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深度思維1(2 / 3)

10日到。負責人問甲:“賣出多少把?”答:“1把。”“怎麼賣的?”甲講述了曆盡的辛苦,遊說和尚應當買把梳子,無甚效果,還慘遭和尚的責罵,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太陽,一邊使勁撓著頭皮。甲靈機一動,遞上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下一把。

負責人問乙:“賣出多少把?”答:“10把。”“怎麼賣的?”乙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他的建議。那山有十座廟,於是買下了10把木梳。

負責人問丙:“賣出多少把?”答:“1000把。”負責人驚問:“怎麼賣的?”丙說他到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朝聖者、施主絡繹不絕。丙對住持說:“凡來進香參觀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個字,便可做贈品。”住持大喜,立即買下1000把木梳。得到“積善梳”的施主與香客也很是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賣給和尚,聽起來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推銷術,卻有不同的結果。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開發出新的市場來,那才是真正的營銷高手。

龜兔新篇

從前,有一隻烏龜和一隻兔子在互相爭辯誰跑得快。他們決定來一場比賽分高下,選定了路線,就此起跑。

兔子帶頭衝出,奔馳了一陣子,眼看它已遙遙領先烏龜,心想,它可以在樹下坐一會兒,放鬆一下,然後再繼續比賽。

兔子很快地在樹下就睡著了,而一路上笨手笨腳走來的烏龜則超越過它,不一會兒完成比賽,成為貨真價實的冠軍。等兔子一覺醒來,才發覺它輸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緩慢且持續的人會贏得比賽。這是從小伴隨我們長大的龜兔賽跑故事的版本。

但最近有人告訴了我一個更有趣的版本。故事這麼連續下去。

兔子當然因輸了比賽而倍感失望,為此他做了些缺失預防工作(根本原因解析)。它很清楚,失敗是因它太有信心,大意,以及散漫。如果它不要自認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烏龜是不可能打敗它的。因此,它單挑烏龜再來另一場比賽,而烏龜也同意。這次,兔子全力以赴,從頭到尾,一口氣跑完,領先烏龜好幾公裏。

這故事有什麼啟示?動作快且前後一致的人將可勝過緩慢且持續的人。

如果在你的工作單位有兩個人,一個緩慢,按部就班,且可靠,另一個則是動作快,且辦事還算牢靠,那麼動作快且牢靠的人會在組織中一直往上爬,升遷的速度比那緩慢且按部就班辦事的人快。緩慢且持續固然很好,但動作快且牢靠則更勝一籌。

這故事還沒完沒了。這下輪到烏龜要好好檢討,它很清楚,照目前的比賽方法,它不可能擊敗兔子。它想了一會兒,然後單挑兔子再來另一場比賽,但是是在另一條稍許不同的路線上。兔子同意,然後兩者同時出發。為了確保自己立下的承諾——從頭到尾要一直快速前進,兔子飛馳而出,極速奔跑,直到碰到一條寬闊的河流。而比賽的終點就在幾公裏外的河對麵。兔子呆坐在那裏,一時不知怎麼辦。這時候,烏龜卻一路跚跚而來,撩入河裏,遊到對岸,繼續爬行,完成比賽。

這故事有什麼啟示?首先,辨識出你的核心競爭力,然後改變遊戲場所以適應(發揮)你的核心競爭力。在你的工作單位,如果你是一個能言善道的人,一定要想法創造機會,好好表現自己,以便讓上峰注意到你。如果你的優勢是從事分析工作,那麼你一定要做一些研究,寫一個報告,然後呈送上樓。依著自己的優勢(專長)來工作,不僅會讓上頭的人注意到你,也會創造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故事還沒結束。

這下子,兔子和烏龜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它們一起檢討,兩個都很清楚,在上一次的比賽中,它們可以表現得更好。所以,他們決定再賽一場,但這次是同隊合作。它們一起出發,這次可是兔子扛著烏龜,直到河邊。在那裏,烏龜接手,背著兔子過河。到了河對岸,兔子再次扛著烏龜,兩個一起抵達終點。比起前次,它們都感受到一種更大的成就感。

這故事又有什麼啟示?

