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愛國教育故事6
周文燦愛兄長不受挑撥
宋朝時,有一個人名叫周文燦。他有一個哥哥,兄弟倆相親相愛,令人羨慕。
後來,父母相繼去世,哥哥也染上了酗酒的惡習,經常喝得醉醺醺的,什麼活兒也不幹。天長日久,哥哥一直靠文燦養活。文燦對此一句怨言也沒有,對哥哥仍舊恭恭敬敬。在他心目中,哥哥永遠是哥哥,與自己骨肉情深、手足相連。
二天傍晚,文燦正在家裏看書,忽然聽到外麵吵吵嚷嚷的,裏麵似乎還有哥哥的聲音。他連忙跑出來,隻見哥哥喝得酩酊大醉,便急忙上前去扶哥哥,沒想到哥哥卻說:“你是誰?你要幹什麼?”然後,一個大巴掌朝文燦猛扇過來。文燦跌倒在地。
鄰居們見此情形,都很氣憤,有的說:“太不像話了!居然打自己的親生弟弟!”有的說:“文燦,別傻了,幹脆告了吧!”
文燦上前扶住哥哥,對眾人喊道:“我和哥哥手足情深,你們怎麼可以離間我們呢?”眾人不禁一愣,悄悄地散去了。
文燦把哥哥攙扶回家,幫他擦洗一番後,安頓他睡下了。半夜,哥哥醒來,輕手輕腳地走到弟弟床邊,不禁痛哭流涕:“弟弟呀,哥哥真對不住你啊!
這件事像長了翅膀一樣,傳到了朝中。當朝宰相司馬先知道這件事後,不僅對周文燦大力。讚賞,還寫了篇文章勸導大家要懂得包容手足,要相互體諒。從此,鄉裏民風淳樸。
朱顯兄弟互愛
在元朝真定這個地方,有一個叫朱顯的人。他的祖父去世時,將財產等分為三份,分給了朱顯兄弟三人。
後來,朱顯的哥哥不幸過世,留下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孤苦無依。朱顯非常難過,他把侄子們看做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一樣照顧。
侄子們年紀小,無法自立。朱顯想:如果按祖父的意願,把財產均分各奔前程的話,那誰來關心教育侄子們呢?又有誰在身邊料理他們想像不到的種種問題呢?如果沒有人幫助他們撐起這個家,往後的情形會怎樣……想到這裏,他把弟弟朱耀找來,商量說:
“父子兄弟,本是同氣連枝,不可分離。現在,哥哥離開我們了,他的孩子們這麼小,無論是情理還是道義,我們都應代替哥哥來履行長輩應盡的責任,把侄子們的生活安頓好,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我們不能分家,應該全心全力地看護和照顧他們!”
弟弟聽後,想想十日裏哥哥總是默默地關懷年幼的侄子們,而今,他又為了侄子們決定放下這筆豐厚的遺產,讓整個大家庭共同分擔,不由得對哥哥產生了佩服與敬愛之情。
於是,他們一同來到祖父的墓前,把祖父留下的分產證明、焚毀。從此,一家人繼續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互相關懷,互相照顧,非常溫馨。
陳世恩感化弟弟
明朝時,有一位讀書人叫陳世恩,他有一個哥哥和二個弟弟。哥哥是一個學問道德都很高的人,陳世恩的德行也如兄長一樣為眾人所讚許。但他們的弟弟卻截然相反,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閑,常一大早就不見了人影,直到深更半夜才回來。
俗話說“長兄如父’。對於三弟的不成器,大哥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他苦口婆心地勸來勸去,可三弟不但聽不進去,反而惡語相加。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又溜出去了,仍然一整天沒有回來。這天晚上,陳世恩又在門口等弟弟。弟弟沒想到二哥又在等他,不免有些心虛,站在門外不好意思進家。陳世恩笑著說:“自己家門都不進了嗎?進來吧!我好鎖門。”弟弟進門後,陳世恩照舊把院門鎖好。
看看親切的二哥,再想想兩位哥哥對自己的疼愛,弟弟不禁羞慚交加,跪下對哥說道:“我錯了!請哥哥責罰!”陳世恩扶起弟弟,高興地說:“回來就好!哥哥知道你會自己改正的!”
