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記號牌的大雁第二章
白頂大雁飛翔在高高的雲端。風在耳旁呼嘯。再沒有其他鳥兒飛行在它的身旁,它迅速而歡快地穿行在五彩的雲朵裏。大雁俯瞰著大地,到處隻有一團灰暗,泛著亮光的隻有那些窪地裏的積雪。
忽然,它看到在它的更高空,一動不動地伸展翅膀浮翔著一群黑鳥。偶爾會有一隻收攏翅膀,迅捷地降到低處,並對地麵發動突然襲擊,然後迅速返回天空,回到鳥群中。
原來是一些白嘴鴉。它們飛得太慢了,因此不一會就從大雁的視野中遠去了。
大雁繼續向前飛行。從它重獲自由之後,已經一直飛了幾個鍾頭了。大雁現在當務之急是盡快找到它的同類,好加入它們的團體中,以便完成秋季漫長的遷移。這種遷移每次都充滿了危險。
但大雁一直飛了幾個小時,竟沒有看到一隻白頂雁。它正飛向半年前被獵人捉住的地方,因為它熟悉那個地方。那裏是海邊。萬裏遷徙飛行,必須到那裏停泊休息。它與其他同類,還包括天鵝、野鴨、鷸鳥以及另外一些棲息在海濱的鳥,共同組成一個很長的飛行隊伍。但就在那次長途飛行中,它與它的同類,其中包括它的愛侶——一隻公白頂大雁——失散了。
或許它現在再到那個熟悉的地方,能夠很快重新找到自己的“老公”呢。當時它被獵人裝在一隻嚴密的袋子裏,所以它不知道是沿哪條路去的彼得堡。但大雁具有自己指示方向的本能。
長時間快速的飛行,大雁卻不會感到累:鳥兒從不會想到休息。翅膀每扇動一次,都會把新鮮的空氣灌進肺葉裏,肺葉就像一個大氣囊,它再將氧輸送給全身的細胞。大雁在飛行的時候,甚至都用不到骨骼參與工作。使翅膀產生扇動的那些肌肉,在一推一拉的同時,也對這些氣囊拉擠、伸縮,空氣就可以自由出進,呼吸順暢。因為大雁就像在地麵一樣呼吸均勻。它隻有餓了才會主動降到地麵。
白頂大雁也開始餓了,它有了一種明顯的疲倦感,扇動翅膀也有些困難了。它在空中慢慢降低高度,以便於選擇覓食的地方。
單獨覓食是很危險的。常常有鳥兒隻顧鑽到水裏或在地麵吃東西,卻忽略了正埋伏著要進攻它的敵人。大雁向地麵上四處觀察:看看是否有能結成覓食聯盟的鳥兒——就算隻是尋找食物這一會短暫聯合一下也是好事。
它望到了田野、樹林和麥苗。並且還有一群小小的雲雀,低空中傳來一陣陣它們的歌聲。地麵上還有一些慢慢蠕動的小黑點,那就是人、牛、馬的身影。
大雁盡量避開人和牲畜,貼著樹梢飛。森林裏活躍著一群群的飛鳥。它們跳躍穿行在枝葉間,不斷地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它們都一群一群的,“嘰嘰喳喳”、“啁啁啾啾”、“噶噶啊啊”一邊叫著一邊往前飛。大部分都集結在林邊。
叫得最歡快的數穿著五彩花衣的梅花雀,交喙鳥飛快地扇動著白色帶黃隻紋的翅膀,呼呼作響,穿著灰袍的鶇鳥則不住嘴地嘰裏喳啦說個不停。
一會兒,鳥兒們一下同時從樹枝上落到地麵。它們歡快地蹦跳著,小腦袋一下一下地啄著食物。突然又像接到幾聲的命令,又呼啦一下躥到樹上,不停地穿行在樹枝間。
白頂雁看到這麼多的旅伴可高興了。但它實在是餓壞了。這讓它無暇顧及太多旅伴們的表演。它現在最急於找到一個既安全又能填飽肚子的地方。
它終於發現了,前麵的黑土上閃著一隻亮光,那是一溜水流。而且還不斷向前延伸。大雁飛在附近看清了:那是一隻寬闊的河流啊!豐沛的河水淹得河灘的矮樹隻剩半截黑樹枝露在外麵。而且水麵上還有許多鳥兒在四下遊動。
大雁的心頓狂跳起來,它自己都不敢相信:這裏竟然有這麼多白頂雁嗎!?
它扯開嗓門大聲地呼喚:“噶!噶!噶!”
馬上有回應聲從河麵傳過來:“呷!呷!呷!”
哦,這不是白頂大雁的聲音……而是野鴨的叫聲。
但它確實太孤單了,而且饑腸轆轆,筋疲力盡,現在遇上野鴨,它同樣非常高興。說起來,這些叫聲和它略有不同的野鴨,還總算是它的親戚吧。它們吃同樣的食物。雖然口音不一樣,但多少還能懂點它們的話呢。
大雁飛得更慢了。它在河上邊兜了3個圈子,越來越慢。然後嘩啦一聲落在野鴨們身旁,沉重的身體濺起高高的水花。野鴨們都向它聚攏過來,圍著它“呷呷呷”地叫個不聽:顯然,它們在歡迎遠來的客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