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雁南飛,數年雪消融。
又是滿城春色宮牆柳的時候。
自那年徐浪去臍山的無名小村落接回大蔚朝的小公主範彤,已經六年了。
範氏大蔚皇室多皇子,公主就隻有那麼兩個,一個是不愛紅妝愛戎裝的長公主遠在邊疆,一個就是這明珠重返的小公主範彤了。
封號明珠公主,民間卻叫她飯桶公主,明豬公主。
聽說,這公主日食五餐;聽說,這公主一餐十斤。故,又稱十斤公主。
一天吃五餐是真的,但沒有一餐吃十斤那麼誇張。
這幾年這個病沒有任何轉機,不幸中的萬幸是也沒有惡化。前兩年宮中太醫都來給這位明珠公主看過,無奈都沒有診斷出是什麼病,還是用“嗜食症”那個說法。
就是皇帝陛下貼皇榜廣招奇人異士,也沒有人能看出公主得了什麼病,更別說治好了。
後來,見也隻是吃得多,公主身體沒有任何其他問題。
尋醫問診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至於吃太多對公主名聲的影響,誰敢明著議論當今皇貴妃娘娘失而複得的愛女。私底下的事,卻是別人管不著的啦。
當年的容妃已是皇貴妃,當年的飯桶已是大蔚後宮裏備受寵愛的明珠公主。
記得那年,在送範婆婆去吉安堂的路上徐浪告訴她關於她身世的時候,十歲的她出乎徐浪意料的沒有大吵大鬧,非常平靜的就接受了自己的身份。
欣然回宮隻有一個要求,接範婆婆進宮伺候。
在徐浪眼裏,那個花貓臉小女娃洗幹淨了臉之後,整個人都變了。不是變得漂亮,是就像瞬間有了皇家公主的氣勢,命令人使喚人,用詞用句都十分的精準。
這討得了皇帝的喜歡,說這女兒像他也有天生的皇室風範有公主威儀。
也確實像,皇帝長得也是一般不好看,徐浪看小範彤眼熟也是因為她年紀小小就和皇帝長得特別像。比之那些容貌俊美的皇子,竟是這個有些無鹽的小女孩更像皇帝。
在徐浪心裏,她已經不像那個被他搶了魚會氣鼓鼓會嚷嚷吼他有些幼稚可愛的女孩兒。她隻會恭順客套對他說:“多謝世子送明珠回宮,一路上給世子添麻煩了。”
木然得就像一直是深宮裏養著的公主。
會不會,帶她回來是個錯誤的決定,這深宮根本不適合她,雖然她好像很適應。私心裏,他覺得還是像初見時在河邊烤魚那樣的她比較開心。
後來,她在深宮安穩做公主。
聽說他不知怎麼惹惱了瑞王爺被送去邊疆從戎,從一個小卒到將軍,退卻了紈絝子弟相。
不知道是不是還喜歡美食,這幾年範彤在宮裏有意無意都會聽到一些關於他的事,他的過去他的現在。然而,知道得越多,仿佛越不了解。範彤覺得,那些都是些表麵的,這個外傳的逍遙世子爺並不如表麵那麼簡單。
她一直就知道他並不是真的去尋找美食肉羹,無意間尋得公主殿下。範婆婆十年間東躲西藏,根本就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況且不可能真的有人為了肉羹就這樣一番爬山涉水尋找。