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回憶如潮
送走了姬發,李耳獨自回到屋裏,想著剛才姬發所說的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真沒想到事情會如此複雜。唉,怎麼煩心事都找上我呢?還是和明月在一起開心!嗯,明月!我該快恢複記憶,先給她一個交代才行。”
想到這裏,他又從奇異空間中取出那頂金屬製的帽子。好家夥挺沉的,難怪一開始精神力根本就很難控製它移動。要知道在奇異空間中是無重力的,因此精神力控製物體移動要比在我們所在的空間移動物體容易得多。而這東西的質量幾乎能有李耳體重的四分之一,捧在手裏相當吃力。
“這是個什麼玩藝呢?像個帽子,不如戴起來看看。”想做就做,李耳立刻將這個帽子一樣的玩意帶到了頭上。
那個金屬製的帽子一接觸的人體,人體生物電立刻使它工作了起來。李耳立刻感覺到這帽子裏有很多的信息,仔細搜索了一遍,李耳腦袋一陣發漲,“啊”的一聲淒厲的叫聲後,所有的記憶都回到了腦海。那些支離破碎的記憶片斷在李耳頭痛欲裂的感覺下,迅速湧現,並逐漸彙聚成一條記憶長河……
二十五世紀,地球的文明高度發達,國家間的嫌隙基本消除,形成一個全新的政府——地球聯盟。凝聚了全人類的力量,使得地球的科技發展神速,星際旅行早就不是夢想。堅持了幾個世紀的尋找外星人計劃,使得地球人類已經搜索了小半個銀河係,雖然沒有找到任何高級智慧生命,但卻在太陽係及周邊幾個恒星係尋找到幾個比較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並建立起殖民地,大量的人類移民太空,使得地球的生態環境得到了一定的恢複。
火星是經過開發後,人類建立的第一個外星殖民地,主要作為人類下一代的培養基地,而奠基學院正是培訓基地裏的重要基石。在這個時代,地球聯盟全力承擔起人類後代的撫養和教育問題。為了下一代能夠成為有用的棟梁之材,每個父母在孩子成長至5歲,就將其完全交給政府。
孩子們將被送往奠基學院,在這裏進行評測,然後根據評測結果分係分班學習。評測主要分四項:智能、情感、體能、靈感,每項以0~9十個級別作為個性參數值,得出的結果將依次編為學號,畢業後再以出生籍貫(3個字母+3個數字)、出生日期(8個數字)、在校學號(4個數字)、以及基因碼(2個字母+2個數字)編製身份識別碼(共22位)。人口登記以身份識別碼為準,不再記錄姓名,二十五世紀的人類在社會上一般以身份識別碼的最後八位彼此稱呼,有時省略點可隻以四位稱呼,表示尊敬稱呼學號,特別熟悉的人稱呼基因碼,也可彼此給對方起昵稱,以昵稱相互稱呼,但在校生彼此不允許起昵稱,防止帶有人身攻擊或歧視的昵稱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奠基學院主要以個性參數值對學生進行分係,每個係分小學、中學、大學三個學習階段,每個階段學習時間一般為期5年。與21世紀所謂的小學、中學、大學是有區別的,小學階段學習了所有21世紀的知識,中學階段則主要是加強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認識,而大學則是根據學員的天賦和前兩個學習階段知識的認識程度進行適合地專項培訓。完全完成三個學習階段的人才能畢業並被作為精英分配到各個尖端領域進行深造,然後根據深造情況分配到各尖端機構工作;否則隻能算結業,小學結業者隻能從事雜役工作直到100歲退休(25世紀,醫療條件很先進,飲食結構也非常合理,一般人都能活到160歲左右);中學結業者將從事軍旅生涯,在軍隊中還可以獲得再學習的機會,小學都結業不了的很少,一般留校做清潔工直到結業。班級分配與個性參數值無關,但班級人數與學習階段有關,小學階段每個班30人,中學階段每個班20人,大學階段每個班10人,這主要是為了保證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