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快車

不配對的瓶子

這裏原有16個玻璃瓶子,分別有8對瓶子的花紋完全相同。可惜,其中3個被打破了,隻餘下如圖的13個。請你從中找出花紋不能配對的3個單獨的瓶子,好讓玻璃工人重新配製。

[答案:第二排4和5兩個,第三排第1個。]

最短的作文

在星期一的上午,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一篇作文,內容是要求寫昨天足球賽的情況。小紅隻寫了幾個字就把筆擱下了。

老師問他:“你為什麼寫這麼短!”

小紅回答:“我已經寫好了。”

老師看了看,雖然很生氣,但還是點了點頭說:“你不會虛構。”

請問:小紅是怎麼寫的?

[答案:小紅寫的是:“星期日,天下雨,未賽,欲知詳情,請聽賽後分解。”]

住在哪個方向

強強的家離車站不遠,因為有急事,強強要到城裏去一趟。這時正是中午12點,太陽正好照在他家的窗戶和朝街的門上。強強出了大門,向右拐了個彎,走到街角時,又向右拐了個彎,就上了鐵路上空的天橋。從橋上可以看見在遠方的城市,鐵路一直向它伸展過去。下了橋右邊的樓梯後,他再一次向右拐了個彎,便搭上了火車,向右駛去。

請問:強強的家住在城市的哪個方向?為什麼?

[答案:強強家在城市的西邊。因為中午12點,太陽正好照在強強家的門窗上,可見門朝南開。他從家裏麵出來,麵孔一定是朝南的,向右拐個彎就朝西了。走到街角上,他又向右拐了個彎,這樣就朝北了,以後便走上鐵路上空的天橋,就是沿著橋從南往北走。沿著在橋右麵(朝東)的樓梯下橋後,他再一次向右拐了個彎(朝南),就搭上火車向右(朝西)——城市的方向駛去。所以,強強家在城市西邊。]

認湖泊

張老師幫助同學們複習地理課。他在黑板上畫出了我國的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和洪澤湖,並在每個湖上都寫上一個號碼。然後依次叫五個學生,要求他們每人認出兩個湖來。結果這五個學生都隻認對了一半。他們是這樣回答的:

甲:2是巢湖,3是洞庭湖。

乙:4是鄱陽湖,2是洪澤湖。

丙:1是鄱陽湖,5是太湖。

丁:4是太湖,5是洪澤湖。

戊:2是洞庭湖,5是巢湖。

你能把各個號碼所代表的湖泊正確地說出來嗎?

[答案:1是鄱陽湖,2是洪澤湖,3是洞庭湖,4是太湖,5是巢湖。]

麵試“神童”

宋朝時,江西臨川有個才子名叫晏殊,7歲能賦詩答對,被人譽為“神童”。14歲那年,有個叫張知白的朝廷大官巡視江南,經麵試,認為晏殊文思敏捷,才華非凡,於是推薦他進京應考。

那年春天,晏殊與來自各地的千名舉人同試。他雖年少,卻從容沉著,揮筆成章。真宗皇帝見了他寫的文章,大加讚賞,於是召見了他,並賦詩一首考其智力。

詩雲:

古月照水水長流,

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映古月,

碧波蕩漾見泛舟。

晏殊聽後略為思忖,拱手以答:“敬稟萬歲,此乃是個字謎,汴梁城裏舉目得見!”接著道出了謎底。

宋真宗趙恒撫掌稱好,當即禦筆一揮,賜尚未到弱冠之年的晏殊為“同進士”。

你知道這首詩謎是個什麼字嗎?

[答案:謎底:湖]

熊大伯買米

小猴和熊大伯一起去買米,熊大伯買走了市場上唯一的一袋大米。從市場上出來,熊大伯說:“我挑兩隻筐,一隻裝有米,一隻是空的,我怎麼挑回去呢?”

