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一書為孔所作,“中”就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就是不變的道理。《大學》一書的作者是曾子,講的是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孝xiào 經jīnɡ 通tōnɡ

孝xiào經jīnɡ通tōnɡ四sì書shū熟shú如rú六liù經jīnɡ〖〗始shǐ可kě讀dú詩shī書shū易yì禮lǐ春chūn秋qiū號hào六liù經jīnɡ當dānɡ講jiǎnɡ求qiú【釋義】

等到《孝經》和《四書》通讀、記熟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中的各種經書。

《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三傳號稱“六經”,是應當好好學習和研究的著作。有yǒu 連lián 山shān

有yǒu連lián山shān有yǒu歸ɡuī藏cánɡ有yǒu周zhōu易yì〖〗三sān易yì詳xiánɡ有yǒu典diǎn謨mó〖〗有yǒu訓xùn誥ɡào有yǒu誓shì命mìnɡ書shū之zhī奧ào我wǒ周zhōu公ɡōnɡ作zuò周zhōu禮lǐ著zhù六liù官ɡuān存cún治zhì體tǐ【釋義】

《易經》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學術著作,它有三種版本,分別叫做《連山》、《歸藏》和《周易》。

《尚書》的體裁有“典”、“謨”、“訓”、“誥”、“誓”、“命”幾種,文詞的含義十分深奧。

《周禮》是周公創製的,它記錄了周朝的六部職官,周朝的政治體製因此得以保存和流傳。大dà 小xiǎo 戴dài

大dà小xiǎo戴dài〖〗注zhù禮lǐ記jì述shù聖shènɡ言yán禮lǐ樂lè備bèi曰yuē國ɡuó風fēnɡ曰yuē雅yǎ頌sònɡ號hào四sì詩shī當dānɡ諷fěnɡ詠yǒnɡ【釋義】

漢朝的戴德、戴聖叔侄倆把孔子等聖賢闡述禮記的言論編輯著成《禮記》,使周朝的禮樂齊備,供後入學習。

“國風”、“大雅”、“小雅”、“頌”是《詩經》的四種體裁,應該好好地背誦吟詠。詩shī 既jì 亡wánɡ

詩shī既jì亡wánɡ〖〗〖〗春chūn秋qiū作zuò寓yù褒bāo貶biǎn〖〗別bié善shàn惡ě三sān傳zhuàn者zhě有yǒu公ɡōnɡ羊yánɡ有yǒu左zuǒ氏shì〖〗有yǒu穀ɡǔ梁liánɡ【釋義】

隨著周朝的滅亡,派官員進行采詩的製度也不存在了。為了記錄史實以教育後人,孔子著作了一部《春秋》,書中通過讚揚或批評來區別善與惡。

注釋與解說《春秋》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稱之為“三傳”,即《公羊傳》、《左傳》和《穀梁傳》。經jīnɡ 既jì 明mínɡ

經jīnɡ既jì明mínɡ方fānɡ讀dú子zǐ撮cuō其qí要yào記jì其qí事shì五wǔ子zǐ者zhě有yǒu荀xún揚yánɡ文wén中zhōnɡ子zǐ及jí老lǎo莊zhuānɡ經jīnɡ子zǐ通tōnɡ讀dú諸zhū史shǐ考kǎo世shì係jì知zhī終zhōnɡ始shǐ【釋義】

把儒家的這些經典都讀懂之後,才可以讀諸子百家的書。讀諸子的書隻要抓住它的要點,記住主要內容就行了。諸子百家中有五家的書不可不讀,他們是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和莊子。經書和諸子的書讀完之後,就應該讀有關各朝的史書了。通過考察曆代帝王的世係,了解各朝間之所以興亡和終始的原因。以上是過去教育體製中規定的書目,與今天我們所學的課程有很大差別,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古今社會的差異。自zì 羲xī 農nónɡ

自zì羲xī農nónɡ至zhì黃huánɡ帝dì號hào三sān皇huánɡ居jū上shànɡ世shì唐tánɡ有yǒu虞yú號hào二èr帝dì相xiānɡ揖yī遜xùn稱chēnɡ盛shènɡ世shì【釋義】

伏羲、神農和黃帝號稱“三皇”,傳說他們是上古時期中華民族著名的領袖人物。

唐堯和虞舜號稱“二帝”,他們互相恭讓帝位,他們統治的時期可以稱為太平盛世。夏xià 有yǒu 禹yǔ

夏xià有yǒu禹yǔ商shānɡ有yǒu湯tānɡ周zhōu文wén武wǔ〖〗稱chēnɡ三sān王wánɡ夏xià傳chuán子zǐ家jiā天tiān下xià四sì百bǎi載zǎi遷qiān夏xià社shè湯tānɡ伐fá夏xià〖〗國ɡuó號hào商shānɡ六liù百bǎi載zǎi〖〗至zhì紂zhòu亡wánɡ【釋義】

