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大孔雀蛾的晚會(1 / 2)

我要講的是一次難忘的晚會,那就是大孔雀蛾的晚會。

大孔雀蛾是歐洲最大的蛾類,它的外表像名字一樣美麗:身穿栗色絲絨大衣,圍著白色的毛領圈;翅膀上裝飾有柔和的白色條紋,外緣鑲著白邊,白邊像被熏黑了似的泛著煙色;翅膀正中有一個大圓斑點,遠看像一個黑眼睛,眼睛裏閃爍著絢麗迷人的虹彩。

春天,我在大孔雀蛾幼蟲喜歡的巴旦杏樹上找到了它的繭,繭的樣子很奇怪,就像漁夫的棕色魚簍,緊緊貼在靠近地麵的樹皮上。我把繭帶回家,放在工作室的桌子上。五月初的一天,一隻濕漉漉的雌蛾從繭裏鑽了出來,我用金屬網子罩好它就離開了。

晚上,全家人都睡了,從隔壁傳來一陣乒乒乓乓的聲音。不一會兒,我的兒子小保爾出現在門口,使勁喊我:“爸爸,快來看啊,屋裏飛滿了像大鳥似的蝴蝶!”我被他聲音裏的興奮感染,立刻跑出去看,隻見一群大孔雀蛾正沒頭沒腦地亂飛。我想到了早晨從蛹裏爬出來的那隻雌蛾,一定是它把這些同伴引來的,工作室裏的雄蛾一定滿坑滿穀了吧。

我叫上保爾一起下樓,經過廚房時碰見了保姆,她正扇著大圍裙轟那裏的雄蛾,看見我時臉上一副吃驚和疑惑的表情。當我們幾個舉著蠟燭推開工作室的門時,天哪,該怎樣形容眼前的景象啊,就像有人給這裏施了什麼魔法!工作室的一扇窗戶沒有關,不斷有大孔雀蛾從外麵飛進來。它們亂紛紛地拍著翅膀,繞著金屬網罩飛一陣停一陣,忽遠忽近地在半空盤旋,有的衝向天花板,有的撲向蠟燭的火苗,發出撲撲拉拉的聲音,像羽毛般柔軟的翅膀不時碰到我們的衣服、掃過我們的臉頰,嚇得保爾緊緊抓住了我的手。

到最後我數了數,屋子裏陸陸續續一共飛進來將近四十隻雄性大孔雀蛾。它們不知從哪裏得到了邀請,趕來赴這場晚會,在昏暗的房間裏圍著那位舞會皇後翩翩起舞,甚至衝動地一次次撲向蠟燭,把身體都烤得發黃了。

第二天晚上,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不時有雄蛾三三兩兩地撲向罩子,用翅膀拍打罩子的頂部,試圖鑽進去。我發現它們之間並不打架,隻是各自努力。然而金屬網罩的孔眼太密,雄蛾們無論怎麼嚐試也得不到半點進展,最後隻好離開罩子,加入了在空中飛行的舞蹈隊伍,還有幾隻幹脆失望地穿過窗戶遠遠飛走了。一直到夜裏十點左右,不斷有雄蛾落在網罩上麵,最後都徒勞無功地離開了,把位置讓給新來的雄蛾。而胖胖的雌蛾抓著金屬網罩一動不動,翅膀連顫也沒顫,似乎對眼前的景象毫不關心。

接下來的幾天,我的工作室每到夜晚就成了大孔雀蛾的舞會場所。有一天風雨欲來、雷聲陣陣,我擔心雄蛾們能否承受這樣的天氣,但是八點一過,它們依舊一隻接一隻地從田野的四麵八方出發,越過圍牆來到籠罩在黑暗中的園子,然後在密密匝匝的梧桐葉中穿行,通過一條被丁香和薔薇簇擁的小路,如約出現在窗前。即使一路上障礙重重,但它們都毫發未損,而且顯得神采飛揚。

我不知道大孔雀蛾們怎麼能不借助一丁點兒月光照亮,在這樣的黑夜裏飛行,此時就連貓頭鷹也不敢離開樹洞。而且就算有亮光也隻會迷惑它們,讓它們忘記約會撲向燈光、燭光,就像第一晚闖進保爾的房間和廚房那樣。我想它們一定有某種特殊的工具,能幫自己找到準確的方向。

什麼是大孔雀蛾的特殊工具呢?有人認為是長在頭頂的毛茸茸的觸角,除了具有華麗的裝飾效果外,它們肯定還有其他用途吧。我用小剪子齊根剪掉了一些雄蛾的觸角,它們似乎一點也不疼,顯得很平靜,整個白天都在休息,後來除了幾隻體力不支的掉在地上死去,其他的全都飛走了。到了夜裏,我在參加舞會的雄蛾中發現了一隻被剪掉觸角的,這說明觸角在探測中並非必需。雖然這個數字有點小,但是實際上我在每隻來過的雄蛾身上都做了記號,而它們之中返回的比率非常低。要知道,對大孔雀蛾來說,生活中唯一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延續後代。當其他同類在草叢間品嚐花蜜的時候,大孔雀蛾根本不明白那是在做什麼。它們長出美麗的翅膀隻是為了參加婚禮舞會尋找伴侶,從不把時間用在吃東西上,因此幾天後生命就會枯竭。所以,無論我剪不剪觸角,它們都活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