調皮的小猴說:“我坐在空筐裏不就可以了嗎?”熊大伯說:“對呀,我真是傻。”小猴一下跳進了空筐子。熊大伯挑著大米和小猴往回走,累得汗流浹背。回到家,小猴狡猾地笑著說:“熊大伯上當了!”

請問:熊大伯真的上當了嗎?

[答案:如果他把米平均放到兩個筐裏,小猴就坐不成筐了。]

怎樣擺棋都對稱

下圖的16個方格中,擺有5個黑色的棋子。現在,想把這個圍棋棋盤的一角變成上下左右都對稱的圖形,試試看,最少要擺幾枚棋子才行?

[答案:隻要用棋子把方格擺滿就行。不過,你也必須把整個的方格擺滿才行,缺一不可。也許你想過用更少的棋子,但那樣是無法達到要求的。]

教書先生的文約

從前,有一個地主想請一位先生教他的小兒子讀書。可他十分吝嗇,隻管飯,不給錢,沒有人願去教書。有位老先生想教訓一下這個地主,他就去應聘,雙方商定立文約為憑。老先生寫了一份沒加標點的文約。地主不識字,就讓老先生念給他聽。老先生讀到:“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學費。”

一年滿了,老先生指責地主不給雞鴨魚肉,並討要學費。雙方爭執不休,最後打起官司來。最後地主卻輸了官司,不得不給老先生100兩銀子。

請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答案:因為原文約上沒有標點,後來斷案時為:“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學費。”]

花燭之夜難新郎

花燭之夜,燈紅酒綠,好不容易打發走了鬧洞房的人們,新娘卻向新郎提出一個要求,請他到門外去,說:“古有‘蘇小妹三難新郎’的佳話,今天我隻出一個謎語叫你猜,猜對了才許進來。”新郎自知拗不過,便答應了,新娘接著出了四句謎語:“八字胡須嘴下分,牛過板橋要當心,萬字都要從此始,地支首尾巧聯姻。”她要求四句各猜一個字,連成一句話。新郎想了好半天,終於猜著了,當他把謎底一說,羞得新娘打開了門。

你猜出謎底了嗎?

[答案:謎底:隻生一孩]

誰重誰輕

S說:B比我重,B也比J重。

J說:我比S重,而S比B重。

B說:S比我重,J同我一樣重。

假定一個人的體重越輕他就越有可能講真話,請將S、B、J等人按體重的大小排列。

[答案:B最重(兩句假話);J第二(一句真話,一句假話);S最輕(兩句真話)。]

找出先照的相片

楊明準備去旅遊,出門前妻子幫他收拾好東西,並且還照了一張相,在旅途中他又照了一張,你能從照片中分出哪一張是先照的嗎?

[答案:B先照。A中掉了一顆扣子,在拍B時扣子還未掉。]

“口”字的含義

灰灰和白白打算一同去看望因病住院的老山羊伯伯。

灰灰問白白:“咱們星期幾去呢?去時給山羊伯伯帶些什麼吃的東西呢?”

白白沒有回答,隻是在地上寫了一個“口”字。

灰灰想了想,就點頭同意了。

請問:灰灰和白白是星期幾去的呢?他們帶的是什麼東西呢?

[答案:他們是星期六去的。“口”為“周”末;帶的是點,“口”為“點”字的中心。]

一句識破真麵目

在一節擁擠的車廂內,有個乘客突然驚叫著錢包不見了。乘警便將緊靠這個乘客的兩個人帶到值班室問訊。其中一個人咿咿呀呀比劃著,還拿出了殘疾人的證件,證件上證明這人是個聾啞人;另一個人也出示了相關證件,證明了他是一名機關幹部。從這些情況看來,兩個好像都不是小偷。

乘警靈機一動,隻簡單而平靜地說了一句話,便識破了竊賊的真麵目,並在他身上搜出了贓物。

請問:誰是竊賊?乘警說了一句什麼話?

[答案:聾啞人是竊賊。乘警喊著那個聾啞人的名字說:“你可以走了。”那人轉身就走,證明他是假裝聾啞人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