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兒子的話,母親並沒在意,以為隻是小孩胡說八道。隻是笑了笑,沒搭話,又忙家務去了。小黃河見媽媽沒理他,他又跑到外公跟前說:“外公,我從前還有一個家,在那坡鎮。我那邊也有爸爸、媽媽,還有3個哥哥呢。”外公也隻是笑外孫說傻話,也沒有相信他的話。可是,在以後的日子裏,小黃河仍不時向家人講起自己在那坡鎮的家,還說出了父母、哥哥的名字來,令一家人感到奇怪。
後來,黃河的媽媽從別人那打聽那坡鎮的情況,果然與黃河講的一樣。為了將事情搞清楚,媽媽帶黃河親自到那坡鎮去了一趟。這下可好,這件事在那坡鎮引起了轟動,因為黃河到來後認出了這裏的父母和哥哥,還有同學,不過同學都十七八歲了,與他這個尚沒有入小學的孩子來比,真令人發笑。
至於黃河為什麼能轉世再生,那是研究部門的事,在這裏僅是將事實描寫出來,供讀者一閱,以引起思考。
但是,我們在探索這個問題時,應該把它與封建迷信觀分別開來,而應該立足在一個全新的理論去探索。如果抱住舊觀念不放,人生轉世之謎將永遠沒有解。如果能用科學觀點將這個問題解釋清楚,不論此事存在與否,都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人體生物磁之謎
一個晴朗的秋日下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一些學生被蒙住了雙眼,帶上了汽車。汽車沿著婉蜒的山路行駛了1個多小時,最後把學生們帶到了英格蘭中部的一塊林中空地上。學生們的雙眼仍然被蒙著。
原來,這是由一位名叫羅賓·貝克爾的動物學家主持的一次試驗。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地被叫到貝克爾身邊,在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並完全不可能靠視力辨別方向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學生令人不可思議地準確地指出了校園所在的方向。
人們早就知道,許多動物具有返回巢穴的本能。例如信鴿、蝸牛、蜜蜂等。人是否同樣具有這種本能呢?貝克爾認為:正像我們有嗅覺、聽覺和視覺一樣,人類也還有一種辨別方向的感覺本能,隻不過這種感覺很微弱,而且常常被忽視或受到幹擾。在這次試驗中,學生們對於校園所在的方向非常敏感。但是,當給他們戴上帶磁性的頭盔時,這一感覺就消失了。
科學家們很久以前就發現,某些動物能夠準確地找到歸巢的方向,從而返回巢穴。動物的這種本能被稱為“歸巢性”。歸巢性強的一些動物,就像在腦子裏有指南針一樣,能夠離開巢穴成百甚至上千千米活動,而不會迷失回巢的方向。而且,在信鴿、金槍魚、海豚、蝴蝶及一些候鳥的頭部和體內,也確實發現有少量的天然磁鐵微粒。貝克爾認為,人體內也存在著這種磁微粒,而且它們很可能散存於鼻端與前額部,從而使人的這些部位可以比其他部位更敏感地感到磁體的吸力。
目前,對於生物與磁場的關係及磁場對生物的影響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生物磁學。對這門學科的研究雖然剛剛起步,但是許多科學家已經開始探索這種看不見的神奇的力量對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影響了。前蘇聯科學家發現,當地球磁場發生突變時,由於眼球內壓增高而引起的青光眼很容易發生。美國科學家報告說,每當出現地磁波動,精神病院的入院人數便上升。另外,一些科學家認為,我們自己創造的電磁場可能對人體極其有害。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居住在大型輸電變壓器周圍約39.6米以內的青年人中,白血病和淋巴腺癌的發病率很高。據認為,這些變壓器會產生很強的磁場,而這種磁場則促使癌症發生。
有些人對於附近的弱磁場的變化也有感覺。有的人能夠利用這種感覺找到地下水,還有的人能夠知道別人在思考什麼問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特異功能。還有中國的氣功師給人們治病的方式,以及受到治療的病人對於“氣”的感應等等。這一切很可能就是某種傳遞與接收微弱電磁信號的能力及對弱磁場變化的感應。
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在人體的中樞神經係統內有某種電脈衝。而且,還發現當電流通過人體時,也產生磁場。在美國羅拉多大學醫學中心,科學家們用一種儀器監測人體的磁場,繪製健康人腦的磁分布圖,以便能夠精確地了解人腦每一區域的功能及相應的磁場。這使人們進一步想到,我們也有可能精確地確定體內電磁信號或磁場發生紊亂的部位,然後用人為的正常信號或磁場來取代紊亂的信號或磁場,從而使機體自行治療疾病。
目前,在我國醫療市場上出現的磁化杯、磁療器等都利用了這種理論。神奇的大腦
上午九點,基輔大腦中心的研究人員開始忙碌起來了。尤金妮亞在兩位年輕的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乘電梯來到十二樓。
尤金妮亞今年十七歲,一頭褐色的卷發,圓圓的臉龐,笑起來還略帶幾分稚氣。這樣現代化的研究機構她還是第一次來。此刻,她心裏有些莫名的緊張和不安。
當他們走進房間時,寬大的寫字台後麵已經端坐著一位長者,他滿頭銀絲,雙眼在金絲邊眼鏡後麵閃著睿智的光芒。
“你就是尤金妮亞吧?”他和藹地向尤金妮亞伸出手來。
尤金妮亞怯生生地點點頭,在他麵前坐下來。
這位長者是來自莫斯科科學院的高級研究員馬斯貝科夫博士。他和身邊的助手商量了幾句,博士就把幾本雜誌遞給尤金妮亞,說:“別緊張,孩子!”
