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七言古詩3(3 / 3)

【賞析】 此詩是在代宗廣德二年作於成都。時詩人經曆了玄宗、肅宗、代宗三朝,自有人世滄桑,浮生若夢之感。因而在詩中明以寫馬,暗以寫人。寫馬重在筋骨氣概,寫人寄托情感抱負。讚九馬圖之妙,生今昔之感,字裏行間流露作者對先帝忠誠之意。 在章法上錯綜絕妙。第一段四句先讚曹氏畫技之高超。第二段八句追敘曹氏應詔畫馬時所得到榮譽和寵幸。第三段十句,寫九馬圖之神妙及各馬之姿態。第四段八句是照應第二段“先帝”的伏筆,從而產生今昔迥異之感。 詩以奇妙高遠開首,中間翻騰跌宕,又以突兀含蓄收尾。寫駿馬極為傳神,寫情感神遊題外,感人至深,興味雋永。浦起龍《讀杜心解》說:“身曆興衰,感時撫事,惟其胸中有淚,是以言中有物。”此言極是。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杜甫

將軍魏武之子孫①,於今為庶為清門②。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③。學書初學衛夫人④,但恨無過王右軍⑤。丹青不知老將至⑥,富貴於我如浮雲。開元之中常引見⑦,承恩數上南薰殿⑧。淩煙功臣少顏色⑨,將軍下筆開生麵⑩。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先帝禦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牽來赤墀下,迥立閶闔生長風。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玉花卻在禦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弟子韓幹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幹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將軍畫善蓋有神,必逢佳士亦寫真。即今飄泊幹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稟纏其身。

【注釋】①將軍:指曹霸,官至左武衛將軍。魏武:指曹操,三國時封為魏王。其子曹丕稱魏帝後,追尊為魏太祖武皇帝。子孫:曹霸為三國魏高貴鄉公曹髦後裔,而曹髦為曹丕孫,故稱曹霸為“魏武子孫”。②庶:平民。清門:清寒貧苦的家庭。③文采:文學藝術方麵的才華。④衛夫人:晉代汝陽太守李矩妻,名鑠,字茂猗,著名書法家,曾教授王羲之書法。⑤恨:遺憾,不滿意。王右軍:即王羲之,晉代著名書法家,官至右軍將軍。⑥丹青:紅色和青色顏料,借指繪畫。⑦開元:唐代玄宗年號,從公元713年至741年。⑧南薰殿:唐代皇宮興慶宮的主殿之一,在龍池南。⑨淩煙:即淩煙閣,在唐太極宮凝陰殿南。唐太宗貞觀十七年,為表彰功臣,詔命畫功臣像於閣內以紀之。⑩生麵:新的容貌。進賢冠:黑布做的帽子,唐代百官上朝均戴進賢冠。據《後漢書·輿服誌》載:“進賢冠,古緇布冠也,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褒公:即段誌玄,唐太宗時任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封為褒國忠公。鄂公:即尉遲敬德,唐太宗時任開府儀同三司,封鄂國公。先帝:指唐玄宗。玉花驄(cōng):唐玄宗所騎駿馬名。驄,青白色相間的馬。赤墀(chí):又稱丹墀,宮殿的前階。墀,台階,皇帝宮殿前的台階漆成紅色,故稱赤墀。迥立:昂首挺立。閶闔(chāng hé):傳說中的天門。斯須:一會兒,很短的時間。九重:古人認為天有九重,第九重最高,此處指皇宮。榻(tà):窄而低的床。至尊:最尊貴的,指皇帝。圉(yù)人:古代官名,掌管牧養馬匹。太仆:內廷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車馬。惆悵:傷感、失意狀。此處指驚歎、感慨。韓幹:唐代著名畫家,官至太府寺丞。曾師從曹霸,後自成一家,也善於畫鞍馬人物,所畫馬多為肥壯形態。入室:指最優秀的弟子,得到老師真傳者。窮:窮盡,完結。此處指所有、各種。殊相:不凡的形態。忍:竟然。驊騮:古駿馬名,周穆王八駿之一。凋喪:凋零、喪失。佳士:傑出的人物。寫真:寫生畫。幹戈:戰亂,指“安史之亂”。盛名:崇高的名望。坎稟(lǎn):坎坷,不得誌。

【譯詩】曹將軍是魏武帝曹操後代子孫,而今卻淪為平民百姓成為寒門。英雄割據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曹家文章豐采卻在你身上留存。當年為學書法你先拜師衛夫人,隻恨得沒有超過王羲之右將軍。你畢生專攻繪畫不知老之將至,榮華富貴對於你卻如空中浮雲。

開元年間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見,承恩載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淩煙閣的功臣畫象年久褪顏色,曹將軍你揮筆重畫又別開生麵。良相們的頭頂都戴上了進賢冠,猛將們的腰間皆佩帶著大羽箭。褒公鄂公的毛發似乎都在抖動,他們英姿颯爽好象是正在酣戰。

