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黃賭毒”根治常識(1 / 3)

第五單元 “黃賭毒”根治常識

根治“黃賭毒”的思考

近幾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因“黃賭毒”誘發的犯罪率逐年上升,且速度越來越快。“黃賭毒”誘發犯罪,嚴重影響著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給家庭、社會帶來不可想象的後果。

青少年陷入“黃賭毒”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主要有:

一、家庭方麵的原因

諸如家庭不和;養而不教;教育方法不當;家長或其他家庭成員行為不當,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學校方麵的原因

不少學校單純追求升學率,放鬆對學生的法製和德育教育。在一些地區和學校中普遍存在著“四重四輕”的現象:重視重點學校,輕視一般學校;重視高中教育,輕視小學、初中教育;重視智育,輕視思想教育;重視尖子生的培養,輕視大多數學生,漠視“差生”。學校管理不善,措施不力。學校對學生缺乏必要的性知識、性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一般未成年人在十四五歲時,生理發育與心理發育是不平衡的,性成熟和人格成熟不一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抓緊這一時期對青少年進行性道德、性知識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三、社會方麵的原因

從大量的青少年違法犯罪案例中可以看出,受不良文化影響並導致違法犯罪的情況觸目驚心。不少人犯罪純粹是對一些影視鏡頭的刻意模仿,尤其因“黃賭毒”而誘發犯罪的青少年則多為影視裏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所誘惑。涉嫌性犯罪的幾乎全部觀看過淫穢影碟或訪問過色情網站。

四、青少年自身方麵的原因

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識薄弱;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交友不慎,誤入歧途;貪圖享受、好逸惡勞等。

警惕“黃賭毒”的侵襲

“黃賭毒”是社會的“毒瘤”。新中國成立後,廣大人民群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堅決禁止賣淫嫖娼,賭博和吸毒,徹底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成為世界上的“無毒國”。

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迅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時,落後的社會沉渣,西方腐朽沒落思想、生活方式也乘虛而入,“黃賭毒”現象又死灰複燃。

“黃賭毒”病疫的蔓延直接而嚴重地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幹擾家庭幸福安寧,破壞社會秩序的穩定,衝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青少年學生要加強自身思想修養,增強法製觀念,警惕“黃賭毒”的誘惑,自覺防止“黃賭毒”的侵害,把自己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一代新人。

根治“黃賭毒”的對策

一個人的教育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因此,優化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完整的教育體係,對於青少年遠離“黃賭毒”,健康成長是關鍵。

一、優化家庭環境

優化家庭環境,讓青少年在“第一課堂”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切實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

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親子觀、成長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增強家庭的凝聚力。應做到要求上寬嚴適度,目標上難易相當,方法上循序漸進。

二、優化學校環境

優化學校環境,充分發揮青少年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學校和老師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轉變應試教育觀念,全麵實施素質教育。學校老師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三、優化社會環境

優化社會環境,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在優化社會環境方麵,要做到“嚴打”與“嚴管”相結合,“教育”與“懲處”相結合。

所謂“嚴打”,就是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對涉及“黃賭毒”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所謂“嚴管”,就是要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鬥爭,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堅決查處傳播淫穢、色情、凶殺、暴力、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出版物,堅決查處含有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和恐怖、殘忍的有害內容的遊戲軟件產品,堅決查處宣揚色情、暴力的玩具、飾品,堅決截斷色情口袋書、有害卡通畫和淫穢光盤的銷售渠道和網絡。

所謂“教育”與“懲處”相結合,就是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懲處。隻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進一步完善“三位一體”的教育體係,就能夠築起一道抵禦“黃賭毒”侵襲的牢固防線,讓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

預防“黃賭毒”的措施

我國現在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比較複雜,青少年成長的社會、學校、家庭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出現了許多影響青少年成長的新情況、新問題,加上長期形成的重學生文化成績,輕學生道德品德提高的應試教育影響還未有根本性的改變。這些都容易導致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發生偏差,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現在我國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之勢。

同時,由於家庭教育方法不當或嬌慣溺愛、任意放縱或打罵等,都可能促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另外,由於青少年學生是一弱勢群體,也容易成為犯罪分子侵害的對象。因此,加強青少年學生的“黃賭毒”預防教育,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黃賭毒”預防教育,是全民法製教育和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青少年法律素質的提高,就沒有全民普法水平的提高;沒有青少年法律素質的提高,就無法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法製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把他們培養成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學校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

針對現在學生法製意識不夠強的這一新情況,學校應注重加強對學生的“黃賭毒”預防教育,認真開展學生的“黃賭毒”預防教育工作。為增強“黃賭毒”預防教育的實效性,學校應製訂如下計劃:一、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切實加強對學生“黃賭毒”預防教育

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讓“黃賭毒”預防教育進課堂、進頭腦,學校要做到“兩落實”,即落實課時、落實教師。

1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認識水平,將“黃賭毒”預防教育內容分解到各年級、各學期,做到年年有主題,月月有目標,實現教育內容的序列化。

