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場主甘博史總要親自替“櫻草花”拌喂飼料,並把它愛吃的蜂蜜悄悄地拌進草料裏,讓“櫻草花”單獨享受,作為對它刷新日產量新紀錄的獎勵。

他喜歡站在“櫻草花”身邊,聽它咀嚼飼草時發出的有節奏的聲音,就像聆聽爵士樂中沙球的演奏一樣入迷。

“櫻草花”常常伸出微溫的舌頭舔主人的頭,以此作為愛撫甘博史的最親昵的表示。

甘博史白天養牛,晚上看電視則是他的最大的精神享受。他覺得這是陪伴妻子解除疲旁最好的娛樂方法。

有一次,電視裏出現了一串很新奇的鏡頭——在播音室裏坐著許多從各地請來的客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標誌:頭上都一毛不長,光光的像個大西瓜。這中間男女老少都有,一個換一個地傾訴著脫發的痛苦,講著講著,這些同病相憐的朋友就嚶嚶地慟哭起來。

電視台播放這檔節目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替這些禿發者征集民間秘方,幫助他們解除疾苦,而是要為他們創造一次宣泄苦惱和得到社會理解的機會。

出乎意料,第二天,電視台接到了索爾斯堡牧場主甘博史的電話。他說他非常欣賞這台節目,對這些禿發患者寄予無限同情,並願意把自己治好禿頭的“秘方”公諸於世。

電台和報社記者立刻蜂擁而來。可是,他們在幾百名擠奶工當中,花了半小時工夫也沒找到他們想象中的——頭發稀疏的牧場主。

正在此時,一位五十開外的胖墩墩的中年人迎上前去與記者一一握手,向他們自我介紹說:“我就是牧場主甘博史。”

他那一頭烏黑濃密的黑發,不禁讓記者們大吃一驚。誰能相信一個頭發禿了幾十年的人,還能重新長出這樣的美發?

原來,事情發生在1983年年末。那天,甘博史去給“櫻草花”喂料。

他和往常一樣,坐在小凳上朝食槽裏添料。“櫻草花”走過去咀嚼著食料,食槽裏立刻發出清脆的磨擦聲。

過了一會兒,“櫻草花”停止了咀嚼,卻把嘴巴伸到甘博史的禿頭上,用粉紅色的舌頭在他圓溜溜的腦瓜上舔來舔去,濕漉漉,軟乎乎,使他頓時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舒適和快感。

他探出頭,幹脆讓“櫻草花”舔個夠。也許,他的禿頭能分泌一種牛愛吃的東西也說不定。

兩個月以後,甘博史突然被他妻子風風火火地拉進洗手間,叫他對著鏡子仔細照照。甘博史莫名其妙,走到鏡子前一照,自己也看呆了——鏡子裏的他,滿頭竟長出了細密的黑發。原來,“櫻花草”治好了甘博史的禿頂。

記者們開始半信半疑,直到牧場工人都出來證實了這一點,他們才啞口無言,為這神話般的事實感到驚喜。

電視台和各大報社一律用通欄地位發表了甘博史的談話內容,還登載了他以前禿頭的照片以及長滿黑發的近照,簡直是判若兩人。

“櫻草花”也上了報。

於是,成百成千的禿發患者,紛紛開車趕到索爾斯堡牧場,請求得到“神醫”的治療。

他們一個個把頭伸進牛欄裏,默默地等待著“櫻草花”來舔自己的頭,脖子酸了也不動一動。

“櫻草花”舔了一會兒便失去了耐心。它不願意用舌頭總是沒完沒了地去舔那索然無味的禿頭。

幸運地被舔過的人,抱著無限美好的希望向“櫻草花”告別,向他的主人表示感謝。

被“櫻草花”舔過的患者,雖然並不能個個都像甘博史一樣,獲得完全成功。但是,得到最佳療效的幸運兒卻大有人在。

從此,慕名而來的“禿發”患者雲集在索爾斯堡牧場,甘博史和他的“櫻草花”也馳名全英國。

特別的虎

與虎同床

28歲的英國訓練動物專家馬克·錢德勒,每天晚上都與10個月大的西伯利亞虎奧賽同床共眠。他用“尊重與信任”,贏得了老虎的友誼。他常常帶領他的另一隻老虎——3歲的泰沙,開著一輛舊汽車兜風。警察允許他駛上高速公路,不加阻攔。兜風使泰沙胃口大開,它每天要吃23千克牛肉,有時還不夠。

