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潛在能力之謎

請像象一下,您正忙於一項十分複雜和艱難的工作。疲勞向您襲來,您已經不能把手頭的工作繼續下去了,您覺得您使出的力量已達到極限,您想停下來,於是對自己說:“我再也不行了!”然而,有誰能夠真正知道人的能力極限在哪裏?在實際生活中有不少人戰勝極限的例子。以下隻是幾個令人驚異的事實,它們是研究者們在不同時期收集的。

俄羅斯大力士米哈伊爾·庫奇金在雜技場上表演時折斷馬蹄鐵的數目達到了6個。演出臨近結束,在雄壯豪邁的音樂伴奏下,他繃緊肌肉,又折斷了兩個疊在一起的馬蹄鐵。因而人們稱此人為“馬蹄鐵大王”。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尼基塔·洛莫夫斯基在他那個時代曾是一個具有前所未聞的力量的人。他在阿斯特拉罕設置木樁時,曾一人用八個人才能舉起的生鐵“吊錘”來打木樁。

澳大利亞人波爾·安德鬆能把一匹馬扛在肩上爬32級台階。他還能夠背躺在地上托舉一塊木板,讓一頭九噸重的大象從上麵走過。

45歲的漢斯·安采利格爾獲得“十佳司機”稱號。他駕駛自己的載重汽車安全行駛50萬英裏,並且在駕駛時他隻使用雙腳。原來,這個司機沒有雙臂,他是在一次火災中致殘的。

通過長期的刻苦訓練他重新登上了駕駛台。他借助一個很簡單的機械傳動裝置用右腳轉動方向盤並換檔,用左腳踩腳踏板。

挪威利列斯特列姆市的一個5歲的男孩韋加爾德·斯列捷穆寧掉進了冰窟窿裏。40分鍾之後,他的屍體被拖上岸。看來已經無法使他恢複知覺了。但是人們還是給他做人工呼吸、按摩心髒。漸漸地他的麵色開始變得紅潤。他開始顯示出起死回生的跡象。兩天之後他恢複了知覺,還問道:“我的眼鏡在哪兒呢?”

傑出的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H.帕格尼尼沒用任何樂器寫了24首賦格曲。他是在腦中用意識彈奏這些曲子的。

俄羅斯的第一個國際象棋世界冠軍亞曆山大·阿廖欣擁有超常的記憶力。他能夠記得並複述出他以前下過的任何一盤棋。1932年阿廖欣下了一場與32個人同時對陣的“盲棋”。

埃裏溫人謝爾蓋·加裏比揚在1990年的一次實驗中記住並幾乎無誤地重複了所告訴他的1000個外語生詞。這些詞屬於不同的語言:阿拉伯語、烏爾都語、高棉語、孟加拉語、英語、達裏語、德語、世界語、意大利語。這些語言他均不懂。記者們給加裏比揚起個外號叫“記憶力先生”。

著名的科學家A.約費院士憑記憶使用對數表。在這些對數表中有三千萬個數字。

11歲的南斯拉夫少年鮑裏斯拉夫·加江斯基在一分鍾裏求出了數字348517368454361458872的22次冪的根。他可以解出任何一道如此複雜的算式。能夠進行如此計算的人被戲稱為“計算器”。

有趣的是,有許多人不能解釋他們是如何成功地進行如此複雜的計算的。更令人費解的是,他們之中的許多人根本就沒有受過教育。英國技藝超群的計算員巴克斯通和托馬斯·法列爾則是地地道道的文盲。

詹姆斯·普林從15歲起住在一所為智力低下的兒童特設的寄宿學校裏。後來他成為一名出色的船舶模型製造師、一位複雜的安全警衛係統的設計師。

萊斯利·魯賓遜聽過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協奏曲之後,用鋼琴準確無誤地彈奏了出來。他從未學過音樂,是位盲人,還被認為是個智力低下的人。

波茲南的一位波蘭婦女埃瑪·茲拉特科夫斯卡婭,在一個半小時之內能夠刺繡出一平方米麵積的極複雜的圖案。她的手飛針引線,使觀摩者眼花繚亂。

生理學(來自希臘語“qhwhc”——即“天性”和“jiorhr”——即“科學”之意)對某些人所表現出的超凡能力進行研究,既研究人的整個機體的活動,又研究機體的各個部分的活動。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在一生中總共才利用了其能力的百分之三、四。科學家們認為,超凡能力在個別情況下的表現,極有可能是大自然在提示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巨大的潛在能力。什麼是催眠狀態

科學家們把催眠狀態定義為通過暗示出現的睡眠。如果把窗簾緊閉的黑暗的房間比作普通睡眠的話,那裏就可以把明亮的陽光照亮的房間比作特別的睡眠,即所謂的催眠睡眠。這個闖入人的沉睡意識中的“光”是什麼呢?

