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在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
雷鋒同誌題詞三十周年大會上
胡錦濤同誌的講話
同誌們:
今天,我們隆重集會,紀念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雷鋒同誌題詞發表30周年。我代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向大會表示熱烈祝賀!向在學雷鋒活動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親切的慰問和崇高的敬意!
30年來,在題詞精神的鼓舞下,一個由億萬人民群眾自覺參加的學雷鋒活動在中華大地上蓬勃發展,促進了整個社會道德風尚的提高。雷鋒這個光輝的名字和他崇高的精神品格,在曆史發展中始終煥發著光彩。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雷鋒精神的價值,更加珍惜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加努力在實踐中學習和發揚雷鋒精神。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的國家在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的方針,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為群眾性的學雷鋒活動注入了新的內容和活力。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又發出了學習雷鋒同誌,弘揚雷鋒精神的號召,使學雷鋒活動更加深入發展。各地和各行業湧現出一大批銳意進取、艱苦創業、勤奮實幹、竭誠奉獻的先進群體和雷鋒式的模範人物。今天大會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用自己的模範行動,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廈添磚加瓦,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再現了雷鋒精神的風采,展示了雷鋒精神在中華沃土上的旺盛生命力。
一個隻有22年短暫生命的普通共產黨員,能夠贏得億萬人民如此崇高和長久的敬意;一個普通的戰士所表現的高貴品質,能夠激勵幾代人的健康成長;一個群眾性的活動,能夠在幾十年曆史進程中延續不斷,影響一個時代的社會風尚,這表明雷鋒精神對於我們這個民族和社會過去具有、現在仍然具有重大價值和時代意義。
當前,全黨全國人民都在認真貫徹落實十四大精神,為實現90年代改革和建設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全國各地到處充滿著蓬勃生機。處在這樣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麵對這樣艱巨的曆史重任,我們更加需要艱苦創業、積極進取、自強不息、奮力拚搏的奉獻精神,更加需要顧全大局、忠於職守、克己奉公、處處以國家和集體利益為重的主人翁態度,更加需要相互尊重、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和諧融洽的良好社會風尚。而這些正是雷鋒精神所具有的豐富內涵。發揚光大雷鋒精神,仍然為我們這個時代進步所必需,仍然為我們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所必需。
發揚光大雷鋒精神,就要像雷鋒那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曆史在前進,社會在發展。雖然今天我們所處的改革開放時代與雷鋒成長的五六十年代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我們幾代人為之奮鬥的共同理想和目標始終矢誌不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仍然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所必須遵循的根本宗旨,仍然是我們這個社會所需要大力倡導的價值觀念和道德風尚。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根本目的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和為人民服務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發育,就越要求我們牢固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全麵發展的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廣大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希望我們的社會風氣越來越好,希望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得到糾正,希望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這就要求我們大力弘揚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進一步樹立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念和道德風尚。
發揚光大雷鋒精神,就要像雷鋒那樣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集體主義思想,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美德在雷鋒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全新的升華。他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民族,與社會主義的前途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處處以國家、民族和集體利益為重,表現出主人翁的博大胸懷。愛國主義是曆史的範疇,具有時代的特點。在新的曆史時期,愛國主義是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緊密相連的,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就是要像雷鋒那樣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強精神,積極投身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去,在各自的崗位上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積極貢獻。提倡雷鋒精神,並不否定個人利益,而是要求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係,把個人利益的實現建立在維護國家、集體利益的基礎上。
發揚光大雷鋒精神,就要像雷鋒那樣艱苦奮鬥,勤儉創業。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加,我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但應看到,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在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差的條件下起步的,目前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有一個很長的艱苦奮鬥過程,需要繼續發揚勤儉建國、厲行節約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建立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堅決反對那種大手大腳、鋪張浪費、講排場、擺闊氣的不良風氣,尤其要反對那種慷國家之慨,揮霍奢侈的腐敗作風。即便是我們的經濟發展了,國家富強了,人民富裕了,也仍然要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