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剪紙(3 / 3)

對稱剪紙

對稱剪紙就是把一幅剪紙對折起來刻,刻好後分開來就形成一幅對稱的剪紙。對稱剪紙必須從內容的需要出發,不能隻為了湊熱鬧,否則非但不能豐富內容襯托主題,反而使人感到畫麵上內容重複,顯得多餘。在傳統的剪紙中有許多內容都是有一定含義的,如雙魚、鴛鴦等。表現新內容的對稱的刻法,不是為對稱而對稱,也是根據具體內容的需要而定的。如表現兩個女社員相對摘豆情景的對稱剪紙,就比較自然而完整運用了這一刻法。

點色剪紙

點色剪紙又稱染色剪紙,是刻在畫國畫用的宣紙上(可用單宣)或玉扣紙上。刻好後用毛筆點上各種色彩。一般采用民間染料色,如洋紅、洋綠、杏黃等。這種色彩既透明又鮮豔。在染色時,往往好多層選在一起點色,可讓顏色自己一層層的透下去。根據需要,色彩中加些白酒,使色彩隻向下滲,而不會向外及左右浸開。

分色剪紙

分色剪紙,其表現方法近似於剪貼。在刻的時候,可以幾種色彩紙拚起來到(也可分開來刻),刻好後依據原畫稿的構圖、布局,按分色的需要貼成一個畫麵。這種方法在現代剪紙中是不多的,如果用來表現現代內容的剪紙也比較適合。但應注意,用色不宜過多,最好為三、二種色,不能太零散,要有整體感。在分色剪紙中以浙江省浦江的作品最為突出。

襯色剪紙

襯色剪紙,故名思義就是將剪刻好的剪紙作品。在其下麵襯上各種有色紙。大都用宣紙或較好的玉扣紙剪刻作品,作品下的色紙,一般襯上深藍色、紫紅色或黑色。也有的作品是黑色的,下麵的襯紙用橘紅色、綠色等。如果襯底的紙是用深色的,則剪紙是淡色的,兩相襯托,顯得鮮明突出,分外美觀。襯色剪紙與陰刻剪紙的剪法基本相同。

繪色剪紙

繪色剪紙是用金、銀、黑等色紙刻剪成單色剪紙,然後在下麵襯以白紙,再在白紙上用色粉繪製細部。這種剪紙俗稱“銅寫料”,其風格古樸華麗,它把剪、繪融為一體與一股剪紙相比,更另有一番趣意。另外,還有一種繪色剪紙它不用襯紙,直接在剪紙上勾繪細部,看起來比較雅致。

陽刻剪紙

陽刻剪紙,即刻去空白,留住線條或塊麵,襯以白紙,托出畫麵。這種剪紙又叫單色剪紙或黑白剪紙,其效果如同印章裏的朱文一洋。它顯得集中樸素大方,也是最有特色的一種剪紙形式,出而最為普遍。

陰刻剪紙

陰刻剪紙,與陽刻剪紙相反,是將形象上的線條刻去(即畫稿中的墨線被刻空)留住所有塊麵。陰刻剪紙除這一種外,還有一種是留線條、留底子,刻去塊麵。最好的表現方法是陰刻和陽刻結合起來,這種處理方法不會顯得單調而感到變化豐富。

套色剪紙

套色剪紙與單色剪紙稍有不同。需要多剪空,即多出線多用陽刻處理。正槁用黑色或金色紙,刻好後套上各種彩色紙(一般為蠟光紙),套用色彩最好有一個主調,其餘色彩作為襯托主題。另一種套色,正稿是黑色或深藍色,套色時不按物。形象的輪廓線來套,可套出線外或套在線內,這種套色用筆大膽,大紅大綠、十分自然,但不可故意做作,否則弄巧成拙,顯得不自然。

筆彩剪紙

筆彩剪紙,又叫填色剪紙。它的正稿也就是一幅黑線條畫,或用其他顏色。刻好後貼在生宣紙上,也可以用能夠吸色的紙代用,用的顏色最好是中國畫顏料或水彩顏料。色彩一定要透明,上色時才不會把正稿色線遮住。用筆不能塗塗改改,一筆下去,可以有深淺濃淡的變化。四周如果浸染開去,可聽其自然,不能呆板。剪紙創作方法剪紙的創作首先從構圖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