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密蘇裏怪獸

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美國報紙版麵上,一個被叫做“模模”的像猿人一樣的怪獸故事,頻頻出現。這隻動物是在路易斯安納州的一個名叫密蘇裏的小城附近被發現的。“模模”(MOMO)這個名字就是來自密蘇裏(MISSOURI)與怪獸(MONWR)兩個詞的縮寫。

1971年7月,兩個在密蘇裏城外的林地裏露營的人報告說看到了一個“半猿半人”的東西,身上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它從一片樹林中走出來,一邊向她們走來,一邊發出某種“嘎嘎”的聲音。她們趕快逃命,把自己反鎖在車子裏。這隻動物吃完了一個被二人留在外麵的花生醬三明治後,又返回了樹林。那兩名婦女向密蘇裏警察局報告了此事,但當時並未將之公諸於眾,直到一年後,才與許多其他的類似報告一起被披露出來,這是“模模”首次正式露麵。

“模模”在製造了一係列的事件後,贏得了“密蘇裏怪獸”這一“美稱”。這些事件開始於1972年7月11日。那天下午,3個小孩子看到一隻“6英尺或7英尺高,全身披滿黑毛”的動物站在一棵樹附近。它的身上濺有血點,這可能來自於它腋下夾著的那條死狗。同一天,一個鄰居曾聽到過一種奇怪的吼聲,而一個農夫則發現他的一條狗不見了。

三天後的一個晚上,這些孩子的父親埃德加·哈裏森,正與幾個朋友在家門外閑聊。突然間,他們看到一個“火球”從附近的一座小山背後飛了過來,落在街對麵一所廢棄的校舍後麵。5分鍾後,第二個火球也飛了過來。不一會兒,他們聽到山頂上傳來響亮的吼聲,但看不見到底是什麼東西發出的這種響聲。警察聞訊後前往調查也一無所獲。

一兩個小時後,他們摸黑在山頂四周檢視,哈裏森與同伴們經過了一所老房子。房子裏充滿著強烈的難聞的氣味,這種氣味正是“模模”所特有的。後來,路易斯安納州的其他一些目擊者也報告說看到了小的發光物體,並留下了類似的氣味。

這一係列目擊案持續了兩個多星期,這期間其他人也報告說曾見到過同時具有猿與人的一些特征的長有毛發的兩足動物。一些人甚至說曾聽到空氣中振動著聲音。一個聲音說:“你們這些男孩不得進入這片樹木。”而另一個聲音則要一杯咖啡!曾幾次懷疑是這種動物留下的腳印,其中隻有一次進行了科學認證,結果卻被判定為俄克拉荷馬城公園園長勞倫斯·柯蒂斯的惡作劇。有許多路易斯安納州的居民報告說在空中發現過火球或其他一些不尋常的物體。最富離奇色彩的是,這其中有一個報告說一個帶有發光窗戶的UFO曾在一個山頂上停留了長達5個小時,把路麵照得亮如白晝。

沃斯湖怪獸

1969年夏季,有一種長有毛發的兩足怪物在沃斯湖附近不斷出現,這引起了得克薩斯州福斯·沃斯城當地居民的恐慌。盡管這一事件並不著名,它卻是眾多有關此類案件中記錄最為詳細的,且案件的怪獸與前文所述“長有毛發的兩足動物”不屬相同類。另外,它還是在有關此類動物目擊案中曾拍下的少有的照片的一個案例。

7月10日一清早,約翰·賴卡特、他的妻子以及另外兩對夫婦就來到了福斯·沃斯警察局。他受到了如此嚴重的驚嚇——其程度就像他們所講述的故事一樣不可思議——以至於警察們一眼就看出6人一定是看到了某種非比尋常的事情。目擊者們說,午夜時分在沃斯湖岸邊,當他們正夜宿時,一隻巨大的動物從樹上跳下來落在了賴卡特汽車的頂上。那隻動物身上既長有鱗,也長有毛發,外形像人又像山羊。