夏朝的大禹,商朝的成湯,周朝的周文王、周武王,合稱為“三王”。

自夏朝的開國之君禹把帝位傳給兒子啟之後,中國就開始了家天下的王朝繼承製度。夏朝政權延續了四百年才滅亡。

商湯取代夏桀後建立的王朝稱為商。經曆了六百年之後,到紂王時就滅亡了。周zhōu 武wǔ 王wánɡ

周zhōu武wǔ王wánɡ始shǐ誅zhū紂zhòu八bā百bǎi載zǎi最zuì長chánɡ久jiǔ周zhōu轍zhé東dōnɡ王wánɡ綱ɡānɡ墜zhuì逞chěnɡ幹ɡān戈ɡē尚shànɡ遊yóu說shuì【釋義】

周武王起兵誅討紂王,開創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周朝是中國曆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王朝。

周平王把國都從鎬京遷到洛陽以後,周王朝的統治就崩潰了。各諸侯之間戰爭頻繁,不受周朝君王的約束,連士大夫階層也隻重口才而不講仁義。始shǐ 春chūn 秋qiū

始shǐ春chūn秋qiū終zhōnɡ戰zhàn國ɡuó五wǔ霸bà強qiánɡ〖〗七qī雄xiónɡ出chū嬴yínɡ秦qín氏shì始shǐ兼jiān並bìnɡ傳chuán二èr世shì楚chǔ漢hàn爭zhēnɡ【釋義】

從春秋時代開始到戰國時代結束,先後有五個強大的諸侯爭奪霸主的地位,又有七個強大的諸侯國長期割據稱雄。

秦始皇在位時,秦國開始兼並六國,並建立了統一的秦王朝。但秦國隻傳了兩代,到秦二世時,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興兵爭天下。高ɡāo 祖zǔ 興xìnɡ

高ɡāo祖zǔ興xìnɡ〖〗漢hàn業yè建jiàn至zhì孝xiào平pínɡ王wánɡ莽mǎnɡ篡cuàn光ɡuānɡ武wǔ興xīnɡ為wéi東dōnɡ漢hàn四sì百bǎi年nián〖〗終zhōnɡ於yú獻xiàn【釋義】

漢高祖劉邦打敗了項羽之後,建立了西漢的帝業;傳到漢平帝時,被王莽篡奪了帝位。

光武帝劉秀複興漢朝後,稱為東漢,西漢和東漢延續了四百年,到漢獻帝時漢朝滅亡。魏wèi 蜀shǔ 吳wú

魏wèi蜀shǔ吳wú爭zhēnɡ漢hàn鼎dǐnɡ號hào三sān國ɡuó〖〗迄qì兩liǎnɡ晉jìn宋sònɡ齊qí繼jì梁liánɡ陳chén承chénɡ為wéi南nán朝cháo都dū金jīn陵línɡ北běi元yuán魏wèi分fēn東dōnɡ西xī宇yǔ文wén周zhōu〖〗與yǔ高ɡāo齊qí【釋義】

魏、蜀、吳三家爭奪漢朝的天下,曆史上稱為三國時期,後被晉朝統一,晉朝分為東晉和西晉,也稱兩晉王朝。

在南方,相繼興起的是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後世將它們統稱為南朝,國都均設在金陵(今天江蘇南京市)。

在北方,最先興起的是北魏,後來又分為東魏和西魏。北周宇文氏滅掉了東魏,西魏則被北齊的高洋取代。迨dài 至zhì 隋suí

迨dài至zhì隋suí〖〗一yī土tǔ宇yǔ不bù再zài傳chuán失shī統tǒnɡ緒xù【釋義】

到了隋朝,中國又實現了統一的局麵。不過隋朝隻傳了一代,就喪失了政權。唐tánɡ 高ɡāo 祖zǔ

唐tánɡ高ɡāo祖zǔ〖〗起qǐ義yì師shī除chú隋suí亂luàn創chuànɡ國ɡuó基jī二èr十shí傳chuán三sān百bǎi載zǎi梁liánɡ滅miè之zhī國ɡuó乃nǎi改ɡǎi【釋義】

唐高祖李淵發起仁義之師,掃除了隋末的混亂局麵,開創了唐朝的基業。唐朝傳了二十世,曆時三百年。後梁滅唐,於是改換了朝代。梁liánɡ 唐tánɡ 晉jìn

梁liánɡ唐tánɡ晉jìn及jí漢hàn周zhōu稱chènɡ五wǔ代dài皆jiē有yǒu由yóu炎yán宋sònɡ興xīnɡ受shòu周zhōu禪shàn十shí八bā傳chuán南nán北běi混hùn遼liáo與yǔ金jīn〖〗皆jiē稱chènɡ帝dì元yuán滅miè金jīn絕jué宋sònɡ世shì【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