來自催眠術家的暗示力量是此時的“光”。如果請一個嚴肅的人在地鐵車廂裏做“單腿站立”,並且同時大聲去背乘法口訣,他肯定會滿臉困惑地離開您。若是在催眠狀態,此人就會無視周圍的人們的存在,去完成這件事,仿佛坐在那裏讀報一樣自然。

曆史告訴我們,催眠術具有古老的淵源。考古學家們發現的古代紙莎草紙文獻證明,早在古埃及時祭司們就使用過催眠術。早期文明時代在舉行宗教儀式時暗示的力量起過很大的作用。它還作為一種醫療手段被使用過。古希臘的醫生們曾用“神聖的夢”來治病。在神聖的夢之前是“具有魔力的歌曲”——即咒語和祈禱。在荷馬的《奧德修紀》裏是這樣描述在狩獵野豬時受傷的奧德修的治療過程的:

“……後來對奧德修的傷口細心地進行了包紮;念起咒語去止住大量湧流的血。”

古代的希臘人相信所說出的話的力量,認為這些話能夠直接影響人的機體,對他有治療的功效。以後的千百年語言又為知識的積累做出了貢獻。生活在18世紀後半葉的奧地利醫生弗朗茨·安東·梅斯默揭開了催眠術發展史的新的一頁。他提出了“動物磁性”的理論,動物磁性似乎能影響周圍的人們,改變自己和其他人的機體狀態。他認為,此時能夠給予幫助的是“生命的精神流質”,它能從醫生流向病人。

英國醫生,布雷德於1843年使術語“催眠術”(為紀念古希臘睡夢之神吉普諾斯)成為科學通用詞。他改進了催眠療法,他除了采用“語言公式”之外,還開始對患者的視覺施加作用:患者應當在某個時間段裏一直讓目光停留在某個發光物體上,隨後疲倦來臨,然後進入睡眠狀態。

俄羅斯研究人的高級神經活動的生理學家H.H.巴甫洛夫發現,由於催眠的作用,人能表現出難以置信的潛力。比如,一個男孩,他是藥劑師的助手,在不眠狀態下他總共能回想起5-7種放在藥架上的藥名。當他被催眠以後,他能夠輕鬆地從藥店所有的150種藥品中說出145種藥品。更使巴甫洛夫和他的同事們驚奇的是一位60歲的泥瓦匠。在催眠狀態下,他能回憶並詳細描述出一個建築物牆上每一塊磚頭的外形,而那棟建築物是他三、四十年前建造的。

人的心理研究者們借助暗示多次把自己的病人引入“其它”年齡階段。病人能夠相當容易地走下年齡的台階,回顧自己的過去。例如,讓一位40歲的男子回憶他兩歲時離開的那所房子裏的家具是如何擺放的。在不眠狀態下他能夠說出大約兩種家具,而在催眠狀態下,他詳盡準確地敘述了父母的家,甚至能描述出在牆上哪個部位壁紙有輕微的破損。

人們自己沒有料到,他們自身存儲了所有的生活感受,但是,它們被牢固地鎖在了大倉庫裏。大自然似乎在拯救人們擺脫神經的重負,因為,準確地、每時每刻地記住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沒有任何意義。否則,回憶就會排擠新的感受、新的信息,使人不能好好地思考和掌握新的信息。但是,有時還必須回到用一位詩人的話說——“歲月了無痕跡地變為灰燼”的地方。醫生們推測,許多疾病的原因就在於很久以前滯留在心靈深處的痛苦經曆之中,如果能回顧這些痛苦經曆並重新進行思考,病人就可以康複或是擺脫難以改變的習慣和狀態。您就是列賓、萊蒙托夫和夏裏亞賓

