。我們該怎麼辦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完全不必有這麼多顧慮。該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該學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學,一張一弛,勤奮有度。這就是我們學習的最佳方法。

在玩中學習,由淺入深,在輕鬆的氣氛中去感知未知世界的魅力。善於玩的人往往也是極富創造力的人,我們能夠在玩耍中發現新知識。

玩能夠發展我們多方麵的能力,這是書本上學不到的,而且很多事實也都證明,平時在學校最會玩、能玩出水平來的這些人,大都頭腦靈活,不拘一格,而許多發明創造就是出自這樣的人。

我們的生活是否豐富多彩,這全然掌握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希望在若幹年後,當回憶起往事的時候,自己會說:“看,我的生命是多麼的色彩斑斕、絢麗多姿呀!”是呀,生活隻有過得豐富多彩,才算精彩。

那麼,處於青少年時期的我們,究竟該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才能讓自己過得豐富多彩,既享受了玩的樂趣,又能學到很多東西,做到學習與玩樂兩不誤呢?其實,方式有很多種。

一是借助音樂的力量。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音樂能使人快樂,為我們的生活增光添彩;美妙的音樂,美好的歌曲,可以和諧、淨化人的心靈,啟迪人的心智。

歌唱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使人感情豐富,心緒平和。音樂和歌唱,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沒事時多唱唱歌,不僅可以放鬆心情,也能夠讓自己和他人快樂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二是借助舞蹈的魅力。也許,你也挺喜歡跳舞的,隻不過迫於學習的壓力,不得不壓抑了自己的天性。那現在就放鬆一下吧,即使你可能根本不會跳。

你知道嗎,經常與好友或是家人在樂聲中翩翩起舞,也有助於消除學習上的壓力,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促進身心的健康,還能增進彼此的感情。所以,想跳舞的時候,就找個人一塊兒跳吧,也許,別人也正有此想法呢!

三是借助旅遊散散心。旅遊可是一個很好的放鬆方法,在旅行遊玩的時候,我們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同時美麗的風景也能陶冶我們的情操,愉悅我們的心靈。

天文館、海洋館、自然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等許多地方都值得我們一去;嵩山、黃山、峨眉山、青藏高原、蒙古大草原也不妨走一遭;故宮、長城、中山陵、少林寺等許多名勝古跡,都是我們休閑時的好去處。

旅遊可以讓憂鬱的人忘記煩惱,讓性格內向的人變得外向。想象一下,走遍大江南北、看遍祖國山河,這是一件多麼健康、自由而快樂的事啊!而且我們也不愁作文沒內容可寫了。

四是借助運動舒緩壓力。在我們的業餘時間,打打籃球、踢踢足球、打打排球、練練乒乓球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事實證明,當一個人心情不好的時候運動一下,能把壞情緒發泄掉;另外,經常打球還能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身體發育;可以提升體能,增強心肺功能,也能夠幫助減輕壓力。

此外,在運動的過程中,我們會認識更多的人,可以培養我們與人相處的能力,有助於我們樹立自我形象,增強自信心,訓練反應能力。

總之,青少年朋友,單純的學習生活也許是枯燥無味的,但是如果我們懂得自我調適,就能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就能使我們的學習變得有趣起來,就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善於思考:不要讓頭腦生了鏽

對於青少年來說,知識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思考能力。絕大多數人看待優秀者,往往隻關注他們工作的成果和輝煌的業績,很少去留心和分析他們的行為習慣。換句話說,就是隻羨慕別人籃子裏的蘋果多了,但沒有留心是怎麼多起來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把學習學好,隻不過普通人還沒有真正把握能力的真諦,而優秀者已經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閃光的足跡。他們依靠過人的思維和審時度勢的能力,不斷搶抓機遇,不斷創造輝煌。

思考有這麼大的威力嗎?當然!毫不誇張地說,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會思考。人通過思考改變了曆史,發展了時代,統治了世界,成了大自然當之無愧的主人。如今,在全社會鼓勵創新、呼喚創新時我們可曾想過,思考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

青少年朋友,讓我們來看一個關於思考的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