雜誌是早晨剛剛出版的,還散發著淡淡的油墨味。
尤金妮亞微微咬著嘴唇,定了定神後便翻開雜誌,一頁頁翻了過去。人們還在眼花繚亂的時候,她已經合上了雜誌,說:“我看完了。”
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馬斯貝科夫博士和他的助手露出了驚異的神色。助手看了一下表,才十幾秒鍾。別人五秒鍾隻能看一個句子,尤金妮亞卻能夠讀完一整本雜誌!
接著,助手又讓尤金妮亞閱讀另外幾本雜誌、小說和評論文章,有幾篇內容還很深奧。尤金妮亞又以驚人的速度全部讀完,快得簡直讓人無法看清她究竟是怎麼閱讀的。
兩位助手根據書刊的內容輪流向她發問,問得十分詳細,有的問題甚至是普通少年所不能理解的,然而,尤金妮亞對看過的書就像印在了腦中似的,對答如流,而且回答得極其準確。
博士和他的助手都被尤金妮亞的非凡本領折服了。馬斯貝科夫博士從事了幾十年的研究,如此神奇的閱讀速度他還是第一回親眼目睹。
尤金妮亞確實是位與眾不同的姑娘。不過,以前她這一特殊能力一直沒有人知道。兩年前的一天,她的爸爸看到報紙上有一篇精采的文章,就拿給她看。沒想到,尤金妮亞才兩秒鍾就把報紙還給了父親,還說:“這篇文章有趣極了!”父親以為女兒在和他開玩笑,這麼長的文章怎麼可能如此快地看完,就故意問她文章的內容。出乎意料的是她答得絲毫不差。父親驚愕不已,怎麼也不相信,又找來其它書報讓她看,結果完全一樣。
為了證實尤金妮亞的超常本領,基輔大腦中心請她來做特別測驗,一天前尤金妮亞就被請到了這裏,隔離了二十四小時,以確保她從來沒有閱讀過測試材料,博士給她看的都是當天出版的書刊。
那麼,尤金妮亞的閱讀速度究竟快到什麼程度呢?研究人員在她被隔離期間,先閱讀了測試材料,並對內容做了筆記。然後把兩頁紙放在她麵前,計算她的閱讀速度。結果是,她在十分之二秒內(即眼睛眨一眨的時間),便可讀1390個字,每分鍾可達四十一萬多字。也就是說,十分鍾可以讀完一部像《戰爭與和平》這類的世界名著。
馬斯貝科夫博士對尤金妮亞驚人的閱讀速度感到難以解釋。他隻能推測說,可能是由於她的大腦極為發達,記憶力如同攝像機一樣。
當研究人員詢問尤金妮亞閱讀時的感受時,她靦腆地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奇特的本領。她隻覺得文章會跳入她的腦子,然後進行分析。她記住的是文章的意思而不是原文。她說:“我感到整個圖書館都進入了我的大腦!”人的生物節律
在人的身體中同樣在進行著律動,即所謂的生物的節律,或生物節律。它們也是鍾表,但既看不見,也聽不到。這個生物鍾在我們的體內都做什麼呢?生物壽命學家在人體內發現了500多個節律變化反應。有些以一秒分之幾或一分鍾之幾為一個周期(來自希臘語“uHK”,即“圓圈”之意)這是腦生物電流波動或心肌收縮。有些節律間隔幾個小時、幾個月、幾年。比如,太陽的活動周期,它的高峰期為11年一個周期,它對人的神經係統器官就有影響。
最為明顯的是晝夜的交替。人們認為,一晝夜就是微縮的一年。也就是說,人在24小時內度過春夏秋冬四季。
冬天,自然界裏的生物進程明顯放慢,許多動物進入冬眠狀態。黑夜就像四季中的這個寒冷的季節,在夜裏,人的機體進行休息,脈搏的頻率降低,呼吸也變得緩慢起來,血壓降低。春天是生命的早晨。人們醒來,睜開眼睛,光線照到眼睛的視網膜上。這時,大腦開始活躍起來,呼吸加快,有更多的氧氣從肺部進入血液,機體組織釋放出夜裏積累下來的廢物。一晝夜間物質的代謝有時逐漸加快,有時逐漸減慢,這可以影響人的身體狀況、情緒和工作能力。
