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琵科3(1 / 2)

小老鼠琵科3

尾巴和毛的巧用

琵科現在已經不再擔心饑餓和死亡了,它已經學會了自食其力的該怎麼去找吃的。可是,它又怎麼能獨自抵禦所有傷害自己的敵人呢?

老鼠天生是習慣於聚族而居,它們總是一大群的住在同一個洞穴,這樣就比較容易抵禦敵人的侵襲。如果它們中的誰最先發現了一個向它們走來的敵人,它就會立即向其他夥伴發出“孜孜”的一聲口號,此時大家就知道,一定是敵人來了,大家就都會迅速躲藏起來。

可是,現在隻剩下琵科這一隻鼠了呀!它孤零零的該怎麼辦呢?

“我應該去尋找其他的夥伴!跟它們生活在一起。”琵科這樣想著,就出發了。

琵科順著矮樹枝竄來竄去,它不敢到地麵草叢中去,那裏的蛇太可怕了,它擔心自己成為蛇的食物,所以它盡力地向灌木上的枝丫間攀登。

琵科的爬樹本領學得真不錯。尤其是它靈活的尾巴,幫了自己很多忙。它又長又軟的尾巴,能夠攀得住樹枝。它靠著自己尾巴做成的天然鉤子,在細枝上攀來攀去,簡直比長尾巴的猴子還要靈巧。

從這根大枝攀到那根大枝,再從大枝攀到小枝,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琵科就這樣在灌木樹上接連著3個晚上攀緣過去,到最後,它終於攀完了最後一棵灌木樹。

在它的前麵,是一片草地。在灌木叢裏,琵科一直都沒有遇到自己的同伴,它必須繼續向前。草地是非常幹燥的,可怕的蛇不會到這樣幹燥的地方來。

琵科的膽子似乎也大了起來,它開始敢在大白天走路了。

現在它碰到隻要能吃的它都吃,比如各種小植物的果實、籽和塊莖啦!小的硬殼蟲、青蟲、昆蟲啦,這些能吃的東西,它都一個不放過。

不久,它又學會了一種逃避敵人的新方法。事情是這樣的,那天,當它刨開地麵,找到一些昆蟲後,它就用後腳坐起來,細嚼慢咽地品嚐著這些美味。

草地灑滿陽光,蚱蜢在草裏歡蹦亂跳。琵科看到在遠遠的草原上麵,有一隻小雀鷹正在那裏打轉。可是,琵科並不害怕,因為這隻小雀鷹僅僅是一隻比鴿子稍稍小一點的鳥。小雀鷹就像被繩子掛在天空裏一樣,一動不動地掛在那裏,隻有它的翅膀,偶爾輕微地動了一下,它的頭在不停地轉動,像是在尋找著什麼。

小琵科並不知道,這隻雀鷹正在尋找著食物,它的眼睛是那麼的厲害,一下子就發現了遠處的小鼠。琵科有一個白色的小胸膛,當它坐著的時候,褐色的地麵把它的白色胸膛顯得更加明顯了,所以它很快就被這隻小雀鷹觀察到。

但琵科還不知道自己的危險處境,直至這隻雀鷹已經一下子從上麵衝下來,像離弦的箭一樣地向它猛撲過來時,琵科這才發現自己的身處絕境。

大難臨頭,琵科的4隻小爪嚇得癱瘓了,在這生死的關頭,它隻好把自己的胸膛緊緊地貼在地上,都不敢絲毫動一下。

雀鷹飛到琵科那兒,又突然地飛回到空中,它煽動的翅膀差一點就碰到琵科的後背了。雀鷹怎麼也不明白,剛剛自己看到的美食到底躲到哪兒去了。

它剛才明明看到了又白又亮的小老鼠的胸膛,怎麼忽然間就失去蹤影了呢?它仔細地盯住琵科剛才坐著的那塊地方,然而它看見的隻是一小塊褐色的泥土而已。

那麼,小野鼠琵科到底去哪裏了呢?其實,琵科仍舊躺在那裏,就在這隻雀鷹的視線裏麵。隻不過,它背上的毛是褐黃色的,這跟地上的泥土顏色很像,從上麵望下來,就隻能看見一塊泥土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