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通用機槍在結構和性能上能適應多方麵的需要,靈活變通,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並得到較廣泛的應用。目前,它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原有的連用輕機槍和重機槍,成為步兵連的主要支援武器。
[我還想知道]
MG34兩用機槍於1936年正式裝備德軍,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主要步兵武器之一。它是根據瑞士蘇羅通機槍改進而成的。
射速高、火力強,是聯邦德國MG3式762毫米通用機槍的主要特點。這種槍在高速射擊時更換槍管方便,借助一種特殊機構,6分鍾即可將槍管更換完畢。
榴彈機槍因與機槍的外型
和結構類似而得名嗎?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榴彈機槍嶄露頭角,在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榴彈機槍,又叫做“自動榴彈發射器”或“榴彈發射器”,是一種步兵近程支援武器。它的外形與基本結構與機槍類似,用彈鏈或彈鼓供彈,並采用與機槍相類似的瞄準具和槍架,因而人們把它叫做“榴彈機槍”。
然而,榴彈機槍又與機槍有所不同:機槍發射出去的是子彈,而榴彈機槍發射出去的是榴彈。198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式裝備KM19榴彈機槍。目前,世界上約有10多種榴彈機槍,其口徑有30毫米、35毫米和40毫米。這種槍的初速約170~240米/秒。
榴彈機槍具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火力強,它在理論上每分鍾可發射300~450發彈;二是射程遠,可達2000米左右;三是既能發射用以殺傷有生目標的殺傷榴彈,又能發射用以毀傷輕型裝甲車輛的破甲彈,還能發射煙幕彈、燃燒彈等其他彈藥。
[我還想知道]
德國HK公司研製成的40毫米榴彈機槍還配有彈道計算機和全天候激光測距機,因此威力大增。這種槍全重35千克,初速為240米/秒。
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研製成1987式35毫米榴彈機槍。是同類武器中最輕的一種。
積木式槍族是受到積木
的啟發而發明的嗎?以設計世界上第一支小口徑步槍而名震槍壇的美國工程師奧格恩·姆·斯通納,有一次偶然看到孩子們玩積木遊戲,當時有的用積木搭成不同的房子,有的則壘成汽車、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簡單的積木塊在孩子們的小手擺弄下,像玩魔術似的變換著花樣,簡直妙極了。斯通納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斯通納在想,積木塊雖然就那麼幾種簡單形狀,但卻能搭積成式樣繁多的各種器具,槍不也可以用一種槍的基本部件為基礎,換用不同槍管、槍托等部件,和搭積木一樣,組成不同的槍種嗎?於是,他就忙著進行試驗和研製,經過幾個冬夏的艱苦努力,終於在1963年試製成了積木式槍,被稱做“斯通納槍族”。
積木式槍族設計巧妙,可以快速組裝,很適合作戰的需要。例如,在幾分鍾內就可將步槍或衝逢槍改裝成輕機槍。因此各國都在爭相研製。
[我還想知道]
斯通納槍族是一種典型的組合式槍族。它的口徑為556毫米,以槍機、機匣、複進簧、發射機構等作為基本通用部件,換上不同的槍管、槍托、瞄準具等16種專用或部分共用的部件,就可組合成自動步槍、衝鋒槍、彈匣供彈輕機槍、彈鏈供彈機槍、車用機槍、帶三腳架的中型機槍6種槍,其中以自動步槍和輕機槍為主。
廣泛采用槍族和減小口徑是當前自動武器發展的兩個主要趨勢。在未來的戰爭中,將會有更多的槍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