馬克說:“我以前與奧賽睡在一張比較大的床上,但被泰沙咬壞了!因此我們現在合睡在一張單人床上,睡在外麵的一間小屋裏。”

虎與人同床共眠,在世界上極其少有,而馬克卻能做到,並且還合睡在一張單人床上,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

老虎當門衛

台北市企業家王德南家裏養了5隻凶猛的老虎和兩位配角——一隻黑猩猩和一頭美洲豹。盜賊見了望而生畏。

幾年前,王德南的家裏接連遭到兩次盜竊。氣憤之下,便花5000美元買了一隻小虎,取名“來福”,以守家門。來福在籠子裏關養,剛開始整天怒吼,但經過王先生和他女兒細心的喂養後,它慢慢地對人有了感情。王先生非常高興,他立即又買了4隻虎和另兩位配角,建成以老虎為主的警衛隊。

王先生訓練虎衛隊有一套辦法,白天把它們關在籠裏,夜晚才各就各位。每當生人走近時,黑猩猩就鳴金警告,用長鐵鏈鎖著的美洲豹一下跳了出來,那凶猛的樣子往往使生人望而生畏。第二道防線就是虎陣,5隻老虎在園子裏巡邏,誰都不敢從虎陣中走過。當然,客人到來時,王先生總是命令虎衛隊集中,並把它們關起來,送客後再讓它們繼續守衛。

王太太和她的三個兒子都很反對這支虎衛隊,至今他們晚上還不敢到園子去散步。

老虎閑遊鬧市

在阿根廷南方內烏肯市,一個馬戲團的5隻老虎一天突然逃走。

5隻老虎所到的市中心,離主要廣場和市政府隻有幾個街口,在行人中引起極大的恐慌和混亂。4隻雌老虎走了不遠就回到原處了。但那隻雄老虎還繼續走,它好奇地竄進了兩個住家,又若無其事地出來。然後進入第三家。這家的女主人正在吃晚飯,嚇得慌忙往外逃,呼喊救命。但是,老虎隻參觀了廚房和盥洗室,沒動食品。當它又出現在街上時,同4位小姐相遇,這幾個人一邊喊救命,一邊跑,鞋子也跑丟了,而老虎還是不動聲色地走。

在警察、消防隊員和馬戲團馴獸師的幹預下,老虎沒有反抗,乖乖地回到了馬戲團。

參加婚禮的老虎

世上不少婚禮場麵都相當驚人,但馬戲團特技演員的婚禮卻令人咋舌。

有一位墨西哥馬戲團特技演員,隨團到阿根廷表演時,在老虎籠裏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婚禮。他特意請來6頭老虎作嘉賓。這些老虎每隻重300多千克,可以在籠內走動。

這次婚禮舉辦得熱鬧而有秩序,老虎在裏麵安靜地看著他們。籠內的幾位馴獸師,在向新郎新娘祝賀。大部分觀眾都在籠外安全地觀看這場令人刺激的婚禮。

這種讓人心驚膽戰的婚禮迄今為止還是第一次舉行。

千奇百怪的猴

野猴與家犬交朋友

在日本靜崗縣的山野,每年由野猴造成的損害不下於4000萬日元。當地居民苦不堪言,隻得家家養狗,讓它們擔負起驅逐野猴的任務。然而不久他們就發現事情進行得並不順利。有一部分公犬大概是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它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雌猴,並且出雙入對,情形非常親熱。這種異常情況讓生物學家大為迷惑。

救主人性命的猿猴

1939年1月29日,巴縣白市驛有個姓劉的人,非常喜歡養猴,每天與猴子同吃同住。前天晚上有土匪持刀進家,向劉勒索巨款。劉正被威脅難以解圍的時候恰好被他的愛猴看見,就悄悄地跑到土匪身後,向其腳腕用力咬去,土匪支持不住就倒在地上。猴子得寸得尺,一躍向前把土匪的眼珠挖出,又不停地咬他。趁此機會,劉跑到院內大聲呼救。鄰居們趕快報警才把土匪抓住。

