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張鳴善
張鳴善(生卒年不詳),名擇,號頑老子,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後遷居湖南,流寓揚州。曾官宣慰司令史,江浙提學。元滅後稱病辭官,隱居吳江。散曲存套數兩套,小令十三首。
〔水仙子〕
譏時
鋪眉苫眼①早三公②,裸袖揎拳③享萬鍾④,胡言亂語成時用⑤。大綱來⑥都是烘⑦。說英雄是英雄,五眼雞⑧岐山鳴鳳⑨,兩頭蛇南陽臥龍⑩,三腳貓渭水飛熊!
【注解】
①鋪眉苫眼:意為裝模做樣,裝腔作勢,目中無人。
②三公:封建朝代最高的官吏,曆代所指稱不一,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
③裸袖揎拳: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握緊拳頭,指惡狠好鬥之徒。
④萬鍾:指極高極優厚的俸祿。鍾為古代計量單位,六斛四鬥為一鍾。
⑤成時用:吃得開。
⑥大綱來:總而言之,元人口語。
⑦烘:同“哄”,欺騙。
⑧五眼雞:也作忤眼雞,指好鬥的公雞。
⑨岐山鳴鳳:傳說周文王興周時有鳳凰鳴於岐山(在今陝西省岐山縣東北)。
⑩南陽臥龍:指諸葛亮。
三腳貓:缺一腳的貓。喻指徒有其表實不中用的人。
渭水飛熊:指呂尚,即薑子牙,薑太公。傳說周文王夢見飛熊,而後在渭水濱遇見薑太公。
【譯文】
裝模作樣的人居然早早當上了王朝公卿,惡狠好鬥,蠻橫無禮的人竟享受著萬鍾的俸祿,胡說八道、欺世盜名的人竟能在社會上層暢行無陰。總而言之都是胡鬧。說英雄可到底誰是英雄,五眼雞居然成了岐山的鳳凰,兩頭蛇竟被當成了南陽的諸葛亮,三腳貓也會被捧為薑子牙!
〔普天樂〕
詠世
洛陽花①,梁園月②,好花須買,皓月須賒。花倚欄幹看爛熳開,月曾把酒問團圓夜③。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花謝了三春④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來也?
【注解】
①洛陽花:即洛陽的牡丹花。歐陽修《洛陽牡丹記》稱洛陽牡丹天下第一。
②梁園月:即梁園的月色。梁園,西漢梁孝王所建。孝王曾邀請司馬相如,枚乘等辭賦家在園中看花賞月吟詩。
③月曾把酒問團圓夜:化用蘇軾《水調歌頭》詞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④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譯文】
在洛陽賞花,到梁園賞月,好花應不惜錢去買,明月也應不惜錢去買。依著欄杆觀賞花開放得一片爛熳,舉酒問明月為何如此團圓。月有圓有缺花有開有謝,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過一墩別。花謝了到了三春再開,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圓,人去了什麼時候能再來呢?
孟
孟昉(生卒年不詳),本西域人,寓居大都(今北京)。元順帝至正十二年為翰林待製,官至江南行台監察禦史。入明後不知所終。《金元散曲》錄存其小令十三首。
〔天淨沙〕
七月
星依雲渚①濺濺②,露零玉液涓涓,寶砌③哀蘭剪剪④。碧天如練,光搖北鬥闌幹⑤。
【注解】
①雲渚:銀河。
②濺濺:指急速奔流的流水聲。
③零:落下。
④寶砌:同玉砌,指玉石砌成的台階。
⑤剪剪:整齊的樣子。
⑥闌幹:縱橫交錯的樣子。
【譯文】
空中的流星沿著銀河閃動,有如浪花飛濺,露珠零落就像玉液涓涓,夜天裏蘭草雖已衰謝但還齊整如剪。碧藍天空如綢練,波光搖動北鬥星正橫斜西天。
倪瓚
倪瓚(1301~1374年),字元稹,自號雲林子,風月主人等,無錫(今屬江蘇)人。元至正初,棄家浪遊五湖。著有《清閟閣全集》。散曲現存小令十二首。
〔人月圓〕
傷心莫問前朝①事,重上越王台②。鷓鴣啼處,東風草綠,殘照花開。
悵然孤嘯,青山故國,喬木蒼苔。當時明月,依依素曩③,何處飛來。
【注解】
①前朝:此指宋朝。
②越王台: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所建,為駐兵處。
③素曩:皎潔銀白的月光。
【譯文】
不要再問前朝那些傷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鷓鴣鳥哀婉地啼叫,東風吹指初綠的衰草,殘陽中山花開放。
我惆悵地獨自仰天長嘯,青崇山峻嶺依舊,故國已不在,滿目盡是喬木布滿蒼苔,一片悲涼。頭上的明月,柔和皎潔,仍是照耀過前朝的那輪,可是它又是從哪裏飛來的呢
〔折桂令〕
擬張鳴善
草茫茫秦漢陵闕①。世代興亡,卻便似月影圓缺。山人家②堆案圖書③,當窗鬆桂,滿地薇蕨④。侯門⑤深何須刺謁⑥,白雲自可怡悅。到如今世事難說。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不見一個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