2針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選擇典型案例或事例,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用身邊的事例學法、說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想學、愛學。

3在教學中講述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學生如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避免掉進“黃賭毒”的陷阱之中。

二、以“黃賭毒”預防教育為主線建立社會育人網絡,拓寬教育渠道

1在學校內部,要建立教育管理網絡,形成教育四條線,即德育工作線、少先隊工作線、教學管理線、後勤服務線,實行全體參與,全員育人。

2學校、社會、家庭緊密配合,建立起全方位的社會育人網絡,從不同側麵,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全方位“黃賭毒”預防教育滲透,形成強大的正向合力。

3是加強陣地建設,不斷優化校園育人環境。學校要建立德育室、法製教育室,法製教育長廊,法製教育宣傳欄、宣傳櫥窗、展室、板報等,充分利用廣播、錄像、圖片等,進行法製宣傳,使法製教育工作有聲有色,形象感人,學生置身校園,時時處處都能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4把“黃賭毒”預防教育納入素質教育之中,與德育工作相結合,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組織開展係列活動。要充分利用“兩會”(晨會、班會),“兩活動”(隊會活動、課外活動)進行“黃賭毒”預防教育。

5培養學生自我保護和自我約束能力。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校園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積極開展警校共建,建立健全校內外共同關心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運行機製,把“黃賭毒”預防教育與公民道德教育、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結合起來,培養現代文明學生。

總之,學校應增強“黃賭毒”預防教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遠離“黃賭毒”觀念的形成,實現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保持校園內正確的輿論導向,促進和推動“黃賭毒”預防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的開展。

網絡“黃賭毒”的治理

互聯網上“黃”色橫行、“賭”氣成風、“毒”品泛濫。網絡是虛擬社會,但在現實中的真實犯罪就在以網絡為載體傳播。“黃賭毒”誘發的犯罪率逐年上升,且速度越來越快,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上升趨勢。“黃賭毒”誘發犯罪,嚴重影響著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給家庭、社會帶來不可想象的後果。

網絡,簡單地理解,就是利用服務器中的數據庫對內容進行錄入管理,再動態地從數據庫中提取,然後根據事先約定的模板經接入服務係統顯示到Web(或Wap),最後供上網者用計算機(或手機)中的IE進行最終的複製閱讀,從而互相進行信息交換。概念中的“內容錄入管理和提取及事先約定的模板、計算機中的IE進行最終的複製閱讀”等,其實就是軟件的功能,因為它們都必須依靠軟件支持才能完成。因此,網絡主要是由服務器和數據庫、寬帶(廣義就是接入服務係統)、軟件、計算機(或手機)等四大部分組成。我們要治理網絡,就從這四大組構著手,則能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一、加強網民監督力度

服務器的使用對象就是網站,網站如果沒有服務器,它想錄入與輸出的數據和內容就無法貯存,所以各縣市級以上政府應該建立服務器備案製度和健全服務器的監管機製,製定和完善監管辦法。

嚴格控製接入服務營運商不得為未經備案的服務器提供接入服務,嚴肅查處涉嫌庸俗、反動、欺詐、暴力、賭博等內容的服務器,盡可能從根源上消除不良信息和“病毒”;監管機構還應設立舉報窗口,通過各種傳媒形式進行廣而告知,公開接受廣大網民舉報監督,並對舉報有功者給予一定程度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促進網民監督力度,形成“病毒網頁,人人監管”的局麵。

二、開通“綠色上網”服務

我國網站接入服務商主要有“電信、網通、移動、聯通”等四大機構,國家應出台“接入服務商‘一把手’接入服務負責製,接入控製措施和獎罰條例”等政策法規,以至有效地斬斷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以及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的傳播途徑,把好服務器接入關。

同時接入服務營運商要不斷更新相應的監控設備和技術手段,開通“綠色上網”服務和服務熱線,為寬帶用戶過濾“黃賭毒”等網站,限製上網、聊天、遊戲等時間,全方位保護網民的上網行為和淨化網絡空間。

三、開發“綠色”軟件

引進和培養網絡專業化技術人才,通過研製和開發先進的防範病毒傳播和破壞計算機係統的軟件技術,以源源不斷的新成果,大力推廣和應用到網絡的各個領域,為加強對信息技術產品的監控與管理、攔截和過濾不良信息作堅不可摧的技術後盾。

此項工作職責應納入科技和信息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能中,以確保軟件產業的發展、推廣和應用。

總之,治理網絡“黃賭毒”,必須依靠切實有效的政府監管機製和長期額度的政府投入,加強實施行業管理力度,號召和發動學校、家庭、社會以及廣大網民參與治網,共同構築一道強有力的“防火牆”,這樣才能長遠地將網絡的糟粕拒之防火牆之外!

