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天使寓言(2 / 2)

車禍現場

一隻狗在大街上被車撞了。

一個詩人在現場。他看到狗為了咬一根肉骨頭給大街對麵的小狗吃而被車撞了,他於是寫了一首關於“母愛”的詩。

一個哲人在現場。他看到狗隻顧著看對麵的小狗而沒發現有車前來。他因此發出了“見利而忘其真”的感歎。

一個畫家在現場。他看到車無情地撞上了狗。他因此而舉筆采用鮮紅的顏料畫出了一張名為“殘酷”的畫。

一個社會工作者在現場。他看到狗掙紮著想要重新站起來,他因此寫了一篇主題為“生命需要奮鬥”的長文。

一個小孩在現場。他大聲地喊著:“快把狗送到醫院。它快死了。”

(文/阿佳)

收養的涵義

黛比·穆恩老師的一年級學生們正在討論一幅家庭照。相片中有一個男孩,他的頭發顏色和其他家庭成員的不一樣。一個孩子認為他可能是被收養的。

一個叫喬希琳·傑伊的小女孩說,“我非常了解收養的事兒,因為我就是被收養的。”

“那麼被收養是什麼意思呢?”另一個孩子問。

喬希琳回答說,“那意味著你是在媽媽的心裏成長,而不是在她的肚子裏。”

熱氣球上的科學家

某家報紙曾舉辦一項高額獎金的有獎征答活動。

題目是:在一個充氣不足的熱氣球上,載著三位關係世界興亡命運的科學家。

第一位是環保專家,他的研究可拯救無數人們,免於因環境汙染而麵臨死亡的惡運。

第二位是核子專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戰爭,使地球免於遭受滅亡的絕境。

第三位是糧食專家,他能在不毛之地,運用專業知識成功地種植食物,使幾千萬人脫離饑荒而亡的命運。

此刻熱氣球即將墜毀,必須丟出一個人以減輕載重,使其餘的兩人得以活存,請問該丟下哪一位科學家?

問題刊出之後,因為獎金數額龐大,信件如雪片飛來。

在這些信中,每個人皆竭盡所能,甚至天馬行空地闡述他們認為必須丟下哪位科學家的宏觀見解。

最後結果揭曉,巨額獎金的得主是一個小男孩。

他的答案是——胖的那位科學家丟出去。

我幫你哭

有一天,一個姑娘回家晚了,做好晚餐卻久等孩子不歸的母親不免生氣,責問女兒究竟去了哪裏。

小姑娘回答說,她停下來等詹妮,詹妮在騎車回家的路上跌倒,自行車摔壞了。

“可是你又不懂修車啊。”母親說。

“那沒關係,”小姑娘說,“我停下來,幫她哭就是了。”

其實,真正懂得修自行車的人是不多的。而當我們的朋友在生活的路上摔倒,不僅是自行車被毀,甚至他們的生命也陷入危險,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去“修理”。我們不懂如何救人,盡管那是我們最想做的。但是,像故事中的小姑娘,我們至少可以停下來,幫他們哭。那是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