開元時先帝的天馬名叫玉花驄,多少畫家畫出的都與原貌不同。當天玉花驄被牽到殿中紅階下,昂首屹立宮門更增添它的威風。皇上命令你展開絲絹準備作畫,你匠心獨運慘淡經營刻苦用功。片刻間九天龍馬就在絹上顯現,一下比得萬代凡馬皆成了平庸。

玉花驄圖如真馬倒在皇帝榻上,榻上馬圖和階前屹立真馬相同。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賞賜你黃金,太仆和馬倌們個個都迷惘發怔。將軍的門生韓幹畫技早學上手,他也能畫馬且有許多不凡形象。韓幹隻畫外表畫不出內在精神,常使驊騮好馬的生氣凋敝失喪。

將軍的畫精美美在畫中有神韻,偶逢真名士才肯為他動筆寫真。而今你漂泊淪落在戰亂的社會,平常所畫的卻是普通的行路人。你到晚年反而遭受世俗的白眼,人世間還未有人象你這般赤貧。隻要看看曆來那些負盛名的人,有誰不終日坎坷窮愁糾纏其身?

【賞析】這是一首題畫詩中的著名之作。也是寫贈曹霸的。

全詩共分五段,每段八句。第一段敘曹霸的家世和他對書畫的專注:曹霸是曹操後裔,他淡泊於富貴,專注於丹青。第二段寫曹霸曾奉詔在淩煙閣畫功臣像,畫得栩栩如生。第三段寫曹霸為玄宗禦馬畫像,技壓眾多畫工。第四段可謂是對曹霸畫馬的細部寫真了:真馬與畫上之馬,不辨真假。且與曹霸弟子韓幹之畫相較,指出韓畫馬隻畫肉不畫骨,曹霸能畫出馬的骨相,因此,馬的精神也被畫出來了。最後一段寫曹霸晚年落魄。“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稟纏其身”是為曹霸惋惜,也是杜老情感的寄寓。

全詩四十句,回環往複,一氣流注,不惟寫出了曹霸畫技之高超,也寫出了才人不遇的悲哀。

寄韓諫議注

杜甫

今我不樂思嶽陽①,身欲奮飛病在床②。美人娟娟隔秋水③,濯足洞庭望八荒④:鴻飛冥冥日月白⑤,青楓葉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鬥⑥,或騎麒麟翳鳳凰⑦。芙蓉旌旗煙霧落⑧,影動倒景搖瀟湘⑨。星宮之君醉瓊漿⑩,羽人稀少不在旁。似聞昨者赤鬆子,恐是漢代韓張良。昔隨劉氏定長安,帷幄未改神慘傷。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楓香。周南留滯古所惜,南極老人應壽昌。美人胡為隔秋水?焉得置之貢玉堂。

【注釋】①嶽陽:地名,在今湖南省東北部,長江之南,洞庭湖邊。是此詩所寄韓諫議歸隱之處。②奮飛:鳥類振翅飛翔。③美人:古詩中多用以指作者思念的人。娟娟:美好的樣子。秋水:秋天的、清澈的水麵。④濯(zhuó):洗滌。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長江南麵,古代湖麵廣闊,號稱“八百裏洞庭”。八荒:八方荒遠之地,古代比“四海”更廣大遼遠的地域概念。⑤鴻:即鴻雁,候鳥。冥冥:也作“溟溟”,指高遠的天空。⑥玉京群帝:道教認為天上有三十二天,各有一位天帝,這些天帝都居住在玉京。北鬥:即北鬥七星,古人以它為人君之象,號令諸天。⑦麒麟:也作“騏驎”,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多作為吉祥的象征。翳(yì):通“翼”,驅使。⑧芙蓉旌旗:繪(繡)蓮花圖案的旗幟。⑨瀟湘:指瀟水和湘水,為湘江上遊,在今湖南省境內。⑩瓊漿:美酒。羽人:神話中的飛仙。因道教認為經過修煉可以飛升成仙,故也有以羽人作為道士的別稱。赤鬆子:傳說中的神仙。《列仙傳》載:赤鬆子“神農時雨師也,能入火自燒,昆侖山上隨風雨上下也。”韓張良:即張良,字子房,輔佐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封留文成侯,後棄功名從赤鬆子遊。張良為韓國人,其祖與父相繼為韓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此處稱之韓張良,以應韓諫議的姓。劉氏:指劉邦,漢朝開國皇帝。帷幄:軍中帳幕。周南留滯:漢武帝繼位後,登泰山封禪,太史公司馬談被留在周南,不得隨行,因而氣憤而亡。指不得重用。周南即洛陽。南極老人:星名,又稱老人星。玉堂:漢代宮殿名,此處指朝廷。