猴子當保姆

在美國興起了一種新的職業,即專門培養溫順、聰明的北美卷尾猴,讓它們幫助一些肢體殘缺、生活難以自理的殘疾人承擔基本家務。人們專門挑選斷奶6~8個月的小猴將它的牙銼平,然後進行培訓。培訓時,由專人模仿殘疾人用牙咬住指示器開關,通過一束紅色激光指明所需的物品,再用一信號表明要它幹什麼。這樣先從完成簡單的動作開始,慢慢地由易到難。培訓時,培訓人員很注意獎懲分明,口令重複若幹遍後,對那些認真完成任務的,就賞給它甜草莓汁等;反之,對調皮搗蛋、不聽口令的,便通過安裝在背後的一組小電池放電一次來懲罰,猴子一旦猴心收斂,一般都非常聰明,一個新的動作在1個半小時內便領會掌握了。

專門培訓6個月後,便可交殘疾人領養。在主人與畢業的猴“保姆”見麵時,那些玩興大、手腳過重、吵吵鬧鬧的猴往往不受殘疾人的喜歡,而挑剔的“保姆”們對那些身體強健、情緒樂觀、能夠忍受它們熱情的撫摸與聞嗅的殘疾人也有偏愛,殘疾人一旦選中“保姆”,便從此開始了彼此的共同生活。猴“保姆”能夠幫主人幹所有的家務活,但美中不足的是猴子的本性難免有時還會暴露出來。

猴子當導遊

在印度的一些旅遊區內,隨時會看到一些身穿西裝背心的猴子導遊。這些猴子導遊是經過一年以上的嚴格訓練後,才從猴子專科學校畢業的。它們都有“合格證”,正麵寫著姓名,貼上照片,背後則記錄了各自的資曆、學習成績以及工作表現。一般說來,這些經過特殊訓練的猴子不僅不會調皮搞惡作劇,而且會察言觀色,禮貌待人。當外國遊客迷失方向或遇到困難時,它們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你用手指指肚子,它們就會帶你去附近的餐廳,服務完畢,它們會伸出毛茸茸的手,向你要服務費,最後笑容可掬地揮手向你道別。

當今,隻有在印度才有猴導遊,這些特殊的導遊為印度旅遊區增添了不少遊客。

會潛水的猴子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有一種獨特的猴子,它不僅會遊泳,還能在水中紮猛子,甚至能在水下潛泳達半分鍾之久。在水下遊泳時,這種猴子還能捕魚和捕撈軟體動物。

駕駛拖拉機的猴子

不同動物智力高低的粗略比較法,是看該動物大腦與脊髓的重量比率如何。這種比率,貓為1∶1,猴子為8∶1,而人則是50∶1。南美洲械猴是位於人類之後的大腦與脊髓比率最大的動物,達18∶1。

在哺乳類動物中,靈長目(包括人和猴子)是最聰明的,然後是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

但是,與人類相似,個別動物的智商可比其同類高出許多。例如,澳大利亞的林賽·施密特在他家農場飼養的一隻名叫約翰尼的羅猴學會了開拖拉機,並能聽諸如“向右轉”和“向左轉”的簡單口令。

猴子之間也可相教以長。日本科學家對一群獼猴誘以甜馬鈴薯,猴子們都按習慣用攝拭的方法除去粘在馬鈴薯上的沙子,但有一隻猴子發現,在小溪中用水衝的效率更高。於是其他猴子也都學會了這一方法。

有些猴子還懂得,將責粒從混雜的塵土和沙子中分開的最好方法是將其撒入小池塘中,然後收集浮在水麵的麥粒。

其他具有較高智力的動物是:狗、馬、獅子、老虎和大象。其智力從它們可被訓練跳圈而見一斑。

人猴之戰

有一種比較凶猛的猿猴,身高140厘米,體重70千克,生活在非洲索馬裏一帶。它們常常闖到森林附近的村莊,偷吃農作物,損壞莊稼。

有一天,伊魯升爾台爾部落中的衝突就是因此而引起的。

午後,農民西尼到玉米地去察看種著的莊稼。遠遠望去,他忽然看見一隻健壯的大猿猴正在掰著還未完全成熟的玉米棒子,邊掰邊咬,邊咬邊丟,莊稼地裏已是狼藉滿地。西尼看到莊稼遭損,氣不打一處來,撿起一根樹枝,迅速敏捷地竄到大猿猴背後,揮手就打。這隻猿猴毫無防備,頓時“吱呀吱呀”驚叫起來,一麵跳躍躲閃,一麵卻盯著西尼,並不逃跑。

西尼心想,你毀我的莊稼,我可不能白白放過你,一不做二不休,把你捉住賣掉,正好補償我的損失。於是,他揮舞樹枝,虛張聲勢,心裏卻盤算著如何逮猴的辦法。

誰知,此時從玉米叢中又鑽出三隻大猿猴,手裏拿著剛掰下的嫩玉米棒,像扔手榴彈似的朝西尼亂擲,一個個都逼近西尼,露出齜牙咧嘴的樣子。

俗話說,“雙手難敵四拳”。現在西尼麵對著四隻氣勢洶洶的大猿猴,不禁有點膽怯了。因為這種大猿猴除了個兒稍矮一點,體重和人接近,蠻力不小。一個人對付它們四隻,顯然要吃虧。所以他瞅著一個空子,虛晃一棍,拔腿就往村裏奔跑。一路上大聲呼喊著:“歹徒來啦,快幫幫我!”

