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磨煉築輝煌1(1 / 3)

第六章 磨煉築輝煌

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那樣一帆風順,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有許多困難時時纏繞著我們,讓我們痛苦不已。這時,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認輸,不能向命運低頭,不能放棄自己的學業和夢想,而要選擇勇敢地去麵對一切。

迎接風雨:陽光總在風雨後

有一首歌,相信大家都聽過,就是《陽光總在風雨後》。這裏麵的歌詞很讓人有所感悟,“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

確實是這樣的,我們青少年要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曆很多挫折很多風雨,如果沒有辦法積極麵對,那麼我們怎麼能茁壯地長成一棵棟梁之才呢?在人的一生中,成功之路並不是暢通無阻的,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麵對挫折和困難,心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會接受挑戰、應對挫折,無論做什麼事都會以愉悅的心情對待,自然就有成功的機會,也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而消極悲觀的人,總是怨天尤人、誇大困難,結果隻能是碌碌無為,從而使自己的人生路走向下坡,掉進失敗的深淵。

劉小平是獨生子,聰明活潑,討人喜歡,上初中時他的成績非常好。父母對他要求嚴格,同時也非常愛他。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他中考前,父親被診斷出了癌症,不久就去世了,母親也因悲傷過度,臥床不起。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頃刻間土崩瓦解。劉小平無憂無慮的生活一下子變了顏色。他忍著巨大的痛苦參加完中考,結果可想而知。看到要好的幾個同學都進了重點中學,他灰心失望,傷心不已。

隨後,在親戚的資助下,劉小平進入當地一家職業中學成為了一名職高生。在新學校裏,劉小平雖然也認真學習,但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常常獨來獨往,並不願意與任何人交流。

他的這種反常態度很快被新班主任發現。新班主任李老師了解到小平的家庭情況,便經常找他談話。李老師對小平說:“我們每個人成長的路上都會遇到很多很多的挫折和困難,但是,我們要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敢於麵對困難和挫折,我們未來的生活才會充滿陽光。而且,我相信,你的父母也希望你能夠快樂地活下去,而不是永遠的悶悶不樂!”

在老師的幫助下,劉小平終於重新恢複了從前的快樂,他不僅很快學會了專業知識,而且還經常幫助別的同學。一學期下來,劉小平被光榮地評上了“三好學員”。

在領獎台上,他告訴其他同學說:“同學們,請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青少年都隨時麵臨著困難、風險、挫折與失敗,勇敢的人感恩挫折,失敗的人抱怨命運多舛。美國小說家海明威說過:“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倒。”在生活中,隻要能夠勇敢地去做,不管成功與否,總會有一些收獲的,最重要的是拚搏奮鬥的過程。

對於新一代的青少年來講,勇於挑戰困難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種人格魅力,更何況是在逆境中挑戰困難與挫折。要相信“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河床的衝擊,便沒有鑽石的璀璨;沒有地殼的底蘊,便沒有金子的輝煌;沒有挫折的考驗,也便沒有不屈的人格。

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免不了碰上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困難,關鍵是如何對待它。法國小說家巴爾紮克說過:“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因此,挫折和苦難是信念、意誌和能力的試金石。信念堅定、勇於接受挑戰的人,能夠緊緊地扼住命運的喉嚨,從挫折和困苦中汲取成長的智慧,把人生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意誌不堅定或容易滿足的人,可能會打拚一陣子,但往往半途而廢,無奈地舉起投降的白旗;膽怯、懦弱的人常常被挫折和困難嚇倒,有的自暴自棄、隨波逐流,有的望風而逃、一敗塗地。

然而,挫折和苦難並不是天然的財富和墊腳石,要從中得到財富和智慧,需要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堅如磐石的信念和經年累月的堅持。

承受苦難: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相信青少年朋友都看過《西遊記》,大家都會被唐僧師徒四人執著的勁頭兒所感動。《西遊記》中有一章就是講“火焰山的故事”。後來人們經常用“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來形容人們在麵臨困境和坎坷的過程中的一種態度。

如果一個人,跌落進一個黑暗的枯井裏,在外援無法及時到達的情況下,是痛苦等待,還是想方設法自救?麵對難以抗拒的命運,麵對艱難險阻,是自怨自艾,還是自強不息?而在現實生活中,不用到處尋找就能知道答案,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不怕困難,永不放棄!

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為了照顧生病的老母親,大學生張尚昀白天外出打工,掙錢為母親治病,晚上守著母親挑燈夜讀。

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是一位麵臨苦難堅強不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