在深度催眠狀態下會產生“雙重個性”的現象。被催眠的人經過暗示會覺得自己是另一個人,比如摩托車競賽運動員、賣水果的人、電視主持人,並且他會根據自己生活感受的積累,像那些人一樣去感覺、去思考、去行動。大家公認,沒有一個演員會如此出色地表演自己的角色,因為被催眠的人不是在扮演某個角色,他認為自己就是那個腦海中臨時出現的人。這是可能的,因為在催眠睡眠和正常睡眠中,個人的自我意識變得模糊,所以不用多大的努力,就可以改變自己。

被催眠的人的聲音、筆跡、步態、姿勢都會改變。有時人在這種狀態下甚至說起了外語。比如,巴西人K.米拉貝利在催眠狀態下曾用26種語言講話,但是離開催眠狀態後,他連一個外語詞也想不起來,因為他是一個文化水平不高的人。

催眠術除了能使人回想起個人以往生活的細節以外,還能使人意識到自己未被利用的潛力。在B.賴科夫博士創造性催眠術實驗室裏,患者畫出了令人吃驚的繪畫作品,因為在那次催眠實驗中他們所得到的暗示是,他們就是列賓、就是蘇裏科夫、就是拉斐爾,如果稱他們為丘特切夫和萊蒙托夫,他們就能寫出詩歌。如果告訴他們,他們是大劇院的獨唱演員,幕布已經拉起,他們就開始演唱著名歌劇中的詠歎調。當然,這些隻是模仿。但是,正如博士本人所肯定的那樣,經過幾次催眠之後,這些人開始另眼看世界,他們變得更信任自己,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要發揮他們自身所擁有的潛在能力的願望。所以,催眠術就是這樣一個小窗口,通過它可以看到這些潛力。

還有一個概念叫自我催眠(對己催眠)。有時人們受到某種節奏的影響,自己會不知不覺地進入催眠狀態。這種有節奏感的東西可以是海浪的拍打聲、鍾表的嘀答聲、吊床或是搖椅上的晃動。可以經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編織時在織針有節奏的閃動下睡著了,但是這時她們並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

如果一個人在開汽車、或是手握魚杆坐在河岸的懸崖上時出現自我催眠,將是很危險的。如果一個人總在思考失敗、總在想不好的事,發生自我催眠也很危險,他會使失敗增多。但是自我催眠能夠幫助人克服懶惰、意誌薄弱和激動;自我催眠甚至能暫時擺脫牙痛,使自己平靜地走進醫生的診室;還可以幫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事情上,比如準備考試。

在暗示狀態(這是催眠睡眠的另一說法)下人們能夠學習,其中包括學習外語。甚至在教學中產生了一個真正的流派——睡眠教學,人們在催眠術的作用下了解新的知識。但是,科學家們認為,睡眠教學不能夠完全代替教學過程。連著名的催眠術專家也說,這還是一個未被充分研究的現象。或許,催眠術在“神奇地”治愈失明、失聰、癱瘓的過程中起過很大的作用,對此古代的文獻資料有過記載。或許,在現代世界裏它也能讓人在某些情況下治愈疾病、不需麻醉進行多個小時的手術。然而科學對它的研究才剛剛起步。

催眠術究竟是如何對我們產生作用呢?科學家們認為,它首先是對人的大腦產生影響,抑製大腦皮層的活動。正如專家們所確定的那樣,“催眠中心”就分布在網狀結構裏,它是中樞神經係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導致機體產生許多變化的信號就從那裏發出。比如,由於催眠狀態時暗示所產生的那種信號,肌肉組織的緊張度(來自希臘語“tohoc”——即“緊張”之意)會發生變化,先前像皮鞭一樣耷拉著的手臂開始彎曲起來。而在催眠狀態下所表現出的超凡的能力,研究者們解釋為是兩種心理範疇——意識心理和非意識心理交相作用的結果。

催眠術師的主要的工具就是話語。話語對人的心理能產生巨大的威力,而這種威力會支配人的身體。在深度的催眠狀態下人的身體變得不能彎曲。在進行催眠術表演的一些專家經常會展示自己的病人的能力,讓他們把兩隻腳和脖子支在兩把椅子的椅背上,平躺在兩把椅子中間。病人在此時身體不會彎曲,也不會跌落下來,甚至在他身上放上重物也無妨。

