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年畫
年畫概述
年畫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供家庭過年張貼用的美術作品。
年畫多以寫實與裝飾、寫人與寫景、寫情相結合的簡明而誇張的手法,表現歡樂、幸福、吉祥、勞動和勇敢等題材。其色彩鮮豔明快,畫法工整細致,構圖集中,人物突出,形象優美。
最早的年畫是與古代雕版印刷技術分不開的,它是民間年畫隨著木刻版畫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年畫作為獨立畫種的出現,約在五代、北宋時期。神像畫包括門神、灶王等是年畫中最先出現的樣式。到了明清時期門神畫中增添了吉祥意味的裝飾,在題材上逐漸擺脫了門神的固定內容和形式。明末清初時期,木版年畫也逐漸走向繁盛時期,並以天津楊柳青、山東濰縣、江蘇蘇州挑花塢等地出品流行最廣,形成了南北方年畫藝術的不同風格。20世紀初上海開始有膠版印刷的“月份牌”年畫,兼用作商業廣告,因色彩鮮豔,形象細膩逼真,售價低,內容為時裝美人而風行一時。建國以來的新年畫,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題材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年畫的品種、形式越來越要求豐富和精致,它的特點比民間傳統年畫,畫得深入,色彩豐富,使人感到它即有民間年畫的喜慶氣氛,又有真實的色彩。因而,深為人民群眾所喜愛。
年畫的工具材料
年畫的工具材料根據不同種類、風格,其工具材料也不同,一般傳統的民間年畫的工具材料有:
鉛筆、木炭條:主要用於年畫的素描稿。鉛筆一般分軟、中、硬三類,筆杆上用H或B分別標出筆的軟、硬程度,HB為中性,在H或B字母前加有阿伯數字。數字越大表示軟或硬的程度亦大。最軟的鉛筆為9B,最硬的鉛筆為10H。木炭條是用質量較好的柳枝條燒製成的,用它畫素描稿便於修改。
毛筆:大多用於手繪年畫,它分為羊毫、狼毫、兼毫三類,狼毫筆吸水性小,筆鋒硬挺,多用於勾勒線條。羊毫筆吸水性強,筆鋒柔軟,多用於渲染大麵積的色彩。兼毫筆既有一定的吸水性又具有彈性。
炭精粉:用於擦筆年畫,主要用它處理擦筆年畫中的明暗轉折及虛實關係。
紙:年畫用紙主要有宣紙,宣紙又分生宣和熟宣兩類,生宣較多用於木版年畫,定稿或拓印。熟宣多用於手繪工筆年畫。拷貝紙在年畫中用來將畫稿翻轉到正式木刻板上或正式稿上的。圖畫紙或繪圖紙一般用於手繪年畫,也是新年畫較多采用的紙張,要求紙質緊密,厚薄均勻,吸水性小。
磨拓工具:用於木版年畫的製作,其作用是將畫稿翻印在木刻板上。主要有打刷,是拓印中上紙所用工具之一;大、小長柄砸刷,它是拓印中用來拓印細部紋飾;還有拓包是上墨的工具。
木刻板:用於木刻年畫製作。一般選用果樹板,因木紋組織較細致,便於刻製,如梨木、白桃木等。
刀具:主要用於木刻年畫的刻製工具。用的刀子有三角刀、圓口刀、平四刀、大圓鑿、排刀等,與木刻版畫的刀具大致相同。
墨滾:是木版年畫拓印、套色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用橡膠製成的,一般手推油印機的裏滾可以替代。
顏料:傳統年畫采用的顏料有印刷顏料油墨,也有的用粉質顏料。新年畫的著色大多是用水粉、水彩、油畫、丙烯等顏料,另外還有用色粉筆等顏色。
年畫的題材及體裁
年畫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內容,它是與各地的生活風俗,欣賞習慣和審美觀點分不開的。總起來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1.描繪社會現實生活,表現勞動人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勞動的題材。
2.描繪曆史人物,戲曲故事,民間傳說,時事新聞以及民族英雄題材。
3.描繪全年各個時節風俗的題材。如端午競渡、七夕乞巧等。
4.描繪四季花果的題材,如花開榮盛、竹報平安、萬年青和石榴多子等。
5.描繪兒童的題材,如五路進財、五子登科、百子圖、子孫合圖等。
6.描繪自然風景、花卉的題材。
從年畫題材內容的表現特點看,有這樣幾個方麵:首先是內容有其娛樂性。年畫大多是新年供人欣賞的,因此在內容上要適應群眾“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願。其次,作品有著良好祝願的內容。講究通過畫麵的內容對將來的生活寄以良好的祝願,一般采用諧音“皆取美名、以迎祥祉”。再次,它具有反映時代的內容,這在新年畫中尤為突出。最後是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內容。這類內容在民間舊年畫中有一些,但更多的是新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