個人表現優異與擁有堅強的核心競爭力固然不錯,但除非你能在一個團隊內(與別人)同心協力,並掌控彼此間的核心競爭力,否則你的表現將永遠在標準之下,因為總有一些狀況下,你是技不如人,而別人卻幹得蠻好的。團隊合作主要就是有關情境(權變)領導這檔事,讓具備處理某一情境能力(核心競爭力)的人當家做主。

從這故事,我們可以學到更多

我們了解,在遭逢失敗後,兔子和烏龜都沒有就此放棄。兔子決定再拚,並且投入更多的努力。在盡了全力之後,烏龜則選擇改變策略。在人的一生中,當失敗臨頭時,有時我們需更加努力。有時則需改變策略,嚐試不同的抉擇。有時候,兩者都要一起來。兔子和烏龜也學到了最關鍵的一課。當我們不再與競爭對手較力,而開始逐鹿某一情境時,我們會表現得更好。

1980年代,當古茲維塔接掌可口可樂執行長時,他麵對的是百事可樂的激烈競爭,可口可樂的市場成長正被它蠶食掉。古茲維塔手下的那些管理者,把焦點全灌注在百事可樂身上,一心一意隻想著一次增長百分之零點一的市場占有率。古茲維塔決定停止與百事可樂的競爭,而改與百分之零點一的成長此一情境角逐。

他問起美國人一天的平均液態食品消耗量為多少?答案是十四盎斯。可口可樂在其中有多少?答案是兩盎斯。古茲維塔說,可口可樂需要在那塊市場做大占有率。我們的競爭對象不是百事可樂,要是占掉市場剩餘十二盎司的水、茶、咖啡、牛奶及果汁。當大家想要喝一點什麼時,應該是去找可口可樂。

為達此目的,可口可樂在每一街頭擺上販賣機,銷售量因此節節上升,百事可樂從此再也追趕不上。

圍牆裏的墓碑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駐守意大利某小鎮的年輕軍官結識了鎮上的牧師。雖然軍官信仰新教,而牧師是天主教牧師,但兩人一見如故。

軍官在一次執行任務中身負重傷,彌留之際囑托牧師無論如何要把自己葬在牧師負責的墓園中。軍官去世後,牧師著手為摯友料理後事,結果在墓地問題上遇到了麻煩。天主教教會對軍官的不幸表示同情,卻反對把異教徒葬在天主教墓園中。沒辦法,牧師隻好把軍官安葬在墓園外緊挨圍牆的地方。

很多年過去了,一個老兵回小鎮看望牧師。臨走時,他想起當年的戰友,便請求牧師帶他去軍官的墓前悼念。令人驚喜的是,軍官的墓碑已經被移到墓園裏麵了。“太好了,教會終於同意把軍官的棺木挪到墓園裏了,”老兵高興地說。

“沒有,他們一直反對把棺木挪到圍牆裏,但沒有人說我不可以移動墓園的圍牆,”牧師平靜地回答。

克服困難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勇往直前的精神,但不要忘記,有時你需要的是換個角度去思考。(本傑明·布朗)

時間

有一個女孩,她在一大片瓜田邊玩耍,看到了許多大大的西瓜。她很想吃那些西瓜。

瓜農問她:“小女孩,你想買西瓜嗎?”

小女孩點點頭。

瓜農準備摘一個又大又熟的西瓜給她。小女孩說:“對不起,我現在隻有三毛錢。”

瓜農看著小女孩可愛,便說:“那我摘一個最小的西瓜給你。”

小女孩卻不同意:“不,我想要一個大的,我就挑那個小西瓜,不過,我要過一個月來取。”

她把三毛錢交給瓜農。

小女孩真的很聰明,懂得用時間轉換成長。在時間的刻度上,生命可以得到經營,可以提升,可以改變一些天定的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