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0章(1 / 1)

啟元殿內一向甚是安靜,沒人敢在皇帝理政時出一聲大氣兒,更別說高聲言語,因此襯得香爐碎屑聲頗為清晰。桓帝披完了所有的折子,有些口幹舌燥,端起涼茶狠狠喝了兩大口,頭也不抬喚人道:“來人,添茶。”

一個青衣小太監飛快跑了上來,手腳麻利的添滿了茶碗。

“候全呢?”桓帝問。

小太監正要回話,便見候全捧著一樣東西走了進來,托盤裏覆蓋著黃綾,看不出是什麼東西。腳步無聲走到禦座跟前,遞到皇帝麵前,“內務府才送上來的玉料,說是百年難得一塊,這是裏麵的玉心,不知皇上要不要做個印章什麼的。”

“朕要那麼多印章做什麼?”若說書畫之類桓帝也是會的,年幼時,在皇子侍讀中間還算不錯,但他自幼興趣不在這上頭,親政以後更是繁忙,自然沒有什麼附庸風雅的興趣。桓帝揭開黃綾,托盤裏果然躺著一塊晶瑩剔透的美玉,甚為難得,隨手拈起來看了看,“放著吧,回頭有用的時候再說。”

“是。”候全應聲退下,出門正好撞上雲琅進來,趕忙讓了讓,朝裏稟道:“皇上,雲將軍來了。”

雲琅帶了一本折子而來,走近呈了上去。

桓帝接過打開,上麵是北征後該要封賞的將領名單,仔細瀏覽一遍,詫異道:“小舅舅,你怎麼把自己給忘了。”

“不是忘了。”雲琅微微一笑,“北征勝利都是皇上指揮得當,臣也沒什麼功勞,再說臣已經是大將軍了,還能封什麼呢?倒是韓將軍在青州駐守多年、勞苦功高,此次應該好好的封賞一下,還有底下一些年輕人,也該趁著機會提拔上來了。”

對於為人君者來說,權衡是個很重要的大事,盡管慕家是太後的娘家,但桓帝也不會希望一家獨大。封賞韓密的確是個好主意,一來他的資曆夠老、功勞也高,二來如今韓薑入宮,也應該相應的提升上去。

雲琅一番話說得甚是妥帖,桓帝倒有些過意不去,“此次親征也算是朕任性,小舅舅****不少的心,怎麼會沒有功勞呢?該封的還是要封,該賞的還是要賞。”

“臣有個不情之請。”雲琅順勢接住了話頭,“樂楹公主已經有孕四月餘,前段臣在外麵也沒有照顧到她,所以想請皇上給個假,讓臣回家歇上一段,陪陪妻女、散散心也就是賞了。”

——自己的舅舅是在避嫌,避免功高震主、臣權過君的嫌疑。桓帝心裏自然明白這一點,不過話都讓舅舅說盡了,自己倒顯得無話可說,末了笑道:“那好,小舅舅就先回家歇一、兩個月,回頭朕另外再做賞賜。”

雲琅不再繼續多說,轉了話題,“臣的年紀雖然不算大,尚在中年,不過到底也不年輕了。眼下太平無事倒也無妨,萬一再過十年、二十年,皇上有用人的地方,臣隻怕是已經不中用,所以臣想著,皇上不如趁著此次北征的機會,將那些參戰過、有用的人才提拔出來,也算是為將來早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