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三年農曆五月初的北方小城營口,酷熱異常。整個營口近半年來滴雨未見,大地被火爐般的太陽烤的龜裂出一張張大口,高呼著對水的渴望。連往日奔流咆哮的遼河水也被蒸發的沒了脾氣,變成了溫文爾雅的涓涓細流。遼河北岸一個不大的小村,將近正午,村頭一棵被曬的聾拉著頭的大樹下,一個滿臉皺褶的老農蹲在地上,一手拿著煙袋鍋子,一手撫摸著身邊舌頭伸出去大長的痩狗。嘴裏不斷的念叨著:“瘦子啊瘦子,不是俺狠心不要你。人都沒的吃了,實在是沒有餘糧給你吃啊!你就自尋活路去吧!”老人抬起頭望了望遠處田裏被曬枯萎的莊稼,無奈的搖著頭。隨即揚起布滿老繭的手向狗的背上拍了一巴掌。狗哀吠一聲,跑出去了幾步回頭可憐巴巴的看著老人。
“爺爺......求您了別趕瘦子走!”一個竹竿似的小姑娘從村中跑了過來。
“香兒,爺爺也不想趕走瘦子啊!實在是被逼無奈啊!如今這光景,咱家的糧食交了皇糧,剩下的人都吃不了幾天,哪有富裕的喂狗啊!”老人狠咂了下煙鍋。
“可是可是......要不我少吃點,分給瘦子一半。瘦子可是咱趙莊最後一條狗了!”小姑娘眼淚不斷在眼圈裏打著轉。
“哎......香兒!你聽爺爺說,但凡有一點法子我也不趕它走。瘦子整天守著咱家沒東西吃,早晚會餓死的。如果它自己到了外邊,還有機會捕獵覓食,還有活下去的希望。爺爺趕走它實在是不想看它餓死啊!”
小姑娘聽了爺爺的話,含著淚水點了點頭。
老農轉頭看了看不遠處的瘦子,突然彎腰撿起一塊土坷垃扔向了瘦子。土坷垃不偏不斜正中瘦子腚上,瘦子吃痛嗚鳴著跑向了遠處的蘆葦叢中。
“哇......”小姑娘終於忍不住大哭了起來。“香兒不哭了,等咱家收成好了,有了餘糧,爺爺再把瘦子找回來。走,趕緊回去,你奶奶今天做的好吃的,玉米餅子野菜湯。”
小姑娘看著瘦子消失的那片蘆葦叢,滿眼淚水依依不舍的轉身隨爺爺向家中走去。這時,遠處靠近河邊的蘆葦叢中突然傳來了瘦子的狂吠聲,小姑娘聽見狗叫,不顧烈日暴曬下的滾滾熱浪,轉身向蘆葦叢中飛奔而去。
“香兒,你給我站住。這興許是瘦子在捕獵呢!別去啊,危險!”老農見孫女奔向蘆葦叢,也無奈的跟了上去。
瘦子像是被門夾了尾巴,一直在瘋狂的汪汪大叫著。小姑娘循著狗叫聲,跑了過去,老農緊隨其後。
突然前麵傳來孫女“啊”的一聲驚叫聲。老農嚇的差點一屁股坐地上,心說倒黴事不會都讓俺們家攤上吧,兒子被日本人抓了壯丁,生死不明,兒媳被日本人的炸彈,炸的屍骨無存,倘若孫女再有什麼不測俺們老兩口幹脆也別活了。
老爺子心裏這麼想著,腳下可不敢怠慢。三步並作兩步的追了過去。隨即也是“哎呀”一聲,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河邊蘆葦深處一泡即將幹涸的水窪,一條三四丈長,腰眼粗的灰白大蛇倒臥在水窪旁邊,啊!不是......不是蛇,但見此物碩大如鬥的頭上長著兩個三尺左右的角,二尺多寬的大嘴上兩條尺餘的長須抖動著,銅鈴似的大眼睛有氣無力的眨巴著,遍布鱗片的身下生有四爪,尾巴略向上翹。前爪不停地在身下刨挖著,竟然刨出了個丈許的泥坑。
“龍龍......龍啊!老農嚇的驚叫出聲。隨即回過神來,扯起嚇呆的孫女轉身向村子狂奔而去。本來還在那上躥下跳狂吠不止的瘦子,見主人走了也尾隨而去。
趙莊,遼河岸邊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村子。因全村幾十戶人家全部姓趙而得名。據趙氏族譜記載,趙莊人原居住在黑龍江一個叫做淨明山的地方。不知什麼原因於元初舉家遷徙至此。趙莊人尊祖訓而信奉儒家,重文墨卻不求功名。幾百年來,趙莊人忙時種田漁獵,閑時習文修道。雖說不上十分富庶,倒也自給自足。自“九一八”日本占領東三省,趙莊人和廣大東北人民一樣受到了小鬼子的狂征暴掠。時至民國二十三年初日本政府抬出溥儀建立大滿洲國,更是以康德皇帝的名義對統治區人民進行慘無人道的掠奪。被壓榨下的趙莊人是衣不蔽體,食不裹腹。又趕上這大旱的年景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