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和月亮同時升起,這聽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可是你知道嗎,在離杭州82千米的海鹽縣南北湖風景區1868米高的鷹窠頂上,有時在農曆十月份就能看到日月並升的奇異景象。這一現象,雖然在民間傳說已久,而且明代古書上也曾有過記載,但這一天下奇景近千年來已無人問津了,直到1980年杭州大學馮鐵凝先生在發現古書中的記載後,在當年農曆十月初一清晨會同武林中學謝秉鬆老師來到鷹窠頂上,終於看到了日月並升的奇景。這一消息成了當時爆炸性的新聞。從此以後,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清晨都有幾千人來到這裏,想一飽眼福。過去流傳,隻有在狗年(戌年)的十月初一才能見到這一奇景;也有人說要上月(九月)大,即30天,當月(十月)初一才能見到這一奇景。但是,從1981~1983年這3年的十月初一,奇景都沒出現,這使人們大為失望,甚至懷疑馮、謝二人是否看錯。然而,1984年以後,許多人又看到了。1984年農曆有兩個十月(當年閨十月),在十月初一、初二人們沒看到;初三看到了,而且這一奇景持續了15分鍾;初四仍能看到;初五持續了5分鍾,而且在閏十月初一它又出現了。1985年農曆九月隻有29天,但在這一年的十月初一人們仍然看到了這一奇景。這說明民間流傳的必須九月大,十月初一才能看到奇景的說法不確切。

80年代以來,有人對這一日月並升現象做了觀察,發現每次情況都不一樣,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日月合為一體,同時從錢塘江上升起,日月重疊,太陽直徑略大於月亮直徑,露出的一圈太陽呈血芽紅和清藍色。二是太陽升起不久,在太陽旁出現一個暗灰色的月亮,圍繞著太陽,一忽兒躍在太陽右邊,一忽兒又躍在左邊,一忽兒在太陽上麵,一忽兒又在太陽下麵。當月亮經過太陽時,太陽表麵大部分被月亮遮蓋,顏色變暗,未被遮蓋的部分就閃現出金黃色的月牙形狀。三是月亮先出,幾乎在同一直線上太陽隨之出來,太陽托住月影一起升起。四是月影先在日輪中,後又跳出日輪,在太陽四周躍動,陰影呈月牙形。五是月影在日輪中一同升起,並在日輪中躍動,直到月影消失。

在這種日月並升的奇景中,那個“陰影”是月亮的影子,還是由於十月空氣濕度小、透明度好的一種折光現象?每次出現的景觀為什麼不一樣?這一千古之謎至今還沒有被揭開。

太陽個數的懸念

1551年4月,德國城市馬格德堡被瑞典卡爾五世的軍隊所圍困。圍困的日子已延續一年有餘,城中糧草全無,危在旦夕。一天下午,該城上空突然出現3個太陽。圍城的士兵驚恐萬狀,認為這是天意的預兆,是上帝將要親自來保衛這個城市。根據卡爾五世的命令,瑞典軍隊馬上撤除了對這個城市的包圍。這可是中外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樁趣事。其實,多個太陽中除一個為真太陽外,其餘皆為假象,氣象上稱之為“假日”、“幻日”或“偽日”,是一種少見的大氣光學現象,其成因比較複雜。

簡言之,是天空有由冰晶組成的雲層存在時,太陽光被這些冰晶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由於假日的出現對雲中冰晶形狀、位置和排列等要求十分嚴格,故這種奇景很難見到。當然,多日並升也並非絕無僅有。

1986年12月9日15分,西安上空突然出現一大一小兩個彩色光圈和5個太陽。據資料記載,1934年1月22日和23日,西安市上空曾連續兩天七日當空。

1981年4月18日,海南島東方縣上空出現5個太陽。

1988年12月28日,內蒙古翁牛特旗五日同照大地。此外,峨眉山頂上出現過3個太陽,廬山也曾兩日並升。有關多日並升奇景,我國史籍中亦多有記載,如《宋史·天文誌》載:“日有二影,如三日狀”等。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畫中,有“九日並出”之畫麵。太陽有伴星嗎

有的恒星看上去是一顆星,但用望遠鏡觀察,它卻是兩顆互相吸引,互相繞轉的星,就像兩個在一起的“夥伴”一樣。太陽這顆恒星有沒有“夥伴”呢?假如太陽真有一個“夥伴”,即伴星,那麼人類就可以解釋過去出現的一些現象,然後再想方設法防止今後可能出現的大災難。

197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地質學家沃爾特送給他父親阿爾瓦雷斯一塊6500萬年前的石頭,它與恐龍滅絕的年代相同。阿爾瓦雷斯是個物理學家,他的擴散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對這塊古老的石頭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豐富的銥。銥是天外的“來客”,地球上並不存在這種元素,因此他提出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理論。他經過計算推斷,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為10千米的小行星和地球發生撞擊,揚起的塵埃彌漫著整個天空。在此後的3~5年間,地球陷入了一片黑暗,植物停止了光合作用,造成植物和動物群的大片死亡,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從而使恐龍走向了滅絕。阿爾瓦雷斯的這一理論提出不久,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戴維·芬普和約翰·塞普科斯基研究了古生物滅絕的年代,發現古生物滅絕是有周期性的,平均每2600萬年發生1次。在過去的1億年中,即9100萬年前、6500萬年前、3800萬年前、1200萬年前,都發生過大突變和大滅絕,每次突變有75%的生物絕滅。