四輛警車趕往現場,沒有發現任何東西。然而目擊者汽車側麵的一道長達18英寸的劃痕引起了他們的注意。賴卡特一行發誓說原來並沒有這道劃痕,確信這是那隻怪獸的爪子留下的痕跡。

兩個月以來,警察已接到過幾次有關一隻怪物的報告,但他們認為這些目擊案隻不過是一些惡作劇。這次雖然他們仍然認為賴卡特及其朋友們可能又是一起惡作劇的犧牲品,但這次事件所具有的那種恐怖性與暴力性特征,使警察相信這一案件比以往此類事件要嚴重得多。

賴卡特攻擊案發生24小時後,傑克·哈裏斯正沿著通往沃斯湖自然中心的唯一一條路驅車前行。這時他看到一隻動物在他麵前穿了過去。它爬上一段山崖然後又爬下來,不久就有三四十人看到了它。這些人是專門跑到這裏來希望看到這隻動物的——他們都曾讀了《福斯·沃斯明星電訊報》上的頭版頭條——《可疑的“人羊”嚇壞了沃斯湖畔的露營者》。

不久,匆匆趕來的警察們也看到了這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但當一些圍觀者們試圖靠近這個動物時,它向他們擲來一個廢輪胎。目擊者們連忙逃回了車上,而這隻動物則逃向灌木叢中。

目擊者們估計這隻動物約有7英尺高,300磅重。它用兩隻腳走路,長有灰白色毛發。這隻動物的喊叫聲“十分淒厲,就像什麼東西在抽打他,”哈裏斯對一位記者說,“但它聽起來絕不像是一個人所發出的聲音。”

隨後的幾個星期裏,有好幾組調查人員,其中許多人帶有槍支,星夜兼程前往沃斯湖附近的樹林與荒野。看到過這隻動物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它是一隻“大白猿”。它留下了腳印,但卻未被保留下來,隻是據目擊者報告說這些腳印有16英寸長,腳掌前端有8英寸寬。有一次,調查者們開槍擊中了這隻動物,追蹤血跡最後追到了湖邊。另一次,三個男人聲稱這隻動物躍到了他們的車頂上,直到汽車撞上一棵樹後它才跳離。

一個三人調查小組花了一星期的時間追蹤這隻動物,他們沒能一睹“尊容”,卻聽到了它的喊叫聲,聞到了它那特有的惡臭。他們還看到了脖子被折斷的羊的屍體,相信是這隻動物的犧牲品。艾倫·普拉斯特,一位服裝店的老板,拍攝了一張圖像模糊的黑白照片,據說是在近距離拍攝的。

1969年恐怖案的最後一位目擊者是查爾斯·巴坎南。11月7日,當他正躺在自己卡車後鬥裏的睡袋中打盹兒,有樣什麼東西突然把他舉了起來。正是這頭怪物!巴坎南抓住了一條裝有雞肉的袋子向怪物擲去,而這頭怪物則一口將其吞進肚中,然後一下躍入湖中向格裏亞島遊去。

種種猜測不絕於耳,最後,福斯·沃斯科學與曆史博物館發言人竟指出這種動物實際是一隻美洲山貓。更有甚者,有人曾提出也許這隻是一個惡作劇者玩的小把戲,如果說這個解釋得到證實的話,人們不禁開始為這個勇敢的惡作劇者擔憂,因為有很多探索者隨身攜帶著槍支,隻要一發現它,它恐怕實在小命難保!

“傑科”怪獸

1884年6月30日,一隻非常奇怪的動物出現在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部的一個叫耶魯的村子附近。

司機內德·奧斯汀正在駕駛“不列顛哥倫比亞號”直快列車時,發現一個人危險地躺在了離路軌太近的地方。他采取了緊急製動使列車停了下來。突然間這個“人”站起身來,發出響亮的吼聲,然後爬上了弗雷澤河畔的一個山崖。火車機組人員趕去追擊這個“印第安人”——他們起初認為這個東西是個印第安人——最後在一塊巨岩頂上逮住了它。列車長克雷格爬上岩頂用石頭砸向這隻動物的頭,將它砸倒。他們把它捆了個結結實實帶回城裏,投進了監獄。

