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品行1+1

品行端正的人,必然是一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積極進取、心理健康的人,是一個遵守秩序、行為規範的人,是一個熱愛生活、富有理想的人。我們青少年要做這樣的人!

誠實守信:走向成功的通行證

誠實,就是忠誠老實,就是忠於事物的本來麵貌,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思想,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感情,不說謊,不作假,不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瞞別人;守信,就是講信用,講信譽,信守承諾,忠實於自己承擔的義務,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要去做。

你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嗎?如果你還不敢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那麼,從現在開始,你需要徹底改變態度,因為誠實守信是我們通向成功的通行證。

誠實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其理由是:首先,我們要想成功必須先成才,一個人在成才的路上,隻有誠實,才能獲得他人的理解、支持和幫助,誠實給自己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孤軍奮戰的人是難以成功的。

其次,我們必須誠實,誠實才會善待自己,直麵人生,全麵審視自我,做到既不妄自尊大、自欺欺人,又不妄自菲薄、缺乏自信。隻有正視了自己,才能揚長避短,確定正確的奮鬥方向,逐步由小的成功走向大的成功。

再次,誠實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內在心境。誠信可以使一個人心胸坦蕩,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可以使一個人精神飽滿,如沐春風,有創新的衝動與激情。

此外,大家都誠實,就能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和風氣,從而為我們自己的成功創造條件,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

無論你將來從事什麼職業,你是想做商人,還是想去乘風破浪地駕駛輪船出海遠行,都需要誠實守信這個基本的品質。

看看下麵的故事,你或許就知道,誠實守信將會多麼重要。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

“在我的賬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

店主說:“對不起,小夥子,我們做生意講求誠信,不能按照您說的那樣做,那是不道德的。”

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

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我們也不會做的。您還是另請高明吧!”

顧客氣急敗壞地嚷道:“誰都會這麼幹的,我看你真的是太傻了。”

店主也發火了:“你要是這麼說的話,還是請你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吧!我們要遵守我們的底線。”

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裏去談這筆生意呢?我們合作吧!”

店主愣了一下,微笑著說:“好吧!不過你選擇合作夥伴的方式還真的很特別!”

就這樣,店主憑借著自己的誠實守信,贏得了一個大訂單,獲得了一大筆財富。

讀了上麵這個故事,不知道你的感想如何,誠實守信,這種品質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關乎生死的考驗。

一個誠實的人首先是一個誠實待己的人,一個敢於麵對自我真實麵目的人。這樣的人能全麵客觀地審視自我,既不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自我貶低。

對自己的情況了然於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隻有那些全麵把握自己優點和缺點的人,才能真正了解自我成功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既不會因為他人的讚譽或阿諛奉承忘乎所以,也不會因為別人的否定或自己的一次失敗就氣餒。這樣的人往往會在別人驚奇的目光中從小成功走向大成功。這就是誠實所具有的特殊人格力量。

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說過:“和諧的人際關係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擁有這筆財富呢?換言之,我們應該如何來奏響人際關係的和諧樂章呢?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守信是無形的“名片”,關乎一個人的形象和品質。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一切向錢看”,不講誠信,連自己的親朋好友都敢蒙騙,由此使得人們的信譽度降低,嚴重損害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

麵對誠信的缺失,光是呼喚是不夠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建設誠信大廈的磚瓦,需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如不要失信於人,對別人有求於我們的事,我們一旦答應了就要盡全力去辦。

如果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完成,就應向人家解釋清楚,求得對方的諒解;要盡可能本色地做人,不要總是戴著一副假麵具與人交往。

不要抱著“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的想法,以一種“利用”的心態與人交往,甚至作出“過河拆橋”的卑鄙之舉;防人之心固然不可無,但也不必處處設防,總是用一種懷疑的眼光來看人,須知猜疑是人際關係的暗礁。隻要我們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恪守誠信,相信誠信之火定能成燎原之勢,到那時和諧的人際關係何愁不能建立?

