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老烏龜智戲狐狸 一隻狡猾的狐狸欺負一隻老烏龜,但老烏龜的甲殼很堅厚,狐狸不能損傷他分毫。於是,狐狸便叫了一群朋友:老鷹、豺狼、穿山甲、黃鼠狼……一齊對付他。

一天,老烏龜路過一座高山,老鷹在天空發現了,猛撲下來啄他;狐狸、豺狼、穿山甲、黃鼠狼得到了消息,也就奔來圍攻。老烏龜自知不是敵手,隻好全身縮進堅硬的甲殼中,哈哈大笑說:“我穿著祖傳的鐵甲,誰能損傷我分毫!”

狐狸說:“大家不要急,慢慢商量,總有對付他的辦法。穿山甲呀,你能穿通山岩,趕快動手穿通他的龜殼,頭功是你的!”

老烏龜聽了,心中驚慌,他知道穿山甲的厲害,如果真的動手,甲殼被鑽上個洞,還有命嗎?但他故作鎮靜,依然哈哈大笑說:“穿山甲呀,要是你不自量力,不防來試試,管叫你折斷了頭骨,拗斷了尾巴。”

穿山甲聽了,嚇得畏畏縮縮,不敢動手。 狐狸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家夥縮在甲殼裏,總有探出頭來透氣的時候。灰狼大哥,等他一伸出頭來,你就把它咬斷。”

老烏龜聽了,更加驚慌,想:“如果他們真的寸步不離守住我,我不悶死也會餓死渴死。”但他仍十分鎮靜,大聲笑著,說:“我能三個月不喝水,三年不吃東西,你們有耐心,隨你們的便吧!這鐵甲頭上有個透氣洞,千年不探頭,也悶不死。豺狼啊,叫你的子子孫孫一輩一輩都來等吧!”

狐狸驚得目瞪口呆,又想出一個辦法:“把這老賊放在山岩上。我們拿鐵銀頭來擊打,把他敲個粉碎。”

老烏龜大吃一驚,真的這樣做,甲殼會被擊得粉碎,整個身體要被擊成肉醬。但是,他還是不動聲色,又哈哈大笑說:“你們這群蠢貨,豈不知我這祖傳的鐵甲,不怕山岩和鐵銀頭?隻怕你們用力敲擊,鐵銀頭被反彈過來,先斷送你們的性命!”

豺狼聽得不耐煩,喊叫著說:“別嗦了!我們送他到高山上,然後推他下去,豈不讓他頭腦震裂,送了老命!”

老烏龜心裏萬分著急,嘴裏卻笑得格格響,說:“想當年,我曾經從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上跳下去,沒傷著分毫,現在還怕什麼?”

狐狸大怒,厲聲說:“可恨的老家夥,不信沒法製你!來,趕快疊起柴堆,再澆上油,點起火來,把他丟進火裏燒,烤熟了烏龜肉,大家好好吃一頓,怎麼樣?”

朋友們都叫好,嚇得老烏龜渾身出冷汗。可是,他依然鎮靜地哈哈大笑說:“好極了!你們可真笨!難道不曾聽說:烏龜洗澡,用火不用水?能在大火裏洗個澡,多麼暢快啊!”

狐狸氣得暴跳如雷,大聲呼喝:“該死的老東西,你不怕火,難道也不怕水?老鷹,你叼住他,高高飛起,飛到那條大河的上空,把他擲到河裏去,瞧他還敢逞強嗎?”

老烏龜心中大喜:這可再好不過了。但是他裝出恐懼的樣子,全身顫抖著,哭泣哀求著說:“狐狸大哥,各位好兄長,我和你們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何必非要送我去死呢?如果把我擲入大河裏,我……我馬上就會沉下水底,不淹死,也得悶死。求求你們,饒我這條老命吧!”

狐狸大喜,笑著罵道:“原來你也有害怕的時候!再笑呀,為什麼哭泣哀求呢?哼!老家夥,要知道,今天饒了你,日後卻是個麻煩!”