事後,據列車長克雷格回憶這頭動物——很快被命名為“傑科”——原來是“一隻類似大猩猩的東西,站起來有4英尺7英寸高,127磅重。他長著又長又黑又硬的頭發,除了一個例外,看起來簡直就是一個人。它整個身體,除手腳外,都披著約有1英寸長的毛。他的前臂比人類的要長得多,特別有勁。”過去兩年來,當地居民雖然也報告過一些奇異的東西,但沒有比這更為奇異的了,7月4日的《每日不列顛殖民者報》不由問道:“誰能解釋‘傑科’的秘密?他是否屬於這個國家存在的一個新物種?”

20世紀50年代,由於沿太平洋西北部地區的大腳怪目擊報告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新聞界人士布賴恩·麥凱爾維開始尋找有關這種動物的早期報導,於是發現了“傑科”的故事。他把此事告訴了約翰·格林及勒內·達亨丹,後二者後來把追蹤大腳怪當成了自己畢生的事業。他對他們說這可能是現存的唯一一個有關此事的報道,其他一些可能也曾報道過此事的報紙已被付之一炬了。1958年,格林訪問了一位耶魯城的早期居民奧古斯特卡斯特爾,他回憶說“傑科”被帶回城裏後,父母從未帶他去監獄觀看過這隻動物。

第一本敘述“傑科”故事的著述是伊凡·桑德森1961年出版的《雪人從傳說走進現實》一書。作者發現這個故事非常可信:“完整……有事實……很難令人懷疑。”從那時起,幾乎每一本有關大腳怪的書都會提及“傑科”。1973年,達亨丹與唐·亨特合寫道,據1884年耶魯城法官的一個孫子的說法,“傑科”被用箱子裝上火車向東運去,以便到英國進行巡回展出。隻是從那以後就再沒有他的消息,當地居民猜測它死在途中了。

靈長類動物學家約翰·內皮爾根據《殖民者報》的描述,認為“傑科”看來像是“一隻成年黑猩猩或一隻幼年雄性大猩猩或成年雌性大猩猩”。“然而除非它是從馬戲團中跑出來的,很難想象一隻原產非洲的猿會遊蕩在不列顛哥倫比亞中部地區,”他說,“當時,黑猩猩還極少被人豢養。”

這期間,格林一直試圖揭開這個謎底。他了解到不列顛哥倫比亞早期報紙的縮微膠片確實存在,但它們不是在麥凱爾維曾經查閱過的“不列顛哥倫比亞檔案館”,而是被存放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裏。在那裏,他找到了一篇1884年7月刊登在《新西敏斯特大陸衛士》雜誌上的關於“傑科”的評論文章,是該雜誌記者路過耶魯城時寫的:“這個故事從何而來,始作湧者又是誰,人們已很難推測了,但其荒謬性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從來就沒抓到過這樣一隻動物。奇怪的是,新大陸的殖民者們竟然被人用這樣的方式、這樣的故事欺騙了。”另一家報紙《不列顛哥倫比亞報》報道說這個故事就像這張照片所顯示的,如果說“傑科”是一隻大猩猩,那它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做什麼?

在發現了這些報紙後,格林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傑科”的故事實屬空穴來風。然而,仍然有一些人不願意相信這一點。其中反應激烈的是拉斯肯,他在《追蹤》雜誌上撰文爭論道,其他的報紙報道嚴重失實,那些出版商是為了與《殖民者報》競爭才故意扭曲事實。

青海湖水怪

海拔3196米左右的青海湖麵積達4583平方千米,座落在青藏高原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四周山巒環抱,湖水清澈湛藍,越往湖心,澀鹹的死水浮力越小,幾乎無人敢去。曾有一艘機帆船試著向湖心挺進,可沒駛幾裏路,船就翻沉了,從此再也無人敢冒此險。