青少年朋友,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擁有這個品質,你會所向無敵。

寬容大度:成為君子的導航儀

人們常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將軍額頭能跑馬”,這兩句話是對有寬大胸襟的人們的讚美。古往今來,生活中有不少這樣胸懷寬廣的人。

寬容是荊棘叢中長出來的一抹最高雅的淡紅,你對別人寬容一點,其實就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然而,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往往愛意氣用事,同學之間不經意間的一句話或是一個動作,都能讓我們在心裏“懷恨”幾天。不懂得寬容他人,對我們以後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要明白,不會寬容別人的人,同時也是一個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人。

因此,我們青少年朋友都應該放寬自己的胸懷,寬容別人的過錯,寬容不僅善待了別人,還提升了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寬容是一種有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君子之風,更是我們陽光少年必備的品質。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碰撞、摩擦,隻是看你如何去處理。由於現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所在家庭的中心。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我們很容易養成“得理不饒人”、“小心眼”、“嫉妒心強”等不良的心理。

常為一點小事爭得臉紅脖子粗,自己做錯事,不懂得檢查自己,而是一味地找別人的不是,這樣做的後果,無非是讓自己受困於內心的不平衡,為此生氣,激怒……其實,生活中本無太多事,不過是庸人自擾罷了,退一步海闊天空,隻要學會寬容,就可以少一些不必要的煩惱與憂愁。

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寬容是一門必須學習的課程。青少年之間的友誼交往,本是很單純、美麗的,它凝聚著我們的思想、情感。但在其中難免會出現衝突,摩擦,往往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斷送了一段美好的回憶、純潔的友誼。其實,這些不愉快的結果,隻是我們青少年不懂得寬容別人、諒解別人。

待人處世,如果沒有寬容,就沒有友情,沒有了寬容就失去了善。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也是衡量一個人層次高低的標準。能夠給別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時也讓自己了卻一些煩惱。學會了寬容,人世間便會多了幾分溫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支軍隊在森林和敵人相遇了,於是一場激烈的戰爭爆發了。激戰過後,有兩名士兵和部隊失去了聯絡,巧的是兩個人來自同一個小鎮,這讓他們彼此靠得更緊了。他們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就這樣挺過了十幾天,可依然聯係不上部隊。也許是因為戰爭,連動物們都不見蹤影,他們隨身帶的食物已經吃完了,如果再沒有獵物的話,他們很可能會被餓死。

也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一天,兩人遇見了一隻鹿,他們把鹿殺死後,靠著鹿肉又艱難地熬過了幾天。比較年輕一點的戰士把僅剩下的一點鹿肉背在了身上。不巧的是,他們又一次與敵軍相遇,經過再一次交戰,他們又幸運地避開了死神。

就在自以為已經安全時,隻聽到一聲槍響,走在前麵的年輕的戰士突然中了一槍,不過幸虧這一槍隻是打在了他的肩膀上。後麵的戰士驚惶地跑了上來,害怕得全身顫抖,說話也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並趕快撕下襯衣為戰友包紮傷口。

到了晚上,受傷的士兵一直虛弱無力,他們都以為自己的生命要在這裏結束了,這一關是闖不過去了,盡管饑餓難當,可是誰也沒有再動那些用來“救命”的鹿肉,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度過了那個艱難的夜晚。第二天,奇跡出現了,他們和部隊取得了聯係,得救了。

30年之後,當初受傷的戰士回憶說:“其實我知道,就是我的戰友向我開的槍,因為他在抱住我的時候,我感覺到他的槍管在發熱,我到現在也不明白,他為什麼會向我開槍,也許是想獨吞鹿肉吧!但是當我看到他驚慌失措又悔恨無比地為我包紮傷口的時候,我就寬恕了他。此後的30年裏,我也一直假裝不知道此事,也再沒有提起這件事。戰爭的殘酷讓他的母親沒有等到他回來便辭世了,在我和他一起祭奠老人家的那一天,他向我跪下,求我原諒他,我沒有讓他繼續說下去。我們又做了幾十年的朋友。我用寬容換來了一段珍貴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