在這個基礎上,阿爾瓦雷斯的學生馬勒提出了伴星假說,即太陽有一位“夥伴”。這位“夥伴”的軌道周期,恰好是2600萬年。伴星質量很大,當它一接近太陽係外星的彗星群時,就擾亂了彗群的正常運行,產生彗星雨。有些彗星撞擊了地球,造成地球上的災難和生物大滅絕。馬勒的學說提出後,科學家們經過進一步研究認為:如果太陽有伴星,那麼這顆伴星便是一顆密度很大的白矮星。它沒有熱、沒有光,體積很小,質量卻大得驚人,它悄無聲息地在太空中繞太陽運行,因而人類很難發現它的蹤跡。

太陽有伴星隻是一個假說,而太陽到底有沒有“夥伴”?這還有待科學家們去尋找和探索。

彗星的活動與地球怪象有關嗎

在太陽係這個大家庭裏,有一種相貌奇特帶尾巴的星星,人們稱它們為“彗星”。其中最著名的是哈雷彗星。1910年,當這顆彗星和地球相接近的時候,天文學家們推斷,它將和地球相撞。這一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果然來到地球的附近,使人們驚喜的是彗星並沒有和地球相撞而是擦肩而過。

然而,數百年來,人們依然把彗星看作一顆大災星。世人把地球上發生的大災難都歸罪於彗星。戰爭、瘟疫、洪水、地震都說成是彗星搞的鬼。

彗星相貌古怪,拖著一條搖搖擺擺、時短時長的尾巴,發出金黃和灰白色的光,好像一把掃帚掃過夜空,人們又稱它為“掃帚星”。它隻是太陽係中的一顆普通星星。彗星和我們地球一樣,也是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繞太陽旋轉的。不同的是,地球的軌道很接近圓形,而彗星的軌道是橢圓形。因此,它有時離我們很近,最近時肉眼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有時離我們很遠,最遠時用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也找不到。彗星的軌跡除了橢圓外,還有拋物線和雙曲線形。

彗星主要由彗頭和彗尾組成。彗頭包括彗核、彗發和彗雲,但有的彗星沒有彗雲,甚至連彗發都沒有。彗核是由冰和塵埃凍結在一起而形成的固體物質構成的,形狀像一個“髒雪球”。這個髒雪球的質量大約在1000萬~10萬噸之間。

彗發在彗核的外麵,是由一些雲霧狀的稀薄物質構成,而彗雲則是彗發外麵的氫原子雲。

彗星的外貌隨著它與太陽距離的遠近而千變萬化。當它遠離太陽的時候,隻是一個隱約可見的星狀小暗斑;當它接近太陽時候,由於太陽光的壓力和太陽風,使它的氣體受熱蒸發從而形成長長的尾巴。

彗星的成分是一種含有劇毒的物質——氰化物。隻要一丁點氰化物,就能使大批生物死亡。因此如果彗星真的與地球相撞,或者它那15億千米長的大尾巴,一旦掃過地麵,這種劇毒分子就能在一定區域內大量地扼殺地球上的生物。

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伊爾認為,彗星有可能還含有病毒類的微生物,幾十億年前,正是彗星把病毒或細菌傳播到地球上,才使地球開始有了生命。有些人還認為,一些傳染病,如1968年全球流行的香港型流感和中世紀的幾次大瘟疫,很可能與彗星經過地球時帶來的病毒有關。

據調查,當地球上發生大地震的時候,正好是彗星離地球最近的時候。

1920年12月16日,我國海源發生了85級地震,這是一次本世紀以來最大的地震,而天文學家們發現,Ⅲ號彗星正好在1920年12月17日距地球最近,約為188個天文單位。在海源地震以前,智利、千島群島等地發生了好幾次7~8級地震。

1976年7月28日,我國唐山發生了大地震,在這前後的5月底到8月中旬,還先後發生了6次7級以上的地震。同年8月16日,在菲律賓發生了81級地震。據調查,1976年彗星從6月開始接近地球,在7、8、9三個月的時間內距地球都很近,隻有0125~03個天文單位。2000年來,每當地球上頻頻發生地震時,在地球附近遊弋的彗星也明顯增多。

當然地震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地殼內部。外界的一些因素隻是起誘發作用。彗星的體積雖大,但質量很小,是一個大而空的家夥。它真有本領擾動地殼發生震動嗎?人們雖然對彗星會引起地震拿不出確鑿的證據來,但對它的懷疑,依然很大。

彗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疑團,但它究竟從何而來呢?

有一種假說是荷蘭天文學家奧樂特提出來的。他推測在離開太陽係很遠很遠的邊緣區,有一個彗星冷藏庫——彗星雲。其中聚集著大量的彗核,估計彗星是從這裏來的。

據計算估計,彗星雲大約位於離太陽10萬億千米處。在那裏,大約有一萬億顆彗星。在眾多的彗星中,由於受某種力的影響,有少數彗星就能從太陽係邊緣跑到太陽係裏麵,成為我們看得到的彗星。

有一種假說則認為,彗星本不是太陽係的成員,它們來自恒星際空間。在那裏,有許多塵埃和氣體混和的星雲,由於引力不穩定,它們被分解為許多小氣體塵埃團,凝結而成小晶粒,這些小晶粒聚合成彗核。太陽在銀河係裏運行時,把這些小晶粒吸引到自己的周圍,變成了彗星。

也有的科學家說,彗星來自太陽係內,是天王星和海王星未能吸住的小星子,在大行星的引力下,小星子跑到了太陽係的邊緣,形成了一種彗星雲。

關於彗星的身世,眾說紛紜,至今還是個疑謎。總而言之,有關彗星之謎還有待於科學家進一步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