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答人

偶來鬆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作者簡介】

太上隱者,唐代的隱士,隱居於終南山,自稱太上隱者,生平不詳。

【注釋】

(1)答人:此詩是太上隱者回答別人的問話。此隱者居終南山。

(2)曆日:日曆。

(3)不知年: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賞析】

我偶然來到這深山的鬆樹下遊玩,累了就用石頭當枕頭無憂無慮地睡上一覺。山中沒有記載年月時令的曆書,冬去春來,也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幸蜀西至劍門

劍閣橫雲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作者簡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漢族,又稱唐明皇,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竇皇後(竇德妃)。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合謀發動政變,殺死韋皇後,擁其父李旦即位,被立為太子。延和元年(712年),受禪即位,改年開元。唐玄宗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唐玄宗後期,他貪圖享樂,寵信並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終於導致安史之亂發生,唐朝開始衰落。公元712~756年在位,在位44年。諡號:大聖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安葬地:泰陵。

【注釋】

(1)幸蜀西至劍門:幸蜀:駕臨四川。劍門,古縣名,今四川省劍閣東北,因劍門山而得名。此詩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平息安史之亂後從四川回長安時,行至劍門時所寫。

(2)鑾輿[音“於”]:皇帝的車駕,此處是李隆基子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視稱出狩。

(3)五丁井:傳說中蜀道是由五個大力士(五丁)開通的。

(4)乘時:造就時勢。

(5)勒銘才:建功立業的才能。西晉時張載作《劍閣銘》,晉世主司馬炎派人刻於石上。銘中有“興時在德,險亦難恃”之語。

【賞析】

劍門山高聳入雲,險峻無比;我避亂到蜀,今日得以回京。隻見那如翠色屏風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紅色屏障的石壁,全憑五位大力士開出路徑。灌木叢生,好似纏繞旌旗,時隱時現;白雲有如飛仙,迎麵拂拭著馬來。治理國家應該順應時勢,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們平定叛亂,建功立業,是國家的棟梁之才。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作者簡介】

杜審言(約645~708年),字必簡,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高宗鹹亨進士,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注釋】

(1)和:指用詩應答。

(2)晉陵:現江蘇省常州市。

(3)淑氣:和暖的天氣。

(4)古調:指陸丞寫的詩,即題目中的《早春遊望》。

【賞析】

隻有遠離故裏外出做官之人,特別敏感自然物候轉化更新。海上雲霞燦爛旭日即將東升,江南梅紅柳綠江北卻才回春。和暖的春氣催促著黃鶯歌唱,晴朗的陽光下綠蘋顏色轉深。忽然聽到你歌吟古樸的曲調,勾起歸思情懷令人落淚沾襟。蓬萊三殿侍宴

奉敕詠終南山應製北鬥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雲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中峰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作者簡介】

杜審言(參見本書第66頁“作者簡介”。)

【注釋】

(1)蓬萊三殿:唐人皇宮裏的大明宮內有紫宸、蓬萊、合元三殿,統稱蓬萊三殿。奉敕:奉皇帝之命。

(2)雲標:雲端。

(3)玉堂:指終南山上精美的建築。

(4)堯天:堯舜時代的太平盛世。

【賞析】

北鬥星掛在長安城邊,終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萊三殿前。山上華麗的宮殿聳入雲端,精美的樓閣在樹梢上高懸。半山腰漂浮著清新之氣,山峰中環繞著祥瑞的雲煙。小臣我持酒向皇帝祝壽,願永遠生活在太平盛世中間。春夜別友人

銀燭吐清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懸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

【作者簡介】

陳子昂(參見本書第50頁“作者簡介”。)

【注釋】

(1)綺筵:精美豐盛的酒宴。

(2)琴瑟:本為兩種樂器,同時演奏,其音諧合,故比喻朋友的情意融洽。

(3)悠悠:悠長。

【賞析】

明亮的蠟燭吐著縷縷青煙,高舉金杯麵對精美豐盛的席宴。餞別的廳堂裏回憶著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別後要繞山過水,路途遙遠。宴席一直持續到明月隱蔽在高樹之後,銀河消失在拂曉之中。走在這悠長的洛陽道上,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相會?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製

別業臨青甸,鳴鸞降紫霄。

長筵鵷鷺集,仙管鳳皇調。

樹接南山近,煙含北渚遙。

承恩鹹已醉,戀賞未還鑣。

【作者簡介】

李嶠(645~714年)唐代詩人,字分工山,趙州賛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20歲時,擢進士第,舉製策甲科,累官監察禦史。邕、嚴二州僚族起義,他受命監軍進討,親入僚洞勸降,罷兵而返。遷給事中。武後、中宗朝,屢居相位,封趙國公。睿宗時,左遷懷州刺史。玄宗即位,貶滁州別駕,改廬州別駕。李嶠的生卒年,新舊《唐書》均無記載,根據《通鑒》推斷,生年應在貞觀十九年(645年),卒年在玄宗開元二年(714年)。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搞改革友”。諸人死後,他成了文壇老宿,為時人所宗仰。其詩絕大部分為五言近體,風格近似蘇味道而詞采過之。唐代曾以漢代蘇武、李陵比蘇味道、李嶠,亦稱“蘇李”。明代胡震亨認為:“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唐音癸簽》)。他寫有詠物詩120首,自風雲月露,飛動植礦,乃至服章器用之類,無所不包。雖刻意描繪,以工致貼切見長,但略無興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論》說他“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現存《做愛天》一首,詠漢武帝祀汾陰後土賦《暖風辭》事,寫盛衰興亡之感,最為當時傳誦。據說唐玄宗於安史亂起逃離長安前,登花萼樓,聽到歌者唱這首詩的結尾四句時,引起了情感上強烈的共鳴,悲慨多時,並讚歎作者是“天才”。

【注釋】

(1)長寧公主:唐中宗李顯的女兒。

(2)甸:京城的近郊。

(3)鳴鑾:皇帝的車駕。

(4)鵷[音:“冤”]鷺:兩種鳥,它們群飛而有序,因以喻朝官齊集,列隊班行。

(5)北渚:渭河。

(6)鑣[音:“標”]:馬嚼子,代指乘騎,此處指皇帝的車駕。

【賞析】

長寧公主的東莊別墅在遍地青青的城郊,皇上的禦駕好像從天而降來到這裏。舉行盛宴,百官有如鵷鷺齊集班行;很小管奏鳴,曲調優美動聽。別墅樹木高聳,要與終南山相接,顯得很近;莊園煙霞繚繞,欲與渭水相映,顯得很遠。得到皇上的恩澤,群臣都已醉;皇上留戀東莊美景,要繼續欣賞,還沒有回宮。恩製賜食於麗正殿書院

宴賦得林字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