從此,弟弟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再也不和那幫朋友鬼混了。在兩位哥哥的精心教導下,他認真學習,發憤圖強,終於成為了一位德才兼備的人。
哥哥和弟弟
從前有一對兄弟,彼此感情特別好,哥哥很照顧弟弟,弟弟也很疼愛哥哥。一天,他們各自帶著一隻行李箱出遠門。
路上,沉重的行李箱把兄弟倆壓得喘不過氣來。他們左手提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換左手,可是換來換去還是很累。忽然,大哥想了一個好主意。他找了一根扁擔,將兩隻行李箱一左一右掛在上麵。他們挑起兩隻箱子繼續上路,雖然是挑著兩份行李,反倒覺得輕鬆了很多。
走著走著,弟弟發現天空中有一架轟炸機向他們飛過來。按照常理,發現轟炸機俯衝時,他們應該毫不猶豫地臥倒。可是,哥哥並沒有發現轟炸機。眼看著飛機就要衝下來了,情急之中弟弟衝上前去撲倒了哥哥。
他們剛臥倒在地,就聽見身後傳來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轟炸過後,弟弟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看到哥哥也安然無恙,非常高興。
可當他回頭看時,頓時驚呆了:原來他剛才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如果他要是不過來撲倒哥哥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哥哥送給弟弟的聖誕禮物
聖誕節時,保羅的哥哥送給他一輛新車。聖誕節當天,保羅離開辦公室時,發現一個男孩繞著那輛閃閃發亮的新車,十分讚歎地問:“先生,這是你的車?”
保羅點點頭:“這是我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節禮物。”男孩滿臉驚訝,支支吾吾地說:“你是說這是你哥哥送的禮物,沒花你半毛錢?我也好希望能……”
保羅以為他是希望能有個送他車子的哥哥,但那男孩所說的卻讓保羅十分震撼。
“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送車給弟弟的哥哥。”男孩繼續說。
保羅驚愕地看著那男孩,脫口而出地邀請他:“你要不要坐我的車去兜風?”
男孩興高采烈地坐上車,繞了一小段路之後,那孩子眼中充滿興奮地說:“先生,你能不能把車子開到我家門前?”
保羅微笑,他心想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鄰居炫耀,讓大家知道他坐了一部大車子回家。
沒想到保羅這次又猜錯了。“你能不能把車子停在那兩個階梯前?”男孩要求。
男孩跑上了階梯,過了一會兒保羅聽到他回來的聲音,但動作似乎有些緩慢。原來他帶著跛腳的弟弟出來了,他將弟弟安置在台階上,緊緊地抱著他,指著那輛新車。
隻聽那男孩告訴弟弟:“你看,這就是我剛才在樓上告訴你的那輛新車。這是保羅他哥哥送給他的哦。將來我也會送給你一輛像這樣的車,到那時候你便能去看那些掛在窗口的聖誕節的漂亮飾品了。”
保羅走下車子,將跛腳男孩抱到車子的前座。滿眼閃亮的大男孩也爬上車子,坐在弟弟的旁邊。就這樣他們三人開始了一次令人難忘的假日兜風。
那一次的聖誕夜中,保羅才真正體會主耶穌所說的“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三兄弟分一棵銀杏樹
在遙遠的古城裏,有一戶人家,父母很早就過世了,剩下兄弟三人慢慢長大。兄弟三人成年後,想到也該各自獨立生活了,於是,便商量著分家另過。
三兄弟平日裏相互友愛,情同手足,分家的事,大家毫無爭議,所有的財產,統統分成三份,每人各得一份。
院子裏有一棵多年生的銀杏樹卻不知該如何分才能公平。三個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沒有了主意。大哥主動讓給兩兄弟,但是兩兄弟誰都不肯獨占這棵銀杏樹。最後,實在沒有主意,兄弟三人隻好決定把樹從上到下分成三截,每人取一段。這樣的分法可謂公平分配,誰都沒有意見。他們說好了,第二天就砍樹分樹。
第二天一大早,大哥提著斧子和鋸來到院子裏,抬頭一看,愣住了:昨天還好好的一棵銀杏樹,今天葉子全都枯萎了,像是要枯死的樣子。
大哥連忙去喚兩位兄弟,兩位兄弟隨大哥來到院子裏一看,也都愣住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兄弟三個相對無言,木偶一樣愣在那裏。
好一會兒,大哥忽然拍了拍腦袋,對兩兄弟說:“我想是不是它不願意我們把它砍倒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