抵製網絡黃毒的方法

由於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思想比較單純,容易被引誘,被利用,因此,麵對防不勝防網絡黃毒,最好是搞好預防工作。凡事預則立,未雨綢繆要勝過亡羊補牢。很多觀點,往往先入為主,早期和提前的健康上網教育,上網方法的教育,對於正確麵對黃毒賭非常重要。大學生也不例外,大學生有思想,有激情,有活力,辨別力相對較強,但並不是已經成熟得百毒不侵,因網絡黃毒而犯罪的也不在少數,及時跟上教育,打好預防針,相當必要。這就需要著重在“提前”這個關鍵詞上,跟上對學生的健康上網教育。

一是教會學生從網絡的“正麵”切入。這點很重要。現在很多孩子的上網啟蒙是在網吧,是在網絡老板和不良夥伴的誘導下,從不健康的遊戲、聊天、視頻、圖片切入的,為的是讓他們沉迷,以便網絡老板賺取更多的金錢。而這一點,很可怕。正如我們對孩子的性教育,如果不提前跟上教育,讓孩子感知性的神聖純潔,而讓他們從地攤文學、網絡文學中去“補課”,無疑同樣是可怕的。

二是跟上對學生的性教育。當學生有了健康的性知識,在網絡上遇到黃毒時,就會多少“見怪不怪”,那種不健康的想入非非程度就會大大縮減,甚至沒有。讓每一個學生,以健康的心態明白了兩性的特點和差異,學會了在兩性交往中自然、大方和文明,這是預防和麵對網絡黃毒的深層舉措。

三是開設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知識培訓班。讓網絡的正麵而強大的作用發揮出來,讓每一個學生知道網絡在今後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強大的正麵的作用,懂得,會用,擅用,是強大的助手,而非邪惡的幫凶。

但是,任何教育,必須考慮方式方法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那種形式主義的灌輸,要不得。那種麵對學生的網癮,斥責、批評甚至棍棒相加的辦法,更是大錯特錯。那是教育者和家長的黔驢技窮。治療網癮,疏強過堵。良藥苦口,我們可以加上糖衣。忠言逆耳,我們可以采取盡量順耳的方式。智慧和方法,是我們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四是跟上對學生的勵誌教育。教育學生自覺抵製不良思想的侵蝕,讓先進思想的東風,壓倒腐朽思潮的西風。讓學生理解網絡黃毒、沉迷遊戲之所以存在的“潛在原因”,那就是利益驅使。讓他們知道那是不良人群利用這些電子海洛因,做成“魚餌”,誘你上鉤,目的是為了榨取利潤。五是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思想引導。要抵製網絡黃毒,健康的心理素質很關鍵。積極創建和諧的班級氛圍,加強學風建設,創建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學校要在開設網絡課程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法製教育、網德教育、心理素質教育。

六是建設好足可以滿足學生上網需求的學校網絡陣地。要切實敞開學校網絡教室的大門,不收費,不打烊,滿足學生的網絡需求,讓公辦的網絡陣地強大起來,不要因為不能滿足需求,而把學生“驅趕”到校外的黑網吧去,從而逐漸讓私辦的黑網吧沒有了生存空間,進而有效地減少人為的黃毒誘導因素。

手機黃毒的徹底根治

解決手機黃禍,必須要下猛藥出重拳才能根治。

根治的辦法,應該想想當年治理傳染病SARS。對付傳染病有3種根治辦法,一是消滅毒源;二是切斷傳播途徑;三是用疫苗。

從辦法三——疫苗看,增強青少年對黃禍抵抗力談何容易,嘴上吹一吹牛尚可。未成年人的這種抵抗力難以普遍具備。

從辦法一——消滅毒源看,黃色網站不難消滅,隻是看是不是真心去消滅。

服務器在境外的,不難屏蔽,應該拿出對付邪教等反動組織的信息的屏蔽手段。

服務器在境內的,更容易對付。為了下一代,應該動用搜索、鎖定電子對象的技術手段,就能夠鎖定和杜絕境內黃色信息源。而且,應該實行嚴刑峻法對付黃源。

最有效的是辦法二,切斷傳播渠道。人類至今不知道多年前禍害全球的傳染病SARS毒源何在,也可能永遠不會知道。但是,廣州在全城殺滅傳播鏈條當中的果子狸以後,惡性傳染病SARS絕跡,就是明證。

手機黃禍再鋪天蓋地,再隱蔽,都有一個躲不過的要害,這就是網絡傳播渠道。這就如同火車跑得再快也離不開鐵軌。對於電子傳播渠道,使用電子技術手段完全能將黃禍蔓延的渠道(相當於鐵軌)阻斷。代價隻不過是網絡運營商少賺一點黑心錢。

網絡運營商與傳播黃色信息有直接責任。因為,他們明知黃色信息在自己網絡任意傳播而提供渠道,尤其是與黃色毒源一起對營業收入分成,這無異於分贓。

怎樣才能殺滅手機黃禍傳播渠道當中的“果子狸”?看來需要網絡運營商的直接參與,還要看他們是否真心實意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