湖心到底是什麼模樣?好奇的人們不禁紛紛猜測,湖心神秘的傳說就這樣產生了。傳說青海湖湖心底部實不尋常,那兒有個無底的大黑洞。此洞通向北麵的黑海,黑海水靠湖水輸送過去。多少世代以來,青海湖周圍的雪山冰川消融的流水不斷送入湖裏,卻不夠黑洞送走的水量。於是,青海湖的水潮已較幾百年前減退了30~40米。黝黑的神靈就幽居在這個黑洞裏,橫穿“水橋”,有時來到這個湖裏,有時遠走他鄉。關於黑洞和魚精靈之說,極大地誘惑著一位年輕藏民的好奇心,他甘冒生命危險,孤身一人冒險踏冰進入湖心,他在湖心冰麵上尋覓多時,並未找到清晰的黑洞口,卻在一處水下發現了龐大的漩渦,把水攪得飛旋亂轉……後來據專家估計,可能該湖湖心存在一種強磁場,使水流急轉形成漩渦,漩渦底部可能有通往不知去向的“水橋”洞口。

1955年6月中旬,一小隊解放軍戰士陪同一位科學家在青海湖進行科學考察。一天,他們10個人分乘兩輛水陸汽車,從海星山東側向對岸開去。中午12點,天氣比往常熱,水麵較平靜。當行進大約17~18千米時,班長李孝安發現右前方80米處出現一個長10餘米、寬2米左右的黃黑色東西,其頂端基本與水麵持平。當時,李孝安以為是遇上了長著青苔的沙丘,便提醒司機注意。“沙丘”越來越近了,在與戰士們相距30米左右時,肉眼都可以看清它,正當人們議論它時,突然看見“沙丘”向上閃動了一下,露出水麵約30厘米,接著馬上又下沉消失不見了。

1960年春,正值捕撈旺季,漁業工人在湖裏捕魚。突然,工人們發現遙遠的湖心水麵上,驟然卷起衝天巨浪,頃刻,隻見一片黑色的“巨礁”從水裏漸漸浮起,既像鱉殼又像鯨背,猶如一座無名島嶼。良久,隻見“黑色巨礁”晃動了一下,又激起一陣衝天巨浪,然後沉入水中。這一景象先後出現了幾次,令目睹者驚訝萬分!人們紛紛傳言,疑為千年魚精龜鱉之類顯靈。

1982年5月23日下午,青海湖農場五大隊二號漁船職工再次目擊到“水怪”。那天下午天氣悶熱,湖麵風平浪靜,4點多時這艘漁船開始返航。後來站在船尾的兩名工人看見在海星山偏北20度東麵,有一個巨大的黃黑色怪物在水麵上一動一動的,像一隻舢板船反扣的形狀,比舢板船稍大,不露頭尾,大約13~14米。這個水怪立即引起注意,舵手立即調轉船頭直衝水怪,但船開到距離這個怪物大約50米的地方,可能由於漁船聲音太大,驚動了它,怪物馬上潛下水去。從發現怪物到其下潛,共約5分鍾。下潛時怪物身上閃著魚皮似的光,水麵上出現了一道又寬又大的回漩水流,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令人高興的是,漁船記錄簿上詳細記述了整個目擊經過,為研究青海湖水怪提供了第一手真實可靠的文字記載。

綜合分析這三次目擊情況,可得出如下結論:一是水怪出現之前天氣都較為悶熱;二是三次目擊到的水怪形狀均較大,顏色都是黑色類,活動特點都是露出水麵一下然後立即下沉,長度都在10多米,由此可以斷定三個水怪是同類物體;三是它們出現的地點都在海星山與青海湖東岸之間。

科學家推測,青海湖水怪不太像是蛇頸龍之類的遠古爬行生物,因為三次出現的水怪都是藏頭藏尾的,無高大的駝峰,這些均不符合蛇頸龍的生活習性。多少年來,青海湖畔的藏民一向把天上飛鷹和水中遊魚奉為神靈,從不傷害和捕吃魚類,久而久之,致使湖內魚類繁殖到飽和程度,數10斤重的大魚很常見。盡管現在有了國營漁場開始捕撈,但湖內是否還遺留罕見的大魚,也未可知。當然,說水怪可能是大魚不足為信,因為淡水魚最大也不可能長到13~14米長,據文獻記載,淡水魚長到5~6米長就屬稀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