狐狸命令老鷹動手,老烏龜哭得更淒慘了,狐狸卻笑得喘不過氣來。

老鷹抓住烏龜,高高飛起,飛到那條大河上空,找了個水流湍急的地方,把老烏龜拋了下去。

老烏龜掉到河裏,等於回了老家,他從水麵上探出頭來,哈哈大笑說:“多謝老鷹大哥送我回家!狡猾的狐狸先生,勸你以後別再賣弄聰明啦!”

青蛙和老鷹 一隻青蛙正在小河邊玩耍,一隻凶猛的老鷹從天而降,抓起青蛙振翅飛起。青蛙心想: 完了!性命難保!定了定神,他還是壯著膽子問一句:“老鷹,你要帶我到哪兒去?”“帶 你到高山上,我要好好享受一頓。”

青蛙腦袋轟的一下,心裏亂撲騰:壞了!山上離家太遠,誰來救我呀?急中生智,他假裝高興地說:“老鷹,謝謝你,山上有我的父母和姐妹,我一定能見到他們。臨死前能見到親人多幸福啊。”老鷹聽了,猶豫起來:山上有他這麼多親人,這倒是件麻煩事。於是他撥轉翅膀向河邊飛去。

青蛙暗地高興,又問:“這又是帶我去哪兒呀?”“到小河邊的橋頭上去。”青蛙假裝哭了,哀求說:“老鷹大哥,別帶我去那兒吧!那裏沒有我的父母、姐妹,臨死前我連一個親人都見不著,多淒慘啊!”

他越哀求,老鷹越得意,頭也不回直衝橋頭飛去。到了橋邊,老鷹爪子一鬆,把青蛙扔在橋上,他高踞橋頭,威風凜凜地說:“青蛙,臨死之前你還有什麼請求嗎?”青蛙偷眼瞧了瞧橋下,小河裏的水正潺潺地流著。他於是嚴肅地對老鷹說:“偉大的老鷹吃一隻渺小的青蛙時應該威風一些,我希望你把你的嘴和爪子在石頭上磨得銳利些。”

老鷹認為有道理,就找了塊石頭磨起嘴來。這時,青蛙乘機跳到小河裏,隻露出半截身子向老鷹說:“再見,大傻瓜!小河是我的家鄉,這裏有我的父母和姐妹。”說完,一個猛子紮下去不見了。

老鷹瞪著滾圓滾圓的眼睛,氣得翎毛都炸了起來。

水井 在一個小村子裏,有一口水井。全村人都要靠這口井生存、生活、洗衣服、洗菜、飲牲 畜,甚至天旱的時候還可以用來澆一澆房前屋後的菜園。

這口水井的水清洌甘甜。來往的過路人都願意在這村裏停下來歇歇腳,特別是能喝幾口這甘甜的井水,再去趕路。

一天,一位老漢牽著一頭驢,從這村裏經過,他是到遠方去貿易的生意人。

老漢在水井旁,把驢拴好,到井邊打了一罐水,自己先解解渴,剩下的去飲驢。

老漢打水的時候,發覺井水好像比往日淺了一些,就對井邊納涼的村民說:

“這口井的水好像淺了一些,是不是有泥沙淤積了,也許該掏一掏了?”

那些人聽了老漢的話,不以為然地說:

“這口井的水,已經吃了好多年了,從來沒掏過,也從來沒被淤壞,你多操這份閑心了。”

老漢聽了,搖頭歎息道:

“多好的井水呀,如果幹了,那就太可惜了。”