在催眠狀態下,還可以使人手握熱水杯,學狗叫,或是從懸崖的邊緣走過。但是,掌握了催眠能力的人不應當用它來危害別人。比如,有人把自家的鑰匙交給您,讓您在主人不在時澆澆花、喂喂魚,您不應當朝櫃子裏張望,哪怕是僅僅出於好奇。別人的生活存在著不可侵犯的隱私,無論是別人的房子還是別人的大腦都同樣屬於這個範圍。就此而言,幫助別人時,隻能做所托付的事,而且不能給別人帶來危害。手掌上的文字

很久以前人們就根據手掌上的紋路來預測未來。人們認為,有關命運的密碼就在其中。在印度的一所洞窟寺院裏,僧人們像保護珍寶一樣保護一本奇異的書。書麵由皮膚做成,取自千百個死人的手掌。這裏有詳細的解釋:這些“命運的印痕”屬於誰,他們的生前預言與後來發生的事件的吻合程度。大概這是手相術(來自希臘語“XHp”——即“手”;“MMHTHH”——即“猜測”)產生的最古老的證據,手相術就是根據手紋進行預測。但是,這不是惟一的一個證據。人們還發現了一份古埃及的紙莎草紙文獻,上麵記載了給埃及末代女皇克婁巴特拉(公元前69-30年)所作的手相預言。一切都應驗了:與羅馬統帥愷撒訂婚,三年之後愷撒去世,又愛上另一位羅馬統帥——安東尼,他隨後遭到毀滅,克婁巴特拉本人自殺。

在古代的中國西藏和波斯,人們也尋求手相術的幫助。在古希臘人那裏,這種預言術有許多崇拜者。一本由金字寫就的手相術書流傳至今,它記載的是一門“值得高尚的、好鑽研的智者關注的學問”,是為馬其頓王亞曆山大準備的禮物。像亞裏士多德和巴拉賽爾蘇斯這樣的人對這門學問也頗感興趣。在英國不列顛博物館裏藏有一本名為《插圖本亞裏士多德手相術》的巨著。

在新生兒的手掌和腳掌上就可以看到紋路和花紋——這就像是他個人的代碼,在地球上找不到“圖形”一樣的兩個人。能夠依據手相來預言命運的人被稱為手相術士。他們把不同的特征彙集起來,利用這些特征來作出預言。這就是手掌上的一些基本紋路和掌丘:紋路的名稱有——生命線、智慧線、心靈線、健康線;命名的掌丘有——月球、火星、土星、太陽、水星,還有形形色色的圓點、十字形、三角形、方形作為符號。他們認為,這些紋路和符號構成了個人命運的獨一無二的圖像。

一些偉大的人物也求助過手相術,這可以從他們的生活中例舉出大量的例子。隨軍記者、旅行家、手相術士劉易斯·哈蒙伯爵(1866-1936),他的假名海洛廣為人知,他在一生中收集了不同尋常的檔案資料。其中保存了與他同時代的一些著名人物的掌印,他們曾向他尋求過建議和幫助。海洛給歐洲的一些將即位的人物、總統和工業巨頭“出過主意”,這已不是秘密。他依據手相確定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死期,他通知意大利國王溫別爾托,他將麵臨謀害,他警告俄羅斯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可能遭遇橫禍。

拜訪海洛的不僅有政治家,還有藝術家。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心存疑慮。比如,《湯姆·索亞曆險記》的作者馬克·吐溫,當海洛瞧他的手掌,根據紋路組合“看到”了他的基本性格特征時,他感到十分吃驚。這位美國作家半開玩笑地說:“有趣的是,我來到這裏本想由於我的癲狂會丟錢的,卻沒想到為小說找到了一個情節,我認為,這本小說必定會成為暢銷書。”短篇小說《傻瓜威爾遜》的確很快就出版了,並受到讀者的廣泛讚譽。

海洛的資料中還有C.伯恩哈特的手掌印。根據這位手相術士的看法,由腕關節開始貫穿她整個手掌的兩條平行線——命運線和太陽線,是這位偉大的演員聞名世界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