【譯詩】眼下我心情不佳是思念嶽陽,身體想要奮飛疾病逼我臥床。隔江的韓注他品行多麼美好,常在洞庭洗足放眼望八方。鴻鵠已高飛遠空在日月之間,青楓樹葉已變紅秋霜已下降。玉京山眾仙們聚集追隨北鬥,有的騎著麒麟有的駕著鳳凰。芙蓉般的旌旗被煙霧所淹沒,瀟湘蕩著漣漪倒影隨波搖晃。星宮中的仙君沉醉玉露瓊漿,羽衣仙人稀少況且不在近旁。聽說他仿佛是昔日的赤鬆子,恐怕是更象漢初韓國的張良。當年他隨劉邦建業定都長安,運籌帷幄之心未改精神慘傷。國家事業成敗豈敢坐視觀望,厭惡腥腐世道寧可餐食楓香。太史公留滯周南古來被痛惜,但願他象南極壽星長泰永昌。品行高潔之人為何遠隔江湖,怎麼才能將他置於未央宮上?

【賞析】 此詩屬於遊仙詩一類,隱約含蓄,反複涵詠,始能體味。 詩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懷念韓某遠在洞庭,日月更迭,思念益切。“玉京”六句為第二段,寫朝廷小人得勢,而賢臣遠去。點出韓某已罷官去國。 “似聞”六句為第三段,寫聽到韓某罷官原因,以張良比之,頌其高潔有才。末四句為第四段,抒寫自己感想,並望韓某再度出山,為國出力。 詩思嚴慎細致周密,寫得隱晦曲折。格調卻清新激昂,鏗鏘有力。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①,柯如青銅根如石②。霜皮溜雨四十圍③,黛色參天二千尺④。君臣已與時際會⑤,樹木猶為人愛惜。雲來氣接巫峽長⑥,月出寒通雪山白⑦。憶昨路繞錦亭東⑧,先主武侯同閟宮⑨。崔嵬枝幹郊原古⑩,窈窕丹青戶牖空。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剪伐誰能送?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曾經宿鸞鳳。誌士仁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注釋】①孔明廟:指夔州(今四川奉節)孔明廟,為紀念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而建。②柯:樹幹。石:指磐石,碩大而堅硬。③霜皮:指樹皮上斑斑點點,如披霜花。溜雨:指樹皮潤滑。圍:古代計量圓周的單位。④黛色:青黑色。參天:指樹木高聳在天空。⑤與時:正當時,時機正好。際會:遇合。⑥巫峽:長江三峽之一,為三峽中最長、最壯觀的一個峽,自四川巫山縣至湖北巴東縣間,達一百六十裏。⑦寒通:指寒冷清涼之氣相通。雪山:指岷山,在成都平原西麵,峰頂終年積雪,長江支流岷江發源於此。⑧錦亭:杜甫在成都時所居草堂之亭,臨錦江而立,故名。⑨先主:三國時指蜀漢昭烈帝劉備。武侯:指諸葛亮,曾封為武鄉侯。閟(bì)宮:原指周的先祖薑嫄的廟,後用來泛指祠堂。成都武侯祠建於先主廟內,故曰“同閟宮”。⑩崔嵬(cuī wéi):高大雄偉。郊原:郊野平原。窈窕(yǎo tiǎo):指宮室、山水幽深。丹青:此處指先主廟、武侯祠內建築的彩繪。戶牖(yǒu):門和窗。神明:天地神靈。造化:指大自然。未辭:不辭,不逃避。剪伐:削除,砍伐。送:運送。苦心:柏樹味苦,此處暗喻諸葛亮輔佐劉備的一片苦心。螻蟻:螻蛄和螞蟻,小昆蟲,暗喻卑賤鄙陋的小人。鸞鳳:鸞鳥和鳳凰,傳說中的神鳥。常用來比喻賢俊之士。

【譯詩】孔明廟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樹,枝幹色如青銅根柢固如盤石。樹皮潔白潤滑樹幹有四十圍,青黑色朝天聳立足有二千尺。劉備孔明君臣遇合與時既往,至今樹木猶在仍被人們愛惜。柏樹高聳雲霧飄來氣接巫峽,月出寒光高照寒氣直通岷山。想昔日小路環繞我的草堂東,先生廟與武侯祠在一個閟宮。柏樹枝幹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廟宇深邃漆繪連綿門窗寬空。古柏獨立高聳雖然盤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風。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偉力,它正直偉岸原於造物者之功。大廈如若傾倒要有梁棟支撐,古柏重如丘山萬年也難拉動。它不露花紋彩理使世人震驚,它不辭砍伐又有誰能夠采送?它雖有苦心也難免螻蟻侵蝕,樹葉芳香曾經招來往宿鸞鳳。天下誌士幽人請你不要怨歎,自古以來大材一貫難得重用。

【賞析】 詩的前六句為第一段,以古柏興起,讚其高大,君臣際會。“雲來”十句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廟的古柏,其中“落落”兩句,既寫樹,又寫人,樹人相融。“大廈”八句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發感想。最後一句語意雙關,抒發詩人宏圖不展的怨憤和大材不為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