這以後,村裏的人照樣每天來汲水,卻沒有人注意井水越來越淺。

第二年春天,正逢大旱。村裏的人不能眼看自家的菜園都幹得出不來苗,就紛紛地去井裏提水澆園子。

可是,沒過幾天,井裏就打不出水來了,甚至連人和牲畜也出現了飲水困難。人們這才著了急。

每天一大早,水井旁便排滿了人,等著水井裏滲出少得可憐的水。有時,從清晨等到傍晚,也分不到一罐水。除了做飯,連洗衣服的水都沒有,更不用說澆菜園了。

幹旱並沒有緩解,人們這時才想起那位老漢的話,心裏悔恨極了。可是,什麼都晚了,人們隻好成群結隊地外出逃荒乞討。

有一天,那位外鄉老漢又路過這個村子,當看到人們幹裂的嘴唇,看到荒蕪的田園,整個村子一片死寂,他不禁搖頭,歎息道: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木頭與神像 有一個木雕藝人,雖然技藝高超,但也不衣食不愁,從來沒有人把他當作什麼大人物,也沒有人關注過他。

有一天,木雕工偶然發現了一段木頭,這段木頭總也不被人相中,沒有人用它來定做工藝品 ,放在角落裏很長時間了也沒用,一直被冷落在那裏。

木雕工把這段木頭拎出來,在院子裏細細端詳。他想琢磨一下,用這塊木頭雕個什麼作品。偶發靈感,他決定用這段木頭雕個神像。

木雕工從那天開始,認真設計和製做起這個木雕神像來。經過一個來月的精心雕琢,一尊神采奕奕的神像雕刻成功了。

他決定把這尊神像送到很遠的一個寺院裏。

當他扛著神像從家裏出來時,鄰居和街上的行人幾乎沒有誰注意過他肩上扛的東西,仿佛那仍然是一段木頭。

他扛著神像繼續走,出了城以後,他發現開始有人對他雕的神像注意起來,時時可以看到有行人停下來觀看,還時時聽到人們在低聲議論:

“看,一個新的神像!那神像多精致啊!瞧那眼神,那表情,真是栩栩如生。”

“這神像不知是送到什麼地方去,一定是很有名氣的寺院,看那神像的神態就不會是一般的神仙,一定是最尊貴的仙人!”

木雕工繼續前行,越走聽到的恭敬之詞就越多。有的路人看到他扛的神像,竟立在路邊,行注目禮,口中虔誠地念起佛來。再往前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幾乎阻礙了他繼續前行,需要擠過層層人群才能 走過去。木雕工決定就近將神像送到山坡上的一個寺廟裏。

木雕工回家後,照常幹他的活兒,照常過他普通人的生活。又隔了大約半年的時間,木雕工決定到他送神像的那個寺廟裏去看看。

木雕工剛剛走到山腳下,就看到人們三三兩兩絡繹不絕地往山坡上的寺廟方向走,一位老太太還邊走邊向別人說:

“這廟裏新請來的神可靈啦!”

月亮與太陽 月亮聽說太陽很有威望,所有的人都對太陽頂禮膜拜,很不服氣。月亮決定去調查一番,然後再去和太陽比較。

一天傍晚,月亮把皎潔的月光灑到公園的草坪上,那兒聚集了一大群年輕人,他們正在月光下跳舞唱歌。

月亮走過來,問道:

“你們說說太陽怎麼樣?你們喜歡它嗎?”

一個姑娘說:

“我可不喜歡太陽,今年夏天的太陽光也太強了,把我曬得頭昏腦脹,你們看,皮膚也曬得這麼黑。”

另一位男孩子也說:

“真是這樣,在炎熱的太陽光下幹什麼活也不舒服,稍一活動渾身就出汗,每天要洗幾次澡,真讓人難受。”

月亮聽了,心裏很舒服。月亮又往前走,前邊是一排排的農舍。月亮在農舍前的一個廣場上停下來,它看到許多老年人都在那兒坐著聊天,便走過去問:

“我很想知道,在你們心目中,太陽和月亮哪個更好些?”

一個老奶奶說:

“當然是月亮了,你難道沒看見我們正坐在月光下乘涼嗎?要是在太陽底下,誰敢坐在這裏,一定會被曬得暈倒的,尤其像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

一個似乎很有學問的人接著說:

“是啊,太陽光強烈得讓人睜不開眼睛,這隻能使人感到煩悶。隻有在月光下,才能讓人產生詩一樣夢幻般的感覺,讓人感到清靜幽遠,給人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