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奇怪的是,美國華盛頓大學戴維·羅茲還發現,當柳樹受到毛蟲咬食時,不但受到咬食的柳樹會產生抵抗物質,而且3米以外沒有受到咬食的相鄰的柳樹也會產生抵抗物質。也就是說,植物還能“互通情報”,進行集體自衛!美國達特默思學院的伊恩·鮑得溫也發現,糖槭樹受到昆蟲襲擊時,不但受到襲擊的樹產生抵抗物質,而且還產生揮發性化學物質,通過空氣向四處散發,像“防蟲警報”一樣,使周圍的糖槭樹也產生抵抗物質,做好自衛準備。羅茲和鮑得溫報道了這樣奇妙的植物“集體自衛”現象,他們也認為,這是植物特殊的自衛現象,植物能夠進行自衛,能夠為自衛而進行化學通訊。
然而,有的植物學家不同意植物能夠自衛的說法。他們認為,自衛是有目的的反應,植物沒有神經係統,沒有意識,不可能產生自衛行為。他們還指出,盡管人們發現了一些能產生抵抗物質的植物,但是種類並不多,還有許多植物並不表現這種所謂的“自衛”能力。
植物有沒有自衛能力?這一爭論引起眾多植物學家、生態學家的注意。使研究者們困惑不解的是,植物沒有感覺神經,沒有意識,它們是如何感知害蟲的侵襲,又是如何調整體內化學反應,去合成一些對於自身生長代謝並無作用,卻能使害蟲不感接近的化學物質?它們又是怎樣散發和接受化學“警報”,協調群體抵抗害蟲的“行為”呢?隻有弄清這些植物生理學機理,才能最終解開植物自衛之謎。花的特殊本領
古巴有種花,一到傍晚就發光,像千萬隻螢火蟲。發光的原因是花蕊中含有大量的磷。人們稱之為“會發光的花”。
在我國青海、新疆有一種能報時的花。春夏之際,在青海湖畔和新疆的瑪納斯草原,到處盛開著豔麗的花兒。橙紅色的蝶花在中午時開,淡黃色的花在早晨8點左右開,灰色的燭狀花在下午6點開。
在新西蘭有一種報雨花。當空氣中的濕度升到一定值時,它的花瓣就萎縮包卷起來;而當濕度降到一定程度時,它的花瓣又會慢慢地伸展開來。當地居民們出門時總要先看看它,如果花開得很精神,就預示著不會下雨;如果花萎縮不展,就說明天要下雨了。
我國廣西桂北山區有一種罕見的花卉植物,當地人稱它為“魔術花”。這種花每到春季就長出形似桂花的小花苞,4~5月間,每棵樹約有600~700百朵花相繼開放。最為奇特的是,這種花從花開到花謝階段會有規律地噴射出一個個白色的、直徑約3厘米的環形煙霧,噴到20厘米長才消散。而後花朵就由紅晶體變成透明的水晶花。這種奇觀每年一般可持續40天之久,直到花朵完全凋謝為止。
印度尼西亞有一種能預知火山爆發的花。每當它開花之後,當地便會發生火山爆發。因此,當島上居民見到這種花開放時,就搬到安全的地方,以躲過災禍。人們也叫它為“會報警的花”。
在非洲紮伊爾惹與湖的水麵上有種荷花,它的花盤很大,在花的莖部有4個氣孔,氣孔的內壁上覆蓋著一層潤濕的花膜,好像貼在笛孔上的蘆花一樣。微風吹來,氣流進入氣孔,振動了花膜,就發出響聲,好像笛聲。因此人們稱這種花為“會吹笛的花”。
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森林中,有一種花的直徑為1~15米,花瓣厚度有14厘米左右,每朵花重達5~8千克,花裏能坐一個大胖子。會泌鹽的草
從錦西一直到廣東省電白的沿海灘,不少地方都長著茂密的大米草,好像一條綠色的綢帶。
大米草屬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叢生,是一種喜水耐鹽的植物。它的稈直立,根狀莖粗,能迅速蔓延,葉片線狀,再生能力強。大米草原產於英國沿海地區,我國引種後生長良好,經過天然雜交,比歐洲海岸的大米草和美洲互生大米草的植株高大。
海灘地帶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鹽分,其他的植物都不能生長,隻有大米草還可以生長呢。
為了避免鹽分過多的傷害,大米草的體內不累積鹽分,而是通過葉子背麵的鹽腺分泌鹽,把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含氯化鈉的液體分泌到葉子的表麵,待水分蒸發掉後,分泌液中含的氯化鈉慢慢地變成鹽類的結晶,遺留在葉的表麵。這些遺留在葉子表麵的鹽分,經風一吹、雨一洗,就紛紛掉下來了;或者到了秋天葉子黃時,隨著脫落的葉子而脫離植株體。人們把這種能分泌鹽的植物,稱為泌鹽植物。
具有分泌鹽這種特殊功能的植物,不僅僅隻有大米草一種,像生長在我國甘肅、新疆等地的瓣鱗花,生長在海濱的馬牙頭,紅樹林中的白骨壤(海攬雌),以及怪柳、胡楊等,都屬於泌鹽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