科學家們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細致的研究證實,有一張對所有人適用的體內時間表存在著。例如,從早晨10點到15點,是人的積極活動時期,大腦在這時的工作最有成效。從13點到14點,胃液的分泌最多,這是午飯的時間。人有一個身體生長期,即從16點至17點,這時頭發、指甲的生長速度最快,還有一個感覺敏銳期,即從17點到18點,這時聽覺和嗅覺極為靈敏。從20點開始,許多人開始回憶自己沒有實現的計劃,為失掉的機會而憂傷,比其它時間更強烈地感受孤獨。這是人的憂鬱期。但是,如果之後能把握自己,希望之光就會穿透內心感受的烏雲。心情會變好,也可以想明天的事了。這段平靜愉快的時間可以延至23點。然而,23點之後,人體內的肝髒和膽囊的活動活躍起來,人會變得易發怒,並具有挑釁性。因此,要想不與別人吵架,就需要躺下睡覺。況且,時間一過半夜就是“盲期”,眼睛要工作就需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沒必要使視力過度緊張。
所以,製定作息製度可不是無稽之談。盡管也有這種情況:有些人在早晨更富活力,而有些人則是在晚上。第一種人被稱為“百靈鳥”,因為他們就像這種鳥一樣,早睡早起。第二種人被叫作“貓頭鷹”。半夜早過了,這些人家裏的窗口還亮著燈,還在忙著工作,而這時,周圍的人們都已進入夢鄉。第一種人和第二種人都處在某種經常穩定的節律中。盡管“百靈鳥”的作息製度對身體來說更符合生理規律,也就是說更為自然些。他們在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充滿活力,這對新陳代謝十分有利。
在人體中,如果“睡與不睡”的節律易位,通常會導致自我感覺的惡化。白天出現困乏,注意力下降,精神委靡。而夜間,在全身疲勞的情況下還出現失眠有些人慢慢能夠習慣夜間不睡。另一些人則會產生疾病導致生理紊亂。科學家們用紊亂這個詞來說人的機體中生理和生化過程的相互協調性(同步性)所遭受的破壞。在此情況下,機體就像一個沒有指揮的樂隊。但是如果根本無人去聽這樣的樂隊的話,那麼紊亂就會給人帶來不幸或是悲劇。想象一下,航空調度員在定位控製台旁睡著、或外科醫生在手術台旁失去注意力將是多麼可怕。所以,現在為那些晝夜的作息時間經常受到破壞的人準備了一套訓練係統。
但是,生物壽命學者們認為,如果不是極為需要,人還是不要在夜裏工作。為什麼盡管晝夜對所有人都是均等的,而有些人在這段時間裏會比其他人做得更多些呢?因為他們善於與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環境的生物節律和睦相處。他們不會空費氣力,並且他們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神奇的刻度盤
除了無數的長生不老的傳說以外,也還有研究這個題目的嚴肅的科學著作。
著名的俄羅斯生物學家H.H.梅契尼科夫(1845-1916)製定出延長生命的切實可行的辦法。他認為,人的機體受到了積蓄在腸子中的毒素的毒害,這也導致了人的衰老。梅契尼科夫研製出一種專門的食物。食物中必定有酸牛奶,因為它可以抑製分泌致命毒素的微生物的活動。他還試圖研製一種能夠促進細胞活動並使細胞返老還童的血清。從事這種實驗的不隻他一個人,其他科學家們也在這方麵進行探索——通過對細胞施加影響,催使人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