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寓言3(1 / 3)

動物寓言3

小兔子、黃鼠狼和貓

黃鼠狼看到小兔子的住處非常好,便想乘小兔子外出覓食的時候,把自己一家搬進兔子的住處。

那天黎明,趁著小兔子在灑滿露水的百裏香花叢中散步的時候,黃鼠狼便把自己的家搬進兔子那兒。兔子吃飽了又散了會步,活動閑逛了一陣後,便回到它的住處。

而黃鼠狼這時正把鼻子頂在窗子上向外張望。兔子見此情景大驚失色:“啊!這是怎麼回事?真是活見鬼了。喂!黃鼠狼,你還是乖乖地離開這裏吧!不然的話,我就把你的對頭冤家——老鼠給叫來。”

黃鼠狼強詞奪理:“這一座需要趴著身子爬著才能進來的住處,你和我不管論理還是打官司,都選中了題目!就算這是個國家,我倒要看看是什麼法律總讓你或你的家族來繼承財產,而不讓我的家族或我來繼承這份家產!”

兔子就以風俗習慣為例說:“這些慣例使我成為這個住所的主人,規定了父傳子。現在傳給我,這鐵一般的事實。先來先占的理論是沒有道理的。”

“好,好,我不跟你爭了!”黃鼠狼狡辯不過,就說,“還是請貓先生來給評評理吧!”

住在兔子不遠處的貓,過的是清心寡欲的生活。它外表溫和善良,仿佛是一個聖人。它有著一身好皮毛,豐滿富態,卻是一個能裁決棘手事件的老手。兔子也同意請它來裁決。於是與黃鼠狼一起來到了這位裹著一身上等皮毛的法官麵前。

“我的孩子,請你靠近點吧!來吧!再靠近點,我年紀大了,耳朵有點背。”兔子與黃鼠狼一起走上前來,毫無戒備。看到它們已到了自己的掌握之中,這個假法官搞了個突然襲擊,將爪子伸向雙方,為了調解二者的糾紛,它把這兩個訴訟者一同塞進自己的嘴巴裏大嚼大咬,它感覺味道不錯。

這就像那些小領主們,常常為了彼此的糾紛而去請求國王來調解一樣,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老鼠和牡蠣

有一隻很笨的老鼠一直住在田野裏。有一天,它的腦子突然開竅,決定離家出走,去外麵闖蕩闖蕩。

它剛邁出自己那十分狹窄的小屋就頓生許多感慨:“世界是如此地大!那是亞平寧山脈,這應該是高加索了吧。”原來它把鼴鼠挖洞掏出來堆起的小土堆看做是高高的山峰。

幾天後這隻老鼠又來到了一個偏僻的海灘。海神泰絲在岸邊留下了一些牡蠣。開始,老鼠還以為這些東西是大船的甲板。

“肯定是的。”它說,“我父親真是一個可憐人。他膽子小得很,不敢旅行。而我,已經看到了海洋帝國,穿越了沙漠,在那兒可沒喝過一點水。”老鼠曾在鄉村教師那裏聽到過一些傳聞,現在就信口胡謅一番了。

大部分的牡蠣都緊閉著自己的貝殼,隻有一隻張開著,沐浴在陽光下打著嗬欠。柔和的海風吹得它十分愜意。它白嫩鮮美,呼吸著新鮮空氣,心情舒暢。

老鼠老遠就看到了它。“啊!上帝呀,我看見了什麼?”它說,“這是一種食品?如果我沒搞錯的話,從它的顏色看就沒錯。今天我要飽餐一頓了,否則我會遺憾終生的。”

老鼠懷著喜悅的心情,走近了貝殼。它伸長脖子,在就要夠著那白嫩的肉時,脖子卻像被繩索勒住了一樣。原來,牡蠣突然把它的殼閉合了。老鼠被牡蠣夾住,最後死了。

這個寓言內含的教訓有兩個:一是那種孤陋寡聞的人總是少見多怪,為一點小事就會震驚不已;二是老鼠的所作所為正好印證了“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道理。

兩隻鴿子

兩隻鴿子在溫馨的親情中生活著,其中一隻鴿子厭倦了平庸的家居生活,它像著了魔似的渴望到遠方旅行。

另一隻鴿子卻勸它說:“你幹嗎非要去不可呢?離別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你情願離開自己的家人嗎?這真是太殘忍了。旅程千辛萬苦,危機四伏,你可要仔細考慮啊!此外,天氣越來越涼,等到明年春暖花開再去吧!我想現在旅行一定會非常危險的,什麼老鷹、羅網啊,到處都是。我還得掛念,是否下雨了,我兄弟的必需品都齊全嗎?晚餐怎樣,有安全的地方睡覺嗎?……”

這一番話雖然使即將出去旅行的鴿子有點心動,但想出去闖闖、見世麵的思想還是占了上風。它回答道:“請別流淚了!頂多三日我就能完成這次旅行。我很快就會回來給你——我的弟兄描述我的見聞的,這會給你解悶的。我要是什麼也沒看到的話,我就什麼也說不出來。我所說的旅行會使你十分向往的。我將會說:‘我曾經到過那裏,這事我碰到過。’那麼你就如同親臨其境一般。”

說完這番話,它倆就流著淚分手了。

想當“旅行家”的鴿子正展翅高飛著。突然一片烏雲夾著大雨向它襲來,鴿子不得不找到唯一的一棵大樹來躲雨。盡管有樹葉遮擋,鴿子還是遭受到了暴風雨的襲擊。雨過天晴後,凍得全身麻木的鴿子抖動著翅膀又啟程了,它要晾幹自己濕漉漉的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