村民們聽見西尼的叫喚,紛紛拿了棍棒趕到村口,一看原來是四隻大猿猴在追趕西尼,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一個個駐足觀看起來。

這時候,西尼見到鄉親們出來了,認為有了依靠,返身又去向猿猴挑戰。四隻猿猴也看出了對方人多勢眾,便且戰且退。西尼想在鄉親麵前逞強,揮起樹枝,舞得嘩嘩直響,一會兒追著這隻猿猴打,一會兒又追著那隻猿猴撩,不知不覺追了不少路。三十來個村民也跟著看熱鬧。

不料一到村外,形勢陡然大變:隻見幾隻猿猴不停地“吱呀吱呀”亂叫,刹那間引來無數猿猴(據村民後來回憶,估計總數不少於四百隻)。別說西尼嚇得變了臉色,就連其他三十多個村民也驚恐起來,他們一起轉身便往村裏跑。無奈這些猿猴也相當靈巧,一部分搶在前麵,擋住了退路,村民們被它們團團圍困起來了。

這麼一來,原先看熱鬧的村民們不得不介入“戰鬥”了。幸虧他們中一些人出門時帶著棍棒,背對背麵向圍成包圍圈的猿猴揮舞著手裏的“武器”,守住了陣腳。猿猴雖有力氣,但畢竟沒有人聰明,不會使用“武器”,隻會徒手搏鬥,亂撕亂抓,盡管四百多隻猿猴圍困了三十多個村民,它們卻占不了上風。村民們倒是以攻為守,用棍棒抽打著敢於衝在前麵的猿猴。一時間,有的猿猴被打得血肉模糊,肝腦塗地,有的受傷,有的倒斃。

“戰鬥”持續了4小時之久,猿猴傷亡越來越多。忽然,一聲尖叫,不知是哪隻為首的猿猴發出的信號,它們不再戀戰,拋下死傷的同伴,遽然退出戰場,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戰場”上留下一副慘不忍睹的場麵:一百多隻死猿猴橫七豎八躺了一地。村民們也有不少受了抓傷、咬傷的,但總算無一死亡。

令人吃驚的是,第二天上午,大約五百多隻猿猴在田頭,又一次向正在耕作的十來個農民襲擊。由於它們還是用原始方法打擊對方,張牙舞爪,徒手撕咬,雖然“英勇無比”,“前仆後繼”,可是戰果不大,損失不小。農民有了前一天的經驗,隨身都帶了棍棒,而且還帶著向同伴呼救的皮鼓,村裏的人聞聲趕來救援。這次戰鬥比昨天更激烈、更殘酷。前後鏖戰了6個小時,猿猴死傷了一百多隻。農民中也有6人負了重傷,其中包括西尼在內。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伊魯升爾合爾部落附近的猿猴經曆了這次血的教訓之後,終於偃旗息鼓,不再和人發生大規模的衝突。村民也不再侵擾猿猴,雙方從此“和平共處”了。

猴子冰球隊

德國漢堡市體育中心的一位教練,用兩年的時間訓練出了一支獨特的猴子冰球隊。這些猴子運動員不僅動作靈活,而且運球技術十分嫻熟自如。每逢猴子冰球隊比賽的時候,人們便懷著極大的興趣前去觀看。

猴子報複

據《新民晚報》1989年11月25日報道,1985年夏天,浙江省胚州西杭村山民藍雲根擊打猴群,為首的老猴拔肚毛甩出去應付,這群小猴也都跟著仿效,但拔光了肚毛,它們還是敗退了,第二天,藍雲根下山辦事,老猴率猴群前來“報複”,把藍雲根家的30多隻雞抓進樹林,拔光雞毛後放回。藍雲根回到家裏看到滿身流血的赤膊雞,莫名其妙。抬頭一看,群猴在樹枝上